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商代处:加强团队建设,铺好营销网络 陕西商代处经理陈旭,可以说是一名"老兵",从一名普通的销售员做起,如今负责整个陕西市场东风商用车产品的销售工作.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陈旭非常重视整个商代处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8月18日,东风天龙中国卡车驾驶员大赛半决赛在成都打响,记者借本次比赛的机会,与成都地区的商代处、经销商、用户进行了细致的交流,借此了解东风商用车在四川卡车市场上的表现。"我买车看重几点:油耗、口碑、服务、残值。"滕勇是成都锦航物流公司的创始人,公司成立于2012年,目前有130辆车,全部是东风品牌的,以牵引车为主。目前车辆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3.
程红 《驾驶园》2012,(12):36
"贵州网络格局要发生重大变化、终端客户数量要大幅增加、区域销量份额要持续提升、关注经销商水平和事业发展",这是刘力两年前履新东风商用车公司贵州商代处经理时,东风商用车公司市场销售总部总部长孙振义嘱咐他  相似文献   

4.
郑明星 《专用汽车》2012,(11):76-76
<正>"贵州网络格局要发生重大变化,终端客户数量要大幅增加,区域销量份额要持续提升,关注经销商水平事业发展。"这是刘力在新任东风商用车公司贵州商代处经理时,东风商用车公司市场销售总部总部长孙振义嘱咐他做好四件事。这四件事归于一点,就是持续推进营销转型,让东风商用车公司贵州区域营销网络回归营销原点,以  相似文献   

5.
田晓慧 《商用汽车》2012,(21):72-74
当前,国内商用车行业已经处于一个困难的时期,如果不能针对现状进行调整,即使是今天的巨人,明日也可能成为历史。在陕西、青海等西北传统市场,东风商用车公司在面对中重卡市场整体下滑时,想方设法与市场的寒冬作斗争,不断夯实基础,为与低迷市场作"持久战"积蓄力量。陕西市场夯实基础2012年初以来,东风商用车公司陕西商代处与经销商合作伙伴积极应对变化的市场。一方面,适时投资,完善网络的布局和建设,抱团取暖;另一方面,他们内抓基础,外拓  相似文献   

6.
"3·15"前夕,原本应该是汽车企业售后服务最忙碌的时间段,但是在东风商用车公司却是悄无声息.那么,东风商用车是如何迎接"3·15"的?平静的背后是否有什么大的行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东风商用车市场销售总部服务保障部.服务保障部部长贾向华告诉记者:"东风商用车公司自2003年正式中止每年3月的'优质服务月',取而代之的是全年、全天候地实施一切围绕市场和客户进行的'东风关怀计划'.如今,'东风关怀计划'已经连续实施了5年,所以,对东风商用车客户来说,天天都是'3·15'."  相似文献   

7.
<正>经历过2004年之前的强势,也禁得住2004年之后的落寞,东风商用车在江苏市场上的大起大伏共同考验着东风商用车江苏商务代表处和经销商。随着以天龙和天锦为代表的新一代  相似文献   

8.
庄严 《商用汽车》2007,(5):76-77
在2007年第12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期间,以"中国第一,世界前三"为目标的东风商用车公司精彩叠现:首先,在车展前夕4月19日,由东风商用车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黄刚宣布了公司2007年事业规划.随后,又于2007年4月20日,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童东城宣布,高端重卡"东风天龙"系列产品,经过近1年的市场导入和用户检验之后,正式开始全面上市.加之,东风商用车首次将重型卡车移进展馆里与乘用车一争高下,东风商用车子公司东风柳汽推出了高端重型卡车--霸龙507,使得东风商用车成为最受瞩目的商用车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东风天龙系列载重车是东风有限全新开发的一个重型商用车系列,是东风商用车升级换代的拳头产品,在东风商用车可靠、安全、舒适的基础上,采用了很多现代最新技术,从2003年11月开始项目启动,东风人奋战了两年多的时间,历经了无数的考验,终于可以自豪地呐喊:东风天龙重型车,我来了。  相似文献   

10.
<正>"春江水暖鸭先知。"市场下行中,作为全价值链"神经末梢"的经销商对市场的变化更为敏感,也最先感知到市场变化带来的危机。河南省是东风商用车公司首个万辆大省,拥有着重要战略区位优势。进入2012年以来,中重卡销量下滑对河南经销商产生了严重的冲击。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说:"没有人能够左右变化,惟有走在变化之前。"面对市场和行业环境的变化,东风商用车公司表现出一个成熟企业应有的冷静、自信和务实,通过全价值链协同实现综合能力提升,积极行动走在变化前面。作为企业利益共同体的经销商网络,东风商用车公司全面推进经销商网络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