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结合工程的一般情况,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波浪在不同坦度(10≤L/H≤20),不同斜坡(2≤m≤5)的条件下对斜坡的打击情况,探讨了波坦(L/H)及堤坡坡度(m)对波浪打击作用力的影响,实验数值与苏联的CHипⅡ-57-75规范及尚金(maHKUH)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波浪最大打击压力位置水深;最大打击压力的作用范围,打击压力最大值包络图的经验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近海流线型箱梁主梁距水面较低时,气动特性极易受到极端波浪边界的干扰.为研究极端波浪边界干扰下流线型箱梁气动特性,以孤立波浪模拟极端波浪,基于FLUENT软件,采用铺层网格技术建立了模拟运动孤立波浪边界干扰下流线型箱梁气动特性的数值模型;利用所建立并验证的数值模型研究了不同参数下运动孤立波浪边界对流线型箱梁气动特性(静气动力系数、涡量场以及平均压力系数和脉动压力系数分布)的干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孤立波浪边界运动速度干扰下流线型箱梁气动特性明显区别于无波浪工况;随波浪边界运动,迎风角处剪切层方向相比于梁底转折角处(8°风攻角)及梁顶转折角处(-8°风攻角)剪切层方向变化明显;在运动孤立波浪边界干扰下,箱梁抖振响应会随风攻角幅值增大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根据影响因素理论,进行水槽试验.选取梯形潜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规则波作为入射波,探讨波浪三要素(波高、水深和周期)变化时潜堤前、后波高变化规律.选取相对水深a/Hi、波陡Hi/L及相对安放位置dl/SL作为研究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堤顶相对水深是影响潜堤消浪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且随着堤顶水深增大,潜堤消浪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4.
通过使用OpenFOAM模拟三维数值波浪水槽,研究了刚性非淹没植物对孤立波传播的影响.观测孤立波通过刚性非淹没植物模型前、后波高的变化,并对比模型前、后两处浪高仪位置波面历时曲线的模拟值和实验值,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计算并比较了波浪反射、透射及波能耗散等相关系数的实验值和模拟值,分析了相同初始条件下孤立波通过不同植物密度和布置形式的刚性非淹没植物时水动力特性的沿程变化,从而得到了设计的工况中刚性非淹没植物在极端波况下的消浪效果.模拟结果也表明OpenFOAM能够较好地应用于三维数值波浪水槽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承台淹没深度及波浪入射角对桩-承台复合基础水平方向波浪荷载的影响,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某复合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求解RANS方程(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和k-ε湍流模型,借助FLOW-3D软件建立了波浪与复合基础相互作用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承台淹没深度及波浪入射角对复合基础水平方向波浪荷载的影响,并给出了不同波浪入射角下复合基础水平方向波浪荷载幅值随承台淹没深度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承台位于波峰与波谷之间时,复合基础所受波浪荷载较大,承台淹没深度为1倍承台高度时波浪荷载达到峰值;当波浪入射角定义为承台长轴线与波浪传播方向之间夹角时,复合基础所受波浪荷载随着波浪入射角增大,当波浪入射角达到90°时,波浪荷载最大,其值约为波浪入射角为0°时的1.4倍左右.   相似文献   

