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视距是公路设计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是驾驶员遇到紧急情况时采取措施的安全保障,而横净距是保证行车视距的重要指标.对圆曲线内侧行车道和中央分隔带外侧超车道的横净距与曲线半径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并介绍在杭长高速公路工程平面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中间带安全侧向净距值,在具有代表性的试验路段实测了超车道上行驶车辆的行驶速度与相应的内侧净距。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车型的车辆行驶时的内侧净距与车速的关系,分析了路缘石对内侧净距的影响,从安全角度提出了高速公路中间带安全侧向净距值。研究结果表明:汽车行驶时的内侧净距与车速呈线性关系;位于护栏外侧的凸起路缘石,对汽车行驶的安全侧向净距有一定影响;中国许多正在运营的采用分设型布设中央分隔带护栏的高速公路安全侧向净距不足。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中央分隔带开口在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的必要性;分析了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的计算模型,给出了限速不同、道路横坡不同、中央分隔带宽度不同情况下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的取值建议,以昌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给出具体项目的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  相似文献   

4.
水损坏病害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之一,其中雨水通过中央分隔带渗透至路面结构是引起水损坏的重要原因。建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央分隔带雨水渗流模型,模拟了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时间下中央分隔带及路面结构中雨水渗流状况,分析中央分隔带雨水渗流影响深度和广度,提出了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中央分隔带雨水渗流集中区域横向位于内侧行车道,深度方向主要位于面层至底基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大修期间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兵宏  吴明先  王佐 《公路》2012,(9):214-217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大修采用半幅封闭半幅通车施工方案时车辆的行驶轨迹特点,在建立中央分隔带开口车辆运行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大修路段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计算模型,并给出了在不同限制速度、中间带宽度、内侧车道宽度和超高情况下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建议值。在铜(川)黄(陵)高速公路路面大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推荐的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值后,大修路段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截止2014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万km,位居世界第一,由此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大量碰撞事故的发生与中央分隔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以发生在中央分隔带开口处的事故最常见,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护栏的防撞变得越来越重要。文中通过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活动护栏设置常见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扩建时,交通流由中央分隔带开口处驶入对向车道,形成一幅双向通行的施工区,该路段属于通行能力的瓶颈路段。本文利用交通仿真工具,分析了不同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情况下,交通流运行特征,确定了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上常用的中央分隔带护栏形式的安全性、适用性及寿命周期费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常用护栏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王秀芳  杜英娜  王斌  王立敏 《公路》2012,(8):250-254
中央分隔带养护管理是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近几年京石高速公路(河北段)中央分隔带绿化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对京石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立地条件、管护压力及困难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进而对京石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养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京石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美化工程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京石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美化工程设计原则、方案及有关中央分隔带绿化与施工的几点体会。通过绿化美化工程的实施,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可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及从事绿化工作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停车视距计算参数的取值,并计算了高速公路圆曲线外侧超车道在不同设计速度下能够提供的横净距。通过示例分别计算了三种不同参数取值下的停车视距和横净距。  相似文献   

