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阐述了欧美等国公铁两用车悬架减振系统的结构型式,技术特点及关键部件的减振性能,为使我国公铁两用车国产化能顺利进行,建议提前对该系统进行技术研究和关键部件研制。  相似文献   

2.
大秦线专用C63A型运煤敞车采用了常摩擦控制型转向架。在段修到期车的检修中,发现该型转向架减振系统存在着非正常磨耗。笔者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广深准高速铁路轮轨动力分析及轨下垫板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轮轨系统动力分析模型,可用于线性和非线性轮轨动力效应的模拟和计算分析,编写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4.
王景宏 《铁道车辆》1996,34(1):11-15
从力学模型推导出空气弹簧与橡胶堆串联系统的垂向传递率,找出了橡胶堆自身阻尼特性对其整个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从中得知传递率只与空气弹簧的容积比n、频率比ζ及空气弹簧的阻尼比有关,与空气弹簧阻尼和橡胶阻尼之比C无关。  相似文献   

5.
从力学模型推导出空气弹簧与橡胶堆串联系统的垂向传递率,找出了橡胶堆自身阻尼特性对其整个系统的阻尼特性影响规律,从中得知传递率只与空气弹簧的容积比n,频率比ζ及空气弹簧的阻尼比有关,与空气弹簧阻尼和橡胶堆阻尼之比C无关。对进一步分析、研究、开发新型结构空气弹簧,特别是对垂向减振参数的选取和理论分析、设计计算有着现实意义。对开发设计诸如高速客车转向架、地铁、轻轨车辆等的无摇枕转向架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我国城市轨道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振动和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车辆,轨道和桥结构或岩土介质等。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振动和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很多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特别是比较深入地进行了轮轨系统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本文作者分析了轮轨系统的振动机理和垂向振动模型,对传统道床和浮置板弹性道床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介绍了钢弹簧浮置板弹性道床的隔振原理和设计原则;并介绍了螺旋钢弹簧浮置板技术在国外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减振降噪方面的成功应用实例和减振降噪实测结果及运用经验。  相似文献   

