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船舶海上航行存在多方面的风险,且风险因素不稳定,而岛礁区为船舶海上航行事故多发地,其事故多发的现状引起社会对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视。以舟山岛礁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近几年船舶通航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预防通航事故的对策。所提对策旨在引导船员提高航行安全意识,缓解岛礁区通航事故多发现状,减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维护海上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大型船舶在虾峙门水道的通航安全,分析大型船舶自身操纵特性和船舶在狭水道等限制水域的航行风险,结合虾峙门水道水域环境和海事事故原因分析,提出大型船舶在虾峙门狭水道安全通航对策:确定合理航速及用舵时机;保持船舶吃水差;准确把握船舶间安全距离;设计合理的航线。  相似文献   

3.
桥梁改变了航道条件,限制船舶航行,增加船桥碰撞风险,造成的事故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较大。通过分析桥梁、水流对航行的影响,提出船舶过桥安全对策,帮助减少船桥碰撞事故。  相似文献   

4.
对成山角水域大型船舶及高风险船舶发生碰撞事故所处水域的通航现状进行了分析。采用设立门线的方法,研究了航行在该水域大型船舶和高风险船舶的流量特点;提出了设置新的航路定线制的规划思路和一种新的分道通航制的设计方案。同时,对成山角水域的报告制提出了修改建议,以期达到大型船舶,尤其是大型油轮在该水域安全航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大型船舶在上海港洋山港区主航道及附近水域的航行安全,对主航道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海事部门的监管能力,将该水域进行分段式处理,找准每个分段水域关键问题、薄弱环节,识别出每段水域主要航行风险因素,提出解决和防范航行风险的措施。该方法识别出5段分区水域中每段水域的风险特点,并针对每段水域对船员、航运企业提出安全航行建议和海事部门应采取的管理措施。主航道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大型船舶进出港的航行安全,提高航道通过能力,保障海事部门对整体水域的把控力,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具体化、明确化。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船舶在内河航道T形交汇处的通航安全,分析航行于T形交叉航道中的船舶在航向交叉局面中的交汇处航行路径特殊、警戒区范围过小、瞭望视线不良等可能导致碰撞事故的危险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拓宽航道扩大避碰水域,扩大警戒区范围,增设岸上辅助设施,增加瞭头并加强瞭望,提早通报大型船舶驶入。这些措施的落实可降低此类水域发生事故的风险,达到安全通航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圣星星 《珠江水运》2014,(21):88-93
本文通过对珠江口现有船舶定线制及通航环境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提出了设立进出广州港的大型船舶推荐航路作为该海域现存定线制的修订方案,该方案符合该海域大型船舶的习惯航路。通过使用推荐航路起到分隔大小船舶交通流的作用,同时又能减少担杆水道分道通航的压力,不会对不使用船舶定线制的船舶造成严重影响;该方案实施后将有利于降低交通流交汇区水上事故和第四通航分道西行分道大型船舶搁浅事故的发生率。将进一步提高和发挥珠江口船舶定线制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型集装箱船舶在恶劣海况中航行的风险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有多艘大型集装箱船舶在航行时遭遇恶劣天气和海况,酿成险情,造成事故,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此文基于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先后发布的1228号通函《对"不利气象和海况时避免危险局面的船长指南"的修正》和《2008年国际完整稳性规则》,结合实际,分析和探讨了大型集装箱船舶遭遇恶劣天气和海况中航行的风险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大型集装箱船舶平安渡过恶劣天气和海况。  相似文献   