6.
瘢痕增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生性瘢痕(HS)和瘢痕疙瘩(K)临床表现明显不同,为探讨瘢痕增生的机理,对17例K、55例HS及55例正常皮肤(NS)标本采用actin、bFGF及其受体flg抗体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结合组织学淋巴细胞、皮肤附件变化情况的动态观察。结果:K和HS早期均有许多炎性细胞浸润在残留的皮肤附件和闭塞的毛细血管周围,随着瘢痕增生,皮肤附件、淋巴细胞和毛细血管逐渐减少,但在K组滞留的时间和数量远较HS组多。bFGF和flg在三组的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和附件上皮细胞均有表达,强度依次为:K>HS>NS(P<0.01),而K组flg表达明显强于bFGF。结论:组织中残留的皮肤附件、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增生的毛细血管三者互为消长,由此,促进了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K对flg敏感性增加,可能是其侵袭性生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根据拟静力离心试验原理,以沙堆作为散粒体斜坡的概化模型,开展粒径分别为0.5~1.0mm、8.0~10.0mm2种均匀沙和粒径范围为0.25~10.0mm、非均匀系数为3.1的非均匀沙沙堆模型离心试验.试验分别在Ⅴ度、Ⅵ度和Ⅶ度3种不同地震烈度条件下进行,出现了不同的崩塌现象.试验结果表明:粒径为0.5~1.0mm的均匀沙在3种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崩塌规模均服从准周期分布;8.0~10.0mm的均匀沙和非均匀系数3.1的非均匀沙在Ⅴ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的崩塌规模服从负幂律分布,呈现自组织临界性特征,而在Ⅵ度、Ⅶ地震烈度作用下的崩塌规模服从正态分布.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崩塌规律为负幂律分布和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8.
开展坡度为1∶35复式斜坡床面上的波浪水槽试验,研究规则波与椭圆余弦波在斜坡床面上双列梯形透水潜堤的消浪特性,探讨相对堤顶水深R/H和孔隙率k因素对双梯形透水潜堤的透射系数与反射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潜堤的相对堤顶水深R/H是影响可渗潜堤消浪效果的重要因素,椭余波的透射系数随相对堤顶水深的增大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可...  相似文献   

9.
采用重叠网格技术,使用粘性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装有半潜首(SSB,Semi-Submersible Bow)的小水线面双体船在规则波中迎浪航行的纵摇运动和垂荡运动响应进行预报,并与船模拖曳水池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重叠网格对船体波浪中较大幅度的运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使用的SST k-ω湍流模型、一阶波浪等模型所得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相比误差控制在较小范围内,该方法可用于SSB双体船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各向异性海床在波浪作用下的瞬态液化问题,采用有限元法求解RANS (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及k-ε湍流模型进行数值造波,通过求解Biot多孔弹性方程获得海床瞬态响应,进而建立了波浪-各向异性海床耦合作用的二维数值仿真模型. 在完成对新建模型的验证后,基于此模型系统地研究了波浪及海床特性对各向异性海床瞬态液化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海床瞬态液化深度随波高、周期增大而增大,随海床饱和度增大而减小;当海床垂向渗透系数在一定范围内时,海床最大液化深度随垂向渗透系数增大而减小,超出该范围时,海床垂向渗透系数对海床最大液化深度的影响不明显;海床瞬态液化深度对水平方向渗透系数的改变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三维滑坡涌浪的产生及其传播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Navier-Stokes方程出发,采用VOF法追踪自由液面,基于流体计算软件FLOW3D,模拟宽广水域内滑块下滑所引起的涌浪及其传播过程,将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可知,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涌浪产生时相同角度不同半径和相同半径不同角度测点位置的波高;并对涌浪产生后水体的流场结构以及自由液面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适应性,能较好地模拟滑坡崩落所导致的涌浪现象,对水库大坝设计及滑坡涌浪灾害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船舶安全通航水深是港口工程及受限水域船舶航线选择的重要参数,该参数的确定一般是基于《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进行的,计算中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波浪因素不仅影响最大,而且其不确定性也最大(主要是风对波浪的影响)。在考虑波浪影响时,《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中没有将安全通航水深的富余值与实时风力联系起来。通过将一种成熟的海面风速与浪高的数学模型与《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中的计算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实时风速的开阔海域船舶安全通航水深的计算方法.对于船舶安全通航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大量长时间序列水下地形资料和近期水文泥沙资料,论述了废黄河三角洲的侵蚀过程、机制及近期动态;具体分析了滨海港区水下岸坡的侵蚀形态以及滨海港区10万t级航道工程对海岸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浪作用对废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起控制作用,经1个多世纪的侵蚀,尽管其岸线仍向海凸出,但完整的水下三角洲形态已不复存在,近期侵蚀动态表现为水下岸坡的侵蚀陡坡整体内移,侵蚀速率已明显趋缓。拟建航道工程岸段岸线有效防护后,其稳定的水下岸坡坡度约1∶85。航道工程的拦沙堤可拦截近岸粗化层泥沙,减轻或阻止堤前滩面进一步下蚀,对海岸防护具有积极作用。滨海港10万t级航道的淤积主要为悬沙淤积,淤积强度相对较大的区域主要在内航道的近口门段及口外挖深相对较大区段。  相似文献   