7.
介绍潘得路先锋减振扣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实验室试验以及广州地铁1号线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8.
减振像胶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橡胶材料的性质,力学性能出发,利用弹性理论,建立了橡胶邵尔A硬度与剪切弹性模量的关系。分别对典型的方柱形,无限长柱形和圆柱形减振橡胶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计算公式。应用实例表明,本文分析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在工程设计中具有可靠性,同时,所建立的理论和方法,在减震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减振降噪措施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轨道交通系统振动和噪声产生机理着手,重点论述采用何种途径和措施,减少和降低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振动和噪声对沿线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轨道工程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内许多城市相继规划建设现代有轨电车系统项目,低地板技术的现代有轨电车造型新颖、舒适、转弯半径小的特点突出。轨道工程作为有轨电车中最重要组成系统之一,承受车辆的荷载,并引导车辆运行。针对有轨电车系统特点,阐述有轨电车主要技术标准差异性,结合目前国内外有轨电车轨道工程结构技术现状,重点分析轨道系统中钢轨形式、扣件、道岔、道床结构及减振降噪5个方面关键技术及相关问题,提出一些设计见解和建议。特别针对现代有轨电车维修困难和振动噪声问题,提出的轨道系统优化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具有道岔和轨道接头多、曲线半径小、列车行车速度低等特点,其轨道结构的减振设计一般参照地铁正线,实际减振特性尚不明确。为掌握双层非线性扣件在车辆段内轨道道岔运用效果,对车辆段内减振道岔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论:(1)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能够减小钢轨传至扣件减振层以下的道床和盖板地面处振动,但扣件减振层以上的钢轨处振动显著增大;车速20 km/h时,辙叉处道床和盖板地面分别衰减6.6 dB和4.1 dB,钢轨处增大8.6 dB;(2)采用双层非线性扣件后,钢轨振动在大部分频段范围都增大,其中在10~20 Hz最为显著;道床在60~400 Hz之间衰减比较明显;盖板地面处衰减主要在20~60 Hz之间,但在5 Hz和10 Hz附近出现一定的放大;(3)减振道岔处钢轨-道床传递损失明显大于普通道岔,振动从钢轨传至道床处时,在1 000 Hz范围内都发生了衰减,其中在20 Hz以内衰减最为显著,衰减量在35 dB以上;(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道工程减振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12.
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减振层合理弹性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减振措施,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CRTSIII型减振板式无砟轨道系统垂向静力计算模型。从轨道板拉应力变化、底座板拉应力变化和橡胶垫层应力变化分析模型计算参数;分析CRTSIII减振型板式无砟轨道减振层合理弹性模量的取值范围;建议选取弹性模量大于100MPa、小于300MP&,可兼顾轨道板、底座板、减振层等各项力学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提速后铁路货车转8A转向架减振装置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查找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指出了整改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因地铁列车运行时钢轨产生的振动及其噪声辐射,研发一种改进型谐振式浮轨扣件系统,它充分利用其谐振质量及弹性元件的动力吸振和隔振特点,能有效地减少钢轨及道床的振动。介绍该系统试验中采用的轨道道床及钢轨的振动测试方法,以及在南京地铁1号线高架桥上分别采用DTVII2型扣件和谐振式浮轨扣件的轨道系统的减振效果。对比试验表明,谐振式浮轨扣件具有较好的吸收钢轨振动的能力,有很好的钢轨减振及道床隔振综合效果,就道床的振动水平而言,谐振式浮轨扣件道床相比DTVII2型扣件道床降低13dB左右,谐振式浮轨扣件的钢轨波磨也得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为降低客车车体一阶弯曲振动,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发了车体减振系统,这是由一系弹簧悬挂装置的减振控制研究人员利用新干线电动车,经运行试验,确认了该系统有良好的减振效果。不过这些试验都是在空车状态下进行的。通常,随着乘客数量的不同,车体的弹性振动特性会发生改变,这与单纯地装载重物(如铁块)的情况不同。因此,由于乘客数量导致的车体振动特性的变化,有可能对这种减振系统的减振效果造成影响。基于这个因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减振轨道结构的研究及其在地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建有地铁的城市,由于保护环境的需要,都面临如何使地铁减振降噪的问题。前苏联及俄罗斯曾为此对卧梁式轨枕、矮框架式轨枕等方案作了深入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环行道上和现场试验,已达到实用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18.
水害条件下弹性道床垫减振轨道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弹性道床垫减振轨道在隧道遇水不利情况下的耐久性及稳定性,通过设计室内原型试验,测试分析泡水疲劳前后轨道结构部件的性能变化,并基于试验结果和轮轨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泡水疲劳前后弹性道床垫减振轨道的减振性能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疲劳后轨道结构各部件功能保持稳定,该减振轨道具有良好的耐久性;(2)泡水疲劳试验前后,扣件系统的刚度变化率为1.40%,道床垫刚度变化率为5.95%;(3)弹性道床垫减振轨道具有稳定良好的减振性能,相比普通整体道床轨道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车体、轮对及钢轨在中心频率为40~60 Hz区间内的振动加速度级。  相似文献   

19.
主供风单元的振动对车辆系统振动的产生有极大影响,为有效降低主供风单元振动,通过系列化标准地铁简统项目对主供风单元振动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主供风单元有限元模型,提出基于积极隔振理论方法对主供风单元进行减振优化设计,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优选了减振元件参数,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主供风单元安装固有频率越低,其隔振率越高。当主供风单元安装固有频率设计为7 Hz,振动加速度有效值隔振率可达90%左右,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直线电机轨道系统减振设计技术方案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振动主要因列车运行时,轮轨相互撞击所产生振动,经钢轨通过扣件和道床传到隧道结构,再由隧道结构传向大地,引起隧道结构附近地面建筑物的振动。广州地铁4号线是国内第一条直线电机轨道系统,对轨道减振提出新的要求,针对国内外使用的各种减振方法进行分析比选,推荐出适用于直线电机系统特点的减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