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要感谢《摩托车》杂志社和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能够创建这个平台,主办这次活动。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们大家有个互相交流及展现的机会。我之所以能在这次大赛中脱颖而出,这与《摩托车》杂志和维修技术顾问及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是分不开的。刚开始走上维修道路的时候很盲目,判断故障点时,一次找不到,再找就慌了神,一点没有用逻辑思维去分析和排除故障。还记得刚开业的时候,我修了一辆金城铃木AX100,故障点是冷车不启动,热车一脚就能启动着车。当时我检查了电路和压缩没有问题,就对车主说该摩托车绝对是化油器的问题,换上就好了,车主听我这么肯定一说,决定换化油器。取来一只化油器换上后一下就启动了,看来是对症下药了,心理美滋滋的。没过几天车主又来了,并戏谑地说道:"哎呀,换了你的化油器真是好啊,全家健身,  相似文献   

2.
俱乐部简介辽宁省万万摩托车俱乐部位于辽蒙交界的小城子镇,创始人降万万原本是个摩托车技师,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摩托车,凭着自己的这份执着,不断结识摩托车爱好者,也就有了今天的"万万摩托车俱乐部"。万万摩托车俱乐部成立之初,得到沈阳日产公司和广大摩托车发烧友的大力支持。俱乐部也希望以后能获得更多摩托车爱好者和发烧友们的指导和支持,天下摩友一家亲!我们会不断改进的。  相似文献   

3.
车迷热线     
《摩托车》2005,(3):50-51
MTC先生您好:我是贵刊的读者,十分喜爱《摩托车》杂志。我因下岗,想要学习摩托车维修技术,于是去年向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技术顾问、专业从事摩托车教学的杨杰老师写信求助,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俱乐部顾问先生的回信。信中不仅根据我的具体情况作出了详细的分析意见,还  相似文献   

4.
陈国辉 《摩托车》2004,(3):46-47
我是摩托车维修俱乐部技术顾问。各地维修俱乐部会员们常来电话、信函与我切磋摩托车维修技艺。大家总以为我是一个中年人,实际上我已步入老年行列,学摩托车修理已有30多年了。我非常爱好摩托车,以骑摩托车、修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拥有4000多万辆摩托车。如果包括没车也迷的车迷,摩托车爱好者则远远不止这个数。但他们总是有一种散兵游勇找不到组织的感觉,有好些读者写信来询问当地有关摩托车协会及俱乐部的情况。其实,仅在中国摩托运动协会注册的协会及俱乐部就有近50家,各地自发组织的更是无法统计。在此登出一些名址及电话较明确的协会及俱乐部的名单,以让骑士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同时希望“俱乐部天地”栏目能够成为各俱乐部及协会对外发布信息、互相交流经验的窗口,搞了什么活动有些什么经验教训尽可以在第一时间向我刊投稿,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把全国各地的俱乐部协会及摩托车爱好者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因为一些无法预料的因素,有些地址及电话可能有误,还请原谅。  相似文献   

6.
车迷热线     
杨杰 《摩托车》2005,(9):49-50
M TC先生:我是《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是一名维修工,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现在,我们这里开始使用乙醇汽油了,我不懂什么是乙醇汽油,不知会给摩托车带来什么危害(如动力下降),出现问题时配件要在哪里购买。我想加入摩托车维修俱乐部,请问需要什么条件,成为会员后有哪些优  相似文献   

7.
王赟 《摩托车》2004,(9):22-23
某日,我去书店买摄影杂志,无意间看到了《摩托车》,顿时脑中一个闪念:对呀,汽车买不起,咱可以买摩托车呀。摩托车机动灵活,有些车去不了的地方摩托车也可以去成,且摩托车维护、停放都十分简单方便,嘿!这念头一旦产生,就一发而不可收。我拿着新买的《摩托车》杂志兴冲冲地回家,我迅速地投入到了购车的行动当中。对摄影我是内行,但对摩托车我却是个十足的外行了,我从一个爱好摩托车的朋友那里借来了他所有的《摩托车》杂志,开始细细地研究,看不明白就打电话问朋友,并且把逛街去摄影器材店的习惯改为去摩托车行看车,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原来摩托车上还有这么多门道,有其自己的全国车迷俱乐部,有其独特的摩托车文化,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化油器的浮子,什么是怠速,什么是气门间隙……  相似文献   