14.
为从源头上减轻高烈度地震山区的铁路灾害,针对选线设计中廊道方案选择和空间定线,从风险调控的理念,研究了减灾选线技术.采用断裂构造地貌理论,对活动断裂塑造的地貌格局和强震灾害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廊道方案选择原则.根据波动理论,对芦山、汶川地震等表现出的地震波传播的地形效应进行分析,提出了空间定线要点.研究结果表明:逆断层下盘挠曲盆地、正断层上盘断陷盆地、走滑断层断陷盆地和拉分盆地,均是铁路廊道方案可利用的地貌单元.确定大段落线路高程时,可不考虑高程放大效应;峡谷地形线路应避免布置在地震波入射方向一侧;近场区线路应选择在地震波传播的迎坡向,远场区在背坡向;应尽量避免设置小半径曲线,凸曲线应避免设置深路堑或高大支挡工程.   相似文献   

15.
根据边坡稳定性评价体系, 选取边坡岩体质量评分、边坡开挖方法调整系数、高度修正系数、结构面调整系数、结构面调整值5个评价指标反映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并作为安全评价模型的序列变量; 建立了熵权-灰关联安全评价模型, 将目标边坡作为系统特征序列, 12处岩质边坡作为相关因素序列, 评价了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沿线典型岩质边坡的安全性, 并提出工程建议; 采用FLAC3D仿真软件, 分析了不同阶段机械开挖和不同炮孔处静力爆破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变化规律, 以验证安全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 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可较好地反映边坡的稳定性特征; 熵权-灰关联安全评价模型充分发挥了灰关联法在小样本数据分析的优点, 且由熵权法计算的指标权重改善了传统灰关联分析中由专家打分或平均赋权的缺陷, 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三级边坡和一级边坡的开挖使边坡K593+260~K593+555的安全系数分别降至1.01和1.00, 和上一级边坡相比降幅分别为34.8%、9.1%, 说明缓倾顺层岩质边坡的开挖会使岩层沿结构面滑动, 使边坡失稳; 瞬时动荷载和荷载积累效应控制静力爆破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 瞬时动荷载的出现使边坡安全系数下降了7.7%, 荷载积累效应的消散使安全系数平均回升3.6%, 说明爆破对边坡的松动作用明显, 荷载积累的消散使边坡的稳定性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电磁波在光子晶体中两介质界面的传播特点,利用电磁场的边界条件,导出了电磁波在介质交界面传播的传输矩阵,并用此矩阵讨论了透射波和反射波的相位和偏振特征;得到了反射波相位发生突变的条件和布儒斯特定律。  相似文献   

17.
针对波浪破碎的入射、上爬和回落3个阶段,分析了岸坡散体颗粒在各阶段的受力和运动状况,阐述了波浪对散体岸坡冲刷破坏的机理,指明了对散体岸坡受波浪冲刷破坏进行研究和防治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波浪对散体岸坡冲刷破坏的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波浪破碎的入射、上爬和回落3个阶段,分析了岸坡散体颗粒在各阶段的受力和运动状况,阐述了波浪对散体岸坡冲刷破坏的机理,指明了对散体岸坡受波浪冲刷破坏进行研究和防治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猪屎豆和白灰毛豆两种灌木在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中的实际应用效果,2012年在海南省中线高速(S21)选择骨架防护、三维网防护、普通喷播3种典型防护形式坡面进行了猪屎豆、白灰毛豆灌木种子不同配比方案恢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猪屎豆、白灰毛豆两种灌木的株高、冠幅、胸径、生长密度4个生长指标变化特征与前期种子配比情况有直接关系,其中冠幅和胸径指标正相关,但是与株高和生长密度指标负相关.该结果说明这两种灌木在海南省中线高速边坡(包括普通土质边坡和膨胀土劣质边坡)生态恢复中具有可行性,但是应调整灌木种子用量,确保灌木适宜的生长空间,维持灌木健壮的生长势,同时种子应合理搭配以维持后期边坡物种的多样性.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海南省中线高速边坡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分离变量和Laplace变换的方法研究了冲击扭转作用下半无限长横观各向同性圆柱体中应力波传播问题,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材料各向异性性质的增强,圆柱体中复杂应力分布范围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