12.
研究高速公路项目标志设置位置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指路标志内容的连续一致性,对标志设置提出合理建议;研究该项目标线及视线诱导标、护栏、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设置的科学性,提出改进意见;对监控系统、避险车道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计算不同交通量、不同运行车速情况下,多车道高速公路路侧交通标志视认中大型车对小型车的动态遮挡概率,将内侧车道小型车与外侧车道大型车车头间的垂直距离作为判断路侧交通标志遮挡的依据,根据视距几何关系确定多车道高速公路驾驶人在视认区域内视线被遮挡的最大和最小临界距离;建立路侧交通标志遮挡模型,根据视认距离确定内侧及外侧车道仿真路段长度,以0.1 s为仿真步长,借助VISSIM交通仿真软件获取车辆车头坐标、与前车跟车距离等动态基础数据,实现高速公路交通标志遮挡概率计算过程的动态化。结果表明:外侧车道的车型、交通量、视认距离以及大小车运行速度都对路侧交通标志遮挡率有一定的影响;在交通量一定的情况下,驾驶人视线被遮挡的概率随着外侧车道大型车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外侧车道大型车数量一定的情况下,驾驶人视线被遮挡概率随着小型车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小型车速度一定的情况下,驾驶人视线被遮挡概率随着大型车速度的增大呈降低趋势;小型车速度增大时,驾驶人视线被遮挡的概率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公路路线、立交线形设计中,常常因某些控制因素的制约,对线形的几何设计有特殊要求.该文结合高速公路工程设计实例中遇到的视距设计不足的具体问题,重点阐述线形指标提高受限制时,可采取的保障视距的某些特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席嘉宾  彭坚  杨中艺 《公路》2002,(3):15-18
通过对陕西省几条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绿化现状以及目前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在借鉴国内外其它中央分隔带绿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适合陕西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树木的养护与管理的措施,以供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得到符合我国交通流特性的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实现城市快速路的安全高效运行,首先对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间距的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加速车道长度、两立交净距和减速车道长度3部分;然后以概率论和微分法相结合的思想,结合主线交通量对加速车道长度进行了研究;以概率论和微分法相结合的思想,结合交通标志的位置设置对互通立交净距进行了研究;运用动力学原理并结合驾驶员的驾驶舒适度对减速车道长度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到了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模型。最后计算得到符合我国实际的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值。  相似文献   

17.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肖忠斌  王炜  李文权  王瑩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1):105-108,129
分析了影响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间距的各种因素,给出了互通立交间距的基本定义及假设,引入临界安全间隙概念,采用概率论、可接受间隙理论及运动学的方法,在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互通立交加、减速车道长度及车辆完成车道变换所需要的基本路段的长度,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了互通立交最小间距模型。通过与仿真软件CORSIM模型的求解值比较验证了该模型是有效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适宜的最小间距为1.0~2.0km,说明我国现行规范中立交间距的设计标准偏小。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城市快速路中央分隔带线性空间布局形式的视觉刺激对驾驶行为的影响,通过图像语义分割技术量化景观构成要素,并用SILAB软件平台构建虚拟仿真场景,开展模拟驾驶试验。测试路段限速值分别为50 km·h-1和70 km·h-1。试验获取了41名被试对中央分隔带布局形式视觉刺激的眼动和车辆运行指标以及驾驶疲劳的主观评价,以分析不同中央分隔带布局形式视觉刺激下各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采用注视点信息熵作为布局形式视觉刺激度的量化指标,并使用ROC曲线方法为表征不同中央分隔带布局形式视觉刺激的驾驶行为指标确立了舒适性阈值,根据不同中央分隔带布局形式下的驾驶行为指标及阈值,建立了舒适性综合判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次扫视时长、注视次数、车道横向偏移距离受布局形式视觉刺激的影响较大;与车速50 km·h-1相比,当车速为70 km·h-1时,扫视频率低,单次扫视时长短,注视次数少,平均眨眼持续时间长;注视点信息熵与视觉刺激度相关;由车辆运行特征分析可知,排列式的中央分隔带布局形式由于景观单调、视觉刺激过低会导致驾驶人出现反应迟缓、疲劳,影响行车安全;规则式布局形式视觉刺激过高,环境的复杂性、新奇性、意外性等特征过于显著,会导致驾驶人难以集中注意力,从而威胁行车安全;而自然式的布局形式不仅能够改善城市快速路景观环境的单调性,还能够提供适宜的视觉刺激。研究成果能够改善中央分隔带布局形式及提高驾驶安全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肖代全  马荣国  李铁强 《公路》2011,(2):169-175
为全面分析公路绿化在安全方面的合理性,研究了绿化导致的典型行车安全问题,包括平曲线内侧绿化对行车视距的影响;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株距和高度对防眩、横向通视、植物存活率等的影响;大冠径常绿类植物对道路净空、驾驶员心理的影响;绿化遮挡交通标志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对行车产生的误导现象;立交匝道及其出入口绿化对行车诱导、出口缓冲及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