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提高碾压混凝土抗裂性能,节约水泥用量,胶凝材料中通常会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用量,但是粉煤灰会对碾压混凝土工作性和早期强度有较大影响。为此本文通过采用改进的振动液化性能评价试验和抗弯拉试验,分析粉煤灰掺量对碾压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和早期强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粉煤灰能有效的改善碾压混凝土可碾性和易密实性,但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会降低早期强度,推荐粉煤灰掺量不应大于20%。  相似文献   

2.
烟气脱硫石膏、粉煤灰是目前中国电厂的两大主要工业固体废料.笔者以脱硫石膏(FGD)和粉煤灰(FA)等量取代水泥20%、30%、40%制备了FGD-FA道路混凝土,采用平板法试验研究了早期开裂敏感性,并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探讨了早期强度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由于"补偿收缩"效应,3种配比道路混凝土早期开裂敏感性均较低,同时,...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混凝土施工中强度评定滞后现象,提出采用BP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强度预测。通过粉煤灰混凝土正交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找出影响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的主次要因素,进而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参数,预测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与抗折强度。经过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技术有很好的预测精度。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对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状况及时预报,有重要的技术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石灰石粉等量替代部分水泥的道路再生骨料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当再生骨料混凝土中以10%的石灰石粉等量替代水泥时,其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良好;石灰石粉等量替代部分水泥均可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早期耐磨性;双掺石灰石粉和粉煤灰等量替代部分水泥可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5.
高掺量粉煤灰碾压混凝土路用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高掺量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测试和对其中粉煤灰掺量的影响及提高水泥标号对粉煤灰激发效果的机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掺量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的早期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但随龄期增长幅增大;提高粉煤灰掺量有利于降低碾压混凝土的脆性;提高水泥标号对高掺量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有利,但降低了抗折强度的后期增幅。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钢渣和低品质粉煤灰进行有效利用,制备钢渣-低品质粉煤灰复合微粉作为矿物掺合料,研究其对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测试混凝土的长期强度及耐久性变化规律,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净浆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复合微粉中钢渣比例为40%~60%,混凝土塌落度变化不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复合微粉中钢渣比例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复合微粉(钢渣∶粉煤灰=6∶4)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早期强度降低,但长期强度持续增长;复合微粉的掺入还使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及电通量减小,并且能够改善浆体结构,增加密实性。复合微粉作为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掺量可达30%~40%。  相似文献   

7.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激发剂硫酸钠和熟石灰掺量等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对7 d、28 d龄期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效果,为粉煤灰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黑龙江、海南岛等地区丰富的火山灰资源的现状,为充分利用地方性材料,实现火山灰的工程应用价值,通过开展火山灰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设计及其抗渗性能的试验研究,并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下基准混凝土、火山灰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掺入3%和5%硅灰的火山灰混凝土的电通量值进行了对比试验,以确定火山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矿物掺合料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建议采用掺加5%硅灰的火山灰混凝土代替粉煤灰混凝土,并给出了不同强度等级下的火山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9.
针对机制砂在道路混凝土应用中流动性、保水性、强度及耐久性差等诸多问题,在机制砂道路混凝土中掺入天然砂和粉煤灰等掺合料,调整机制砂级配,达到对道路混凝土改性目的。研究表明:天然细砂,粉煤灰的掺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机制砂级配上的缺陷,改善其工作性和耐久性,减少了干缩性,提高了耐磨,抗冻性能;混凝土强度并没有明显减少,个别甚至略微增加。当机制砂与天然细砂掺配比例为5:5~6:4,粉煤灰等量或超量取代水泥为10~20%;粉煤灰10%+细砂30%的组合时,机制砂道路混凝土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火力发电厂的干排原状粉煤或磨细粉煤灰作混凝土的掺和料是节约水泥的一项措施。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粉煤灰进行了修筑路段试验。得出:(1)用20%以内的替换率配合而成的粉煤灰混凝土28天抗折强度、表面硬度、抗压性能等均满足设计要求。为提高其早期强度,可掺加具有早强性质的外加剂和采用真空吸水工艺。(2)粉煤灰混凝土的抗  相似文献   

