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供电制式不同,不能在同一接触网上并存,且接触网锚段有完整性、导线有不可分割性要求,城市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连通必须设置衔接段。分析比较城市轨道交通和市郊铁路接触网的差异,详细论述衔接段牵引供电制式、受流方式、架空接触网导线高度、设备限界、回流网、开关设备的设置。指出如果付诸实施还需要从政策层面解决管理、运营和维护的协同配合。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的功能及技术特征   总被引:18,自引:14,他引:4  
重点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的特点、功能,及其技术特征参数的合理选择.通过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发展案例指出了市郊线与市区线的差异.论述了市郊线在引导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市郊线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宜采用地面或高架形式,并应遵循"1小时"的一次出行原则.同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要考虑市郊线的引入方案,做好市郊线与地铁系统接轨站的同站换乘规划;建设市郊线的投资少,可选取最佳的设计方案,线路设计时应考虑未来的可扩展性,如增设支线可以形成树叉型发展;市郊线只有拉大站间距,才能提高速度.  相似文献   

3.
《都市快轨交通》2011,24(2):1-2
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选择牵引网供电制式,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可靠、节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政府领导、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关注的行业热点。本刊在2010年第1期《热点研讨》栏目中报道了2009年12月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网供电制式技术研讨会"的情况,会后1年多的时间里,又有深圳地铁3号线直流1 500 V接触轨投入运营,还有几个城市也陆续选用了直流1 500 V接触轨方式供电。为了进一步推动技术发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作委员会于2011年3月14—15日在深圳举办了"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网供电制式技术研讨会",进一步总结了各种牵引网的技术特点、选用原则以及直流1 500 V接触轨的安全管理经验,并形成会议纪要。本期《特别报道》栏目全面刊登该会议纪要和专家论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是一个多方案、多目标的综合决策问题.以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的制式选择为例,在分析了适应重庆的几种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层次分析法选择轨道交通制式,对4号线制式选择进行定量的研究和分析,得出其轨道交通制式的适用性排序,以便选择最优的轨道交通制式,增强了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发展已逐渐多元化,既有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方法中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分类范围不明确、线路命名方式缺乏代表性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需制定一套新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在研究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标准的基础上,以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制式的技术原理为核心,遵循指标独立性、惯性和包容性等原则,提出了基于驱动方式、车辆支承方式、导向方式和轨道类型4项分类指标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法。该方法规范了现阶段既有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的分类标准和命名方式,并为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创新预留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的建设工程日渐增多.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山岭隧道的特点,从不同消防模式的优缺点、可行性入手,逐次深化分析,得出外部条件允许时采用隧道外灭火模式更为经济可行的结论.对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山岭隧道消防设计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特点与线路技术参数研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建设发展形式和日前尚无市郊线相应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可循的现状,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的基本功能,车站设置原则和线路敷设方式.讨论了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线路特点.着重对线路平、纵断面主要技术参数进行研讨,结合<铁路线路设计规范>和<地铁设计规范>对列车速度目标值的设定,曲线超高及限值和最小曲线半径等提出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山岭隧道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实际工程中,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山岭隧道的特点,对其消防模式进行研究,主要从不同消防模式的优缺点、可行性入手进行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山岭隧道消防设计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结论为城轨山岭隧道宜采用隧道外灭火方式。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市域铁路的制式选择直接决定项目的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工程投资,影响市域铁路网络资源的共享,是工程设计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国内外市郊铁路、城郊快线铁路等技术特点,充分剖析温州的城市现状特征及总体规划,基于温州市域铁路网的构架规模及S1线的站点设置原则,以满足功能定位、工程合理为目的,对市域铁路的制式选择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1)市域铁路可供选择的制式有国铁制式和城市轨道交通制式;(2)制式的选择主要可从与规划的符合性、适应项目特点、换乘、后期运营成本、工程经济比较等方面进行分析;(3)温州市域铁路宜采用国铁制式;(4)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在市域铁路制式选择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单城市发展空间继续向外拓展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要求下,中心城与卫星城、中心城市与相邻城市之间的联系大幅增强,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的衔接和支撑作用日益突出。由于城市结构布局和特征的不同,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的发展模式也不同。在市郊线与市区线在外围衔接的发展模式下,为满足多层次旅客出行需求,需要灵活多样、便捷高效的运营组织方案支撑,进而对衔接站配线的功能设计提出要求。