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TAO649C_1型电动机(简称C_1电机)是七十年代初由法国引进的6G型电力机车采用的牵引电动机。从设计和工艺特点来看,它基本上反映了六十年代后期的水平。C_1电机采用单边弹性齿轮转动,抱轴式悬挂。电机吊杆偏于小齿轮侧,以分担单边转动所带来的不平衡负载。在齿轮侧有带橡胶元件的横拉杆连接于机座与转向架构架间,从而保证传动齿轮的接触宽度。C_1电机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
牵引电机传动装置振动特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牵引电机传动系统研究中,通常将牵引电机传动装置视为刚性连接。本文考虑牵引电机悬挂吊杆橡胶关节的弹性及电机输出轴端与小齿轮连接轴的弹性,将牵引电动机传动系统简化为三刚体系统。针对国内某型电力机车导出牵引电机传动装置动力学模型,并依此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异步牵引电机谐波转矩对牵引电机传动装置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有前途的干线内燃机车两轴转向架的方案进行分析表明,为了合理选择结构方案,现有的科学技术储备是不足的.文章确认:研究工业企业专用线不平度的必要性,以便确定机车车轴动载荷对黏着性能的影响;还确认了用模拟的方法研究车轴的水平动力学,并在新生产的机车上进行试验检查的必要性,以便确定转向架与车体的横向联结部件的典型(优选)方案.对于使用刚性齿轮的牵引传动装置这样的方案,在对动力扭矩作用下的传动装置中的承载部件进行评估时,不允许作出牵引传动中无冲击特性的假设,也不可忽视车轮沿钢轨的滑行动作.从而提出正确模拟传动装置中尚未解决的动力过程这样一项任务.然而为了按照部件配置的条件来设计牵引电机的悬挂装置而利用先前已知的试验规律并未成功.为此提出,应使用装有弹性齿轮和"吊环"式悬挂装置的较为熟练掌握的牵引传动方案,以及使用在上下铰链轴之间的尺寸较小时能保持工作能力的、且允许它们与摆式悬挂一起统一化的悬挂装置方案.依据这样的解决方案,已经获得了1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专利.  相似文献   

4.
介绍Saber仿真软件及其硬件描述语言MAST在交-直-交电力机车仿真研究中的实现方法,利用MAST语言,建立电力机车电力传动整流控制系统及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牵引电机间接定子量磁场定向控制方法(ISC),讨论了基于间接定子量磁场定向的无速度传感器牵引电机控制系统,通过仿真验证了基于间接定子量磁场定向的无速度传感器牵引电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对我国轨道交通运输和电力牵引传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作了简要的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分析了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建立了异步牵引电机在全速域范围内运行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案:在低速区采用间接直接转矩控制,并基于间接直接转矩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启动限流方法;在中速区基于十八边形磁链采用直接转矩控制;在高速区基于六边形磁链,通过磁链动态调节达到转矩控制的目的.通过仿真对该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异步牵引电机全速域直接转矩控制策略是可行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可用于异步牵引电机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HXD2B型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对其构架、轮对电机组装、两系弹性悬挂、牵引装置、基础制动装置、轮缘润滑装置等主要部件进行了具体阐述.该转向架经过了型式试验及运营考核,已经安全运行了近1年.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城际铁路动车组牵引电机常用悬挂方式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分析了不同悬挂方式的优缺点。针对城际铁路动车组的运用特点,从动力学性能和振动传递两个方面分析不同牵引电机悬挂方式的适用性,以及对车辆运行、构架结构强度的影响。通过系统分析,建议城际铁路动车组牵引电机采用大刚度弹性悬挂方式作为优选方案,同时确定了牵引电机弹性悬挂摇头频率的下限值,并以节点跨距、节点刚度等为参数,推导出了牵引电机弹性悬挂摇头频率的计算公式。分析结果可用于指导城际铁路动车组牵引电机悬挂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天梭号电力机车是为满足铁路大发展、适用提速运营要求而开发的2B0轴式200 km/h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其牵引电机悬挂装置属于准架悬式.在郑州机务段运营4万km时,发生电机悬挂螺栓断裂和悬挂臂2裂纹等现象,给机车安全运行造成了隐患.为了改善牵引电机悬挂装置的工作环境,保证机车运营的可靠性,首先我们对该悬挂装置的动应力进行了测试,再经现场调研后对其悬挂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一、概况大功率电力机车采用轴支式悬挂的牵引电动机和刚性齿轮传动时,由于抱轴瓦间隙等原因,在齿轮工作状况下,电枢轴和车轴的弯曲弹性变形不可避免,从而引起齿轮工作中的“偏载”,即沿齿向的接触压力分布不均匀和增加点面的偏磨。这不仅使刚性齿轮过早损坏,而且由于齿轮的偏磨,齿轮啮合中必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