8.
看过一些风景以后,就再也不想走寻常路了,那些人头攒动的景点对我已经没有了吸引力。一次朋友说在秦岭的深山里藏着一个古朴的村子,通往外界的道路只是一条山间小道,去那里旅游最好的季节在春天,漫山遍野的山花令人目不暇接。听到这个消息,让人不由地想到传说中的桃源胜地,于是摩协决定在周末动身前往。现在不少人对我们骑摩托车旅游很是不理解,对我们骑车跑那么远的路产生疑问:干嘛不坐车呢?有不少人还说我们是车疯子,可他们哪里知道摩托车的魅力也许就在这里。我们这支队伍的组成不像大城市的摩托车俱乐部那样有很多大排量的进口车,但我们相信大排量车能做到的我们小排量车也能做到,这毕竟不是赛车,而是旅游,应该以休闲  相似文献   

9.
读者心声     
《摩托车》2012,(18):88
(1)我是一名老会员,自从融入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这个大家庭后,我充分体会到了它的温暖和博大。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接触的俱乐部会员比较多,与会员的沟通可以说无距离。在每次俱乐部的聚会期间,我们几乎彻夜不眠,有说不完的故事,讲不完的技术。记得2004年去广西出差,广西分会的会员骑车几百千米,提前两个小时到桂林火车站迎接我。在整个出差过程中,总有七八个会员围绕在我身边,与我吃住在一起,令我十分感动。  相似文献   

10.
2012年8月13日早晨,天上下着小雨。我接到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3576号会员赵德庆的电话,他在电话中说:"峰哥,今天下雨活不太多,你来参观一下我新建的维修店,看看和俱乐部的MSC标识部件摩托车维修连锁店还有多大的差距,你再通知一声王立国会长,我给2657号会员王昌峰打了个电话,看他有没有时间,我们聚一聚吧。"我联系好了王会长,约定10点在赵大庆的大庆维修店前集合,安排一次小型的聚会。  相似文献   

11.
尽管2001年12月7日的大雪几乎让北京的交通瘫痪,但在接下来的双休日里,我们又听到了大摩托车那优美的声浪,原来北京回归摩托车车迷俱乐部又出动了。“我们俱乐部的特点是玩大车”,俱乐部的秘书长李书阁说,“哈利、宝马、本田、姑器……只要是大车就有人玩。”在国内的大型俱乐部里,“回归”  相似文献   

12.
当听到全国车迷俱乐部招收会员的通知后,备感兴奋,马上就想报名。我想通过入会更深地了解摩托车,熟悉摩托车,更多地接触爱好摩托车的人。但有时候往往都是事与愿违,自己想要做  相似文献   

13.
任秦霞 《摩托车》2003,(9):28-28
我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简称MRC)技术顾问马喜发的那口子。老马常说,要做摩托车维修与使用者的真朋友,要对维修人员热情服务有问必答。作为妻子,我目睹了MRC技术顾问的工作过程,也理解了他的所做所为。  相似文献   

14.
一生摩缘     
很多摩迷朋友说,他们之所以成为摩迷,是和摩托车有缘。 我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摩迷,因为我从来没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按这个标准来衡量,我这一辈子也成为不了一个真正的摩迷,因为年龄不允许我再驾驶摩托车。但是,我却与摩托车有着终生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技术》2014,(9):57-59
<正>8月5日,由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主办的"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湖北分站赛)暨湖北分部第2届会员交流会"在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隆重召开,来自荆州的10多名会员和摩托车维修人员、远道而来的75名会员及俱乐部的8名工作人员,共计有近百人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由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秘书长贾君庆先生主持,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会长毕泗福先生致开幕词,毕会长说:2年1届的"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和每年1届的"全国摩托车维修  相似文献   

16.
感谢信     
《摩托车》杂志社、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 我是山东省诸城市的一名摩托车维修爱好者,是维修俱乐部会员。2004年7月,我的妻子得了重病住进医院,经检查确诊为癌症晚期,经多方救治无效,于11月下旬去世了。 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山东分会得知这一消息后,分会长刘志刚及副分会长从青州乘车来到诸城,将杂  相似文献   

17.
眼下,在京城要说找个修摩托车的地方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可要是谁的高档进口大排量摩托车出了毛病,恐怕就非得去“飞驰摩托车迷俱乐部”了。一着鲜,吃遍天。“飞驰”就是以自己的一手绝活,在摩托车市场上独树一帜。 (一) 说起“飞驰”,它不仅车修得好,而且更是京城车迷们聚会的“家”。俱乐部主席刘驰为人真诚,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刘  相似文献   

18.
说起摩托车,我可算是个超级车迷了。我对摩托车的感情用“痴迷”来形容可以说一点也不夸张。不管它是一辆怎样的车,只要是摩托车就能使我为之心动,而大排量摩托车更是让我心仪已久。在我们这个只有40万人口的西部小城里,很难见到超大排量的摩托车。一次我正在吃饭,一位摩友突然打电话来说:“快来,××车行里有一辆雅马哈1300旅行车。”我一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2005,(1):48-48
自《摩托车》杂志社和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委托我们开展MSC标识配