文章针对不同的运营组织模式,基于功能需求分析,研究衔接站的配线布置形式,并以杭州至德清城际铁路为案例进行分析,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市郊铁路是连接城市中心城区与郊区或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之间,以大城市通勤客流为主的短途旅客运输的快捷客运轨道交通方式。本文对国内外市郊铁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其线网规模、车站分布、运营特征、供电制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结合国内外市郊铁路的特点,为我国市郊铁路的发展提出建议。研究结论:(1)市郊铁路可采用国铁制式或城市轨道交通制式;(2)可利用既有铁路通道或改造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3)运营管理模式主要取决于投资建设主体;(4)市郊铁路应采用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投资模式;(5)政府应建立对市郊铁路的补偿机制;(6)本文研究结论可供市效铁路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作为“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教材”之一的《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已于2010年1月出版发行。该书由孙章、蒲琪主编,沈景炎主审,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作序。全书60万字,共8章,分别为引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与社会功能)、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与制式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设施子系统之一、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设施子系统之二、  相似文献   

13.
鉴于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大好时期,但由于地铁项目投资巨大,工期长,而且运营、维护成本也很高,地铁不可能满足中国所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求,故而必然会转向采用投资较少的其他轨道交通制式.为此,介绍了欧洲大都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主要特征,重点阐述了德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各种制式系统,包括区域线、市域线、地铁、轻轨等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各方面情况,以供中国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作委员会于2011年3月在深圳组织主办了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网供电制式技术研讨会。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就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与建设现状及国家"十二五"发展战略进行了总体介绍。他说,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进入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各地区各城市的全面崛起,急需深入研究能满足特定运输能力、特定建设周期、特定环境适应能力、特定投资规模和功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线路技术条件则是贯穿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的关键性专题,国内尚未对其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进行过系统的综述。调研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及研究范畴,总结线路技术条件研究要素及研究方法,梳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研究成果,提出需要补充和完善的研究内容并阐述必要性。提出线路技术条件要素系统并梳理各种制式的线路技术条件研究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各种交通制式线路技术条件的差异性及互补性;得到成熟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线路技术条件需补充或完善研究内容及其必要性;梳理城市轨道交通中的空白研究制式。既有成熟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而多种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建议对线路技术条件各要素进行逐条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牵弓供电制式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求定 《都市快轨交通》2004,17(2):42--45,48
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有关牵引供电制式选择的意义、原则进行了阐述;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的种类和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牵引供电制式受各种相关因素影响与制约的程度和状况,提出结合各种主导相关因素进行牵引供电制式的适应性和线网协调性评价的基本思路,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前期咨询工作中因地制宜选择牵引供电制式的方法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工业以太网在城轨交通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多种传输系统制式(ATM、SDH、工业以太网等)的比较,分析工业以太网技术的优点与缺点,展望它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前景;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各系统的需求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现状,对传输系统的建设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差异化也日趋明显。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多制式协调发展也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新格局。文章针对各制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为建立全方位、多样化、立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昆明市轨道交通6号线新机场段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与机场的接驳是目前交通领域研究较多的课题。对昆明市轨道交通6号线(机场线)与昆明新机场接驳段的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确定了6号线功能定位、车辆制式、编组方案等整个项目的技术前提,进而结合新机场的规划建设、与航站楼的换乘条件等确定了6号线在新机场段的路由、敷设方式和换乘模式,在此基础上,明确了6号线新机场段的敷设方案。通过对6号线新机场段敷设方案的分析,提供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局部方案时确定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结合深圳地铁3号线工程设计成果及工程实践,从城市轨道交通牵引授流制式在节约能源、节省资源和减少碳排放等方面的优势进行阐述,充分证明直流1500V钢铝复合接触轨授流方式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