9.
韩非 《珠江水运》2013,(Z1):178-179
研究人为因素,客观分析航运中人员操作行为的风险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人为因素的认识,对人为因素的分析及减少人为事故、提高船舶航行安全三个方面浅析人为因素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浙江沿海水域通航环境复杂、商船和渔船航行矛盾突出等问题,面向该水域提出基于事故特征的船舶通航风险贝叶斯网络模型。运用风险要素相关性分析方法和贝叶斯概率模型,建立浙江沿海船舶通航风险评价模型;结合事故数据和专家的主观评价,实现对浙江沿海水域船舶通航风险的定量化计算。通过误差分析和灵敏性分析验证模型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通过模型中节点变量状态对通航风险的影响分析提取通航风险关键因素。在分区域通航风险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贝叶斯方法对某大型水域通航风险进行定量化计算,为进一步研究浙江沿海水域通航风险细粒度特征和安全保障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飞 《港口科技》2012,(2):33-38
针对目前上海内河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状况,从系统工程角度,分别从人为因素、硬件装备、软件条件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起评估模型。并运用基于AHP法的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对上海内河水域船舶航行安全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得到了比较科学的评估结论。以此为地方海事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依据和决策支持,并制订和完善船舶航行安全的对策和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船舶航行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模拟器中船舶搁浅危险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航海模拟器中,如何对模拟训练的过程实时、连续地进行航行安全评价一直是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建立狭水道航行船舶搁浅危险性定量分析的数学方法,提出了基于大型船舶操纵模拟系统的狭水道航行船舶搁浅危险性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实时、连续地评价航行于狭水道等受限水域船的搁浅危险性,是一种对航海模拟训练评价的较客观、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维 《港口科技》2010,(8):31-34
对船舶污染事故风险进行评估,提高预防能力,对确保港口生产、保护城市安全有重要意义。综合分析了近10年来上海港发生的船舶污染事故,提出了船舶污染事故风险评估的步骤、等级确定和评估标准。提出了加强船舶污染事故预控能力的对策。以最大程度地消除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14.
Container vessels navigate among the world's ports, frequently passing through narrow and congested waters. Due to the many layers of containers on a container vessel's deck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crew to be aware of all fishing vessels and other obstacles in a container vessel's radar observation blind zone. This greatly increases the risk of collisions and other accidents. Given such great challenges to safe navigation and safety management with container vessels, their security risks are severe. An effective visual monitoring system can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water area surrounding container vessel by eliminating a vessel's observation blind zone, providing an effective safety measure for vessels navigating fishing zones and other troublesome areas. The system has other functions, such as accident recording, ship security, and monitoring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operations, thus ensuring the ship operates safely. Six months' trial operation showed that the system facilitates safe navigation of container vessels.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COSTA CONCORDIA"号在意大利海域触礁搁浅事故的基础上,结合MSC会议相关的系列措施及我国内河旅游船的航行环境及特点,从机舱保护、救生、破损稳性、事故手册及管理措施等多方面提出对我国内河旅游船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保护船舶航行安全及游客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船舶海上航行安全度求解复杂、参考因素权重确定困难等方面的不足,研究影响评价模型准确性的数据来源、模型构建方法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船舶重要指标筛选方法和数据库构建及检索设计方案。构建基于模糊数学方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专家评价法的船舶碰撞危险度(Collision Risk Index, CRI)求解模型,并根据实船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数据对船舶航行安全评价数学模型和构建的数据库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AIS数据的船舶航行安全评价数据库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易用性。船舶航行安全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可信,符合专家经验及《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要求,可为船舶海上航行安全评价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单船动态风险评估模糊推理系统的设计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航船舶进行动态的风险评估,分析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风险因素,构建了船舶风险评估模型,定义了各项风险因素的隶属函数,并参考专家经验建立模糊推理规则.按照建立的模型,在MATLAB平台上运用模糊推理系统构建风险评估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对在航船舶进行定量风险评估.实例证明,该系统能够合理地评估在航船舶的整体风险水平,为驾驶员决策提供参考,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航海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航运业高速发展和海员职业流动性加快,导致全球高级船员紧缺,已引发高级船员提升周期缩短、航海经验不足等现象。航海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污染海洋环境等已严重威胁公共安全,航海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船舶海上事故频发,与船员对海上风险,尤其是船员对人为因素与事故的关系的认识不足有关。通过重点介绍航海风险,提高船员对本船和自身存在的风险意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明忠 《水运工程》2020,(1):107-112
跨海大桥桥区航道是典型的船舶航行受限水域,船桥碰撞安全风险大,桥区航道智能助航技术有助于提高桥区航道安全保障水平。分析了桥区航道通航风险因素以及水文气象分布规律,按通航规则将水域划分为预警、警戒、航道等不同区块,构建了桥区航行的船舶动态领域风险辨识模型。研发了自主检测船舶动态并向其播发防撞预警信息的装置,以及自动管理和运行软硬件设施的桥区航道船舶避碰智能助航系统。该系统已应用在福建省平潭海峡大桥桥区航道,有效改善了桥区水域的航道通航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20.
王勇 《水运工程》2021,(3):159-163
针对西江航运船闸调度以经验管理为主、缺乏有效定量分析现状,提出了基于船闸拥堵系数、船舶日积压损失、航道安全水位各要素于一体的西江航运干线多梯级船闸联合调度链。基于西江航运干线天然的叶脉状分布特点,提出了动态二叉树模型的西江多梯级船闸链的调度算法。结果表明:通过对船舶的合理分流,能够有效缓解船闸滞航减少事故发生率。其模型已应用于航运管理部门,有效地优化了船闸链调度、保障了航运物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