11.
杨明  周士琼  李益进  尹健 《公路》2001,(12):78-80
试验研究了标准养护、自然养护、浸水养护以及一种带模供水养护方法对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收缩的影响,研究表明:早期供水养护对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收缩有极大的影响;带模供水养护是一种有效抑制混凝土收缩的养护方法,在养护水中使用减缩剂有减小收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工业废料(废石膏)对粉煤灰三渣混合料的作用,探讨粉煤灰三渣混合料的改性问题。研究表明:改性粉煤灰三渣混合料具有早期强度高和耐久性能优等特性,并在试点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3.
粉煤灰水泥粉体颗粒堆积密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纯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按不同的粉磨时间和匹配处理成若干个不同颗粒群分布的试样,粉煤灰和水泥以各种颗粒群匹配(粉煤灰掺量均为40%)制成一系列粉煤灰硅酸盐水泥,进行胶砂强度、流动度检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粉煤灰水泥颗粒群堆积密度对粉煤灰水泥强度与流动度的影响。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堆积密实程度与水泥胶砂性能的关系,为粉煤灰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性能道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做到不增加一次性投资也能够推广应用高性能道面混凝土,在现有施工水平与可能获得的材料的条件下,通过大量试验研究,采用独立设计法,建立了高性能道面混凝土抗折强度公式和配合比设计方法,提供了不同水灰比下的粉煤灰最佳掺量及配制不同抗折强度时的水泥用量,并对高性能道面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提出相应的要求。按所建立的掺优质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可以配制出抗折强度在6.0~10.0 MPa的高性能道面混凝土,若掺加硅灰、钢纤维等,则可配制出强度更高的高性能道面混凝土。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水泥用量、矿物掺合料、龄期对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胶凝材料用量一定、水胶比相近的情况下,水泥用量越低,矿渣掺量越大,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值越小;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宜选用比表面积低于444 m2/kg的矿渣,且矿渣和粉煤灰总掺量宜大于40%;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在加载后90 d内增长较大,在120 d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为合理利用废弃的混凝土再生骨料,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水胶比、再生骨料掺量及快速修补矿物掺合料CUFG掺量的合理配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水胶比仍然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再生骨料和快速修补矿物掺合料对强度的影响与龄期有关;合理安排水胶比和快速修补矿物掺合料掺量,在再生骨料用量达100%的条件下制备的混凝土24 h抗折、抗压强度均满足重交通和特重交通开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合理的临海隧道衬砌混凝土配合比和提高混凝土自防水性能,以拱北隧道工程为背景,开展混凝土在临海侵蚀环境下的自防水性能试验研究。基于系统化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确定防水混凝土初步配合比,通过碳化和硫酸盐侵蚀室内试验模拟临海环境对混凝土自防水性能的影响,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水渗透和抗氯离子渗透3个指标进行试验分析,最终获得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 1)复掺(20%粉煤灰+10%矿渣)混凝土自防水性能最好,该方案可作为拱北隧道主体结构混凝土配合比; 2)在碳化和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随时间逐渐减弱、抗压强度随时间逐渐增强; 3)混凝土掺合料对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增强作用非常明显,但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增幅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脱硫石膏对粉煤灰活性SiO2、Al2O3激发效应,掺入脱硫石膏—粉煤灰20%~40%,其中脱硫石膏∶粉煤灰=1∶2,制备道路混凝土。通过试验研究该混凝土主要技术性能,结果表明,该混凝土施工工作性良好、28 d抗压强度均达到或大于C35、抗折强度优良,随着脱硫石膏—粉煤灰掺量增加,混凝土主要技术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改进的自创平板加速开裂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微骨料支撑作用及脱硫石膏微膨胀性能共同赋予混凝土优异的抗裂性,未出现肉眼可见裂纹。综合试验结果,推荐脱硫石膏—粉煤灰掺量为20%~30%。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与聚丙烯纤维复合道路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平树江  黄昊  申爱琴  贾玉 《公路》2006,(12):171-175
与普通道路混凝土相比,道路高性能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更为严格,配合比设计也有其特殊要求。掺加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的道路高性能混凝土虽不能大幅度提高强度,但可显著改善路面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其磨耗量可降低60%以上,疲劳寿命可提高2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李运华  李珍  原华 《公路工程》2020,(2):163-167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单位体积的重度轻,在公路隧道渗漏水治理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从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和施工工艺出发,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轻骨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通过实验数据可得,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轻骨料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和抗压强度低,但其28d龄期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均大于普通混凝土,因此轻骨料混凝土在力学特性方面优于普通混凝土材料。对于隧道漏水病害而言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决定其工程应用的重要指标,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配合比下轻骨料混凝土的电通量,并得出当水灰比为0.47,粉煤灰含量为15%,硅灰含量为5%时其电通量最小,抗渗性能最佳。最后以某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研究了轻骨料喷射混凝土在隧道漏水病害治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