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泉州拥有的大量印度教石刻,在中国古代宗教石刻中非常罕见.不论其创作者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这些石刻的风格来源一直困扰20世纪的艺术史研究.如果没有新的考古成果出现,这一问题将永远是个谜.本文认为泉州印度教石刻的艺术风格可能源自南印度朱罗王朝.笔者将泉州的每一方石刻与南印度的相应石刻进行了比较,它们是泉州石刻源自南印度朱罗时期的艺术风格,但出自当地艺术家之手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
福建泉州拥有众多蒙元时期的带有题铭与丰富图像的基督教石刻,这些石刻是洞察蒙元时期南中国所发生的文化适应过程的独特资料。通过对泉州石刻上的的图像如十字架与飞天进行考察,以及与中亚、南印度等地出土的相似物的比较研究,可知泉州基督教团体不是简单地适应当地文化,而是选择周边文化的某些元素,并使它们与基督教的教旨与释义相适应,从而创造出一种糅合基督教、佛教和蒙古元素的特殊图像,这种融多元文化而成的宗教石刻艺术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以来,泉州陆续发现一批珍贵的基督教东方教派景教石刻,为我们研究东西方交流史提供了丰富材料.本文首先介绍了景教碑铭在泉州的发现情况,其次,重点对泉州发现的叙利亚文、回鹘文、八思巴文景教铭文进行了首次系统、全面的解读、考证和译释.这批石刻多是元代色目人,尤其是畏吾儿人的遗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末期,泉州津头埔发现大批宋元伊斯兰教石刻.此事一时在社会上和文博界引起轰动与关注,并被学术界指为20世纪泉州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对泉州的海外交通史、伊斯兰教史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拟对此批石刻的发现经过、种类形制等作一述介,并试就石刻的年代、性质诸相关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泉州印度教石刻自印度学者库玛拉耍弥率先向世界介绍以来,吸引了海内外许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随着石刻不断被发现,相关研究文章也陆续问世。近百年来的研究,理清了一些历史问题,尤其在石刻的图案解读、所属历史时期、文化艺术渊源、制作背景及工匠等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笔者将近百年来的这些研究文章进行回顾总结梳理,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宋元时期,泉州的明教(摩尼教)活动甚盛.从考古和历史资料证明,宋代有大批明教徒聚会于晋江华表山麓的草庵,元代在泉州城里专门设有管理江南诸路明教和秦教(基督教)的机构.元至元五年(1339),明教徒在草庵建构石室,镌刻"道貌佛身"的摩尼光佛像,以吸引大批信众前来朝拜.然而,如<闽书>所云,建立明朝的朱元璋以"上逼国号"为罪名,厉禁明教,使明教趋于衰落.明清以来,除何乔远在<闽书>中的记载之外,涉及泉州明教的文字资料极少,以致诸多研究摩尼教的学者对于这一时期泉州明教的活动情况.也只能笼统以"衰微"或"消亡"概言之.2004年以来,笔者在晋江草庵周边进行田野调查,通过查询族谱,访问乡老,考察民间宗教活动,发现了一些有关明教(摩尼教)的踪迹,希望能藉此理出明清以来泉州明教活动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唐宏杰 《海交史研究》2003,(1):76-80,99
2001年8月,泉州市南片区整改工程进行中,工作人员在泉州天后宫前的德济门遗址区域内发现一段长约9米的残存城垣.市文物部门及时介入此事,由省博物馆和市文管办、海交馆、闽台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德济门遗址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经过2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揭露面积约2 500平方米,一座宋、元、明三代叠压有序、结构完整、规模宏大的泉州古城南门--德济门城垣基础终于得以重见天日,随之出土的还有一大批各时期的重要文物,它们是泉南历史发展的见证.本文仅就出土的宋、元时期的各种宗教石刻作简要介绍,并就与之有关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在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广州、泉州、福州、杭州、扬州等地都发现一些古代伊斯兰石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墓碑石,它们的制作年代集中于11—14世纪,尤以14世纪为多,所以本文的材料来源也主要是14世纪的墓碑石。这些墓碑石的顶部一般呈尖  相似文献   

9.
<正>值此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建馆50周年暨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成立30周年之际,我谨向贵馆和贵会表示衷心的祝贺。自古以来,泉州就是一座文化与宗教相融合的城市,它显示中国人民一直以来便包容和乐于借鉴各种不同的文化。泉州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古代中国海外贸易和其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刺桐基督教碑铭中的惯用语、纪年法等方面的研究,并与中亚、中国扬州等地出土的相似碑铭进行比较,同时参考了牛汝极教授等人的成果,澳大利亚研究团对泉州基督教碑铭中那些有较多文字且可辨识的碑文进行初步翻译,并附有对扬州及中亚相似碑铭的译文。  相似文献   

11.
文艺与道德     
文艺与道德,是分属于两门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文艺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公路工程施工主要包括质量、进度、费用三大控制目标,工程质量是公路建设的关键,而搞好质量控制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试验手段,近年来检测实践表明:“用数据说话、以理服人”是检测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借助试验手段是实现施工质量有效途径之一。但从近年来的试验检测现状来看,仍差强人意,试验检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试验检测影响工程质量的角度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工作犹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在追求爱情,主要情节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相近,但在人物形象,悲剧意义和悲剧结局等方面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王敬 《交通标准化》2014,(12):8-10,13
在公路桥涵勘测设计理念中,主体思想是将排水系统、行车机制以及通航体系融入到桥涵建设中.针对实施桥涵勘测工作中通常会遇到的桥涵水毁、土质松软等不利因素,提出一套合理化勘测策略和勘测管理机制的改进建议,以优化勘测技术、推动桥涵勘测工作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中南半岛国家 (越南、 老挝、 柬埔寨、 泰国、 缅甸) 为促进跨国界运输和中国一起制定了该区域范围内道路和桥梁的设计施工标准和规范, 本文着重介绍了该标准和我国现有标准技术指标的主要差别, 通过对路线技术指标等对比提出两者存在的差异, 为我国的设计单位提供参考。 总体上来说该标准和规范主要借鉴了中国的规范和美国的标准, 同时结合中南半岛区域的地形条件作了适当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桥涵的养护和管理存在较多问题,会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加强高速公路桥涵的养护管理工作很重要和必要.针对高速公路桥涵工程后期养护工作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方面的措施和建议,可供桥涵养护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流变和兼容与文学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指出了化的流变和兼容是学翻译面临的化的两种本质属性,讨论了化的流变对学翻译的创造性意义,学翻译对语言变体的创新与还原,是克服流变造成的理解困难的前提条件。译对原本的解构与重构也是化流变中的翻译创新。作从本的互性和译的心态角度,分析了学翻译同化兼容的互动关系。指出化的流变和兼容必然导致误译,而误译也会对跨化的学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与公路勘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萍 《交通标准化》2010,(7):210-213,39
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公路勘察设计水平,才能实现公路建设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这是所有参加2009年厦门金旅新品巡展活动的各界朋友对XML6700金旅现代底盘考斯特的共识.历经了十余年市场的检验,金旅考斯特以其优良的内在品质始终屹立同行前列,赢得各界赞誉.在同类产品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金旅人认为产品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只有不满于现状、进一步提升自身品质,才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