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峡库区河段水质同步观测与联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大坝蓄水后对库区水质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对三峡库区河段的水质监测与评价分析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笔者介绍了三峡库区河段水流水质在两次同步观测时段的沿程变化情况,并利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4个重点断面的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进行评价分析,结论认为洪水期的水质偏差.认为在三峡大坝蓄水后,由于水位抬高,流速减少,大量泥沙淤积在库区内,将可能引起二次污染,应及早研究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塘土坝上游来水来沙条件,结果表明:该河段为典型山区河流,河岸组成较为坚硬,河床变形以推移质运动为主,河段年际间来水来沙变化不大.结合三峡大坝蓄水运行后该河段水沙条件的变化及实测地形资料,深入分析了塘土坝河段河床演变规律,并预测了洲滩演变趋势.为该河段航道维护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塘土坝上游来水来沙条件,结果表明:该河段为典型山区河流,河岸组成较为坚硬,河床变形以推移质运动为主,河段年际间来水来沙变化不大。结合三峡大坝蓄水运行后该河段水沙条件的变化及实测地形资料,深入分析了塘土坝河段河床演变规律,并预测了洲滩演变趋势。为该河段航道维护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重庆主城区两江水质近年变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主城区两江江段2006—2010年主要代表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试验性蓄水前后整体水质进行评价,以各月水质类别占全年比例的变化来反映水质变化。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在不考虑大肠菌群的情况下,长江河段干流重庆主城区水质状况总体较好,水质变化起伏不大,断面水质大多为Ⅲ类,所占比例范围为30%~91.7%,长江支流嘉陵江河段两个断面Ⅲ类水质占70%以上,说明库区水质指标变化不明显;平水期和枯水期时,悬浮物的浓度降低,TP、CODMn、重金属等也随之下降;少数断面个别年月TP、CODMn和石油类污染物超标较严重。  相似文献   

5.
三峡水库175m高水位蓄水运行后,将引起相关河段水动力条件显著变化,改变水沙结构,为了研究变动回水区的调整规律,文章选择娄溪沟河段作为研究对象,借助SMS软件对研究河段建立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河段水动力条件的变化、主要淤积部位、总淤积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后该河段呈累积性淤积趋势,随着河床抬高,过水断面减小,淤积趋势减缓,直至出现新的冲淤平衡。  相似文献   

6.
从2003年6月-2006年9月三峡水库库水位按135 ~ 139 m方式运行(枯水期坝前水位139 m,汛期坝前水位135 m),其回水末端位于涪陵李渡附近,常年库区在丰都以下.分析了该阶段蓄水期三峡库区原型观测资料,研究了万州(—)涪陵李渡河段床沙沿程变化特性及淤积物的级配组成,由该河段的床沙粒径变化分析其泥沙基本...  相似文献   

7.
根据三峡库区库水位调控方案,对宜昌-巴东高速公路三峡库区香溪河段某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采用有限元程序模拟该滑坡在库水位涨落条件下的非稳定渗流场变化过程,得到了库区不同蓄水速率和消落速率边界条件下滑坡内孔隙水压力和浸润线的分布规律;基于渗流计算结果,并利用摩根斯坦-普赖斯极限平衡法分析了对应边界和工况条件下滑坡稳定性系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该滑坡前缘涉水体积小,渗流场受库水涨落幅度和速率影响小,以致滑坡稳定性变化幅度不大,总体变化波动为1.2%~1.7%;库水涨落过程中的稳定性系数均呈现出先递减然后递增的V形变化趋势;而且蓄水和消落速率越大,滑坡稳定性减小的幅度和速率越大,表明库水涨落速率是控制库岸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峡工程蓄水后三峡库区航道特性和船舶流基本特性,根据船舶定线制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三峡库区船舶航路改革的基本原则;根据船舶会遇的几何模型,提出了库区船舶在对驶相遇、追越、交叉相遇情况下的避碰决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研究分析水库蓄水过程对坝上下游河段演变的影响,并根据汛末长江来水过程,对三峡枢纽汛末蓄水的起蓄时间、起蓄水位及下泄流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的优化调度方案。该方案可降低三峡枢纽汛末蓄水对坝上回水变动区河段淤积的不利影响.提高对坝下河段浅滩的冲刷效果,并保证三峡水库按时蓄满。  相似文献   

10.
在长江上游德感坝副槽采取格形开挖方式,共挖掘了4个采砂坑.文章通过分析长江德感坝河段的河床演变,建立和验证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选取四级代表流量计算几江河段采砂前后的流场变化,观察一个水文年后的河势,认为采砂河段的河势无大的变化,采砂坑很难造成溯源冲刷,对涉河建筑物的稳定性影响甚微;但是在洪水期,采砂坑周围较短范围内发生局部的垮塌,相邻采砂坑之间的采砂埂不易稳定,需加强过江管道上采砂埂的保护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研究三峡成库后对河口航道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和以往三峡库区河口研究资料的基础上 ,针对处于三峡工程回水变动区上、中、下各段及常年回水区的主要库区河口 ,探讨了相应的河口航道治理方案 ,可供今后工程实施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库区航道通航条件大为改善,对上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汛期库尾洪水急流滩,由于水流较急通航能力受限,遏制了库区通航能力全面提升。针对3000吨级代表船舶在库尾洪水急流滩自航上滩的实测资料,结合川江水力指标理论研究方法,确定了三峡库区洪水急流滩河段3000吨级船舶自航上滩的水力指标。为库尾洪水急流滩的规划、设计及整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三峡库区水污染严重性的综述,说明水资源总量控制的重要性和综合防治水污染的紧迫性.对人们自觉的改变用水习惯,增强节水减污意识,保护自然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的实施,保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笔者还提出了改善库区水污染的若干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三峡库区水污染严重性的综述,说明水资源总量控制的重要性和综合防治水污染的紧迫性.对人们自觉的改变用水习惯,增强节水减污意识,保护自然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的实施,保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笔者还提出了改善库区水污染的若干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三峡库区通航条件的改善、船舶流量的持续增大,尤其是水上危险品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库区水上溢油风险形势日益严峻.本文根据三峡库区不同水位期特点,针对溢油事故高风险水域的溢油数值及围控模拟结果,提出了三峡库区不同水位期船舶溢油围控策略,并对溢油应急围油栏设备配备进行适应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土脑子滩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脑子滩天然条件下洪淤枯冲,对行船影响不大。三峡水库139 m蓄水后,滩段位于库尾,由于汛期淤沙得不到足够冲刷而出浅碍航。在对土脑子滩的滩险情况和经139 m蓄水期共3期疏浚治理过程介绍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分析滩段天然情况下和三峡蓄水后的演变规律及碍航机理,对工程维护措施、施工技术、施工时机的选择等技术进行了探究,这对库尾类似滩段,以及三峡下阶段175 m蓄水期库尾类似滩险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一维数学模型,通过三峡库区成库后已取得的实测资料进行验证,计算出三峡水库175~145~155 m正常蓄水运行阶段下特征洪水的沿程水位,对比校核了长江科学院早期计算成果.结果表明:两者在相同计算条件下的水位差值不大,总体基本一致,认为长江科学院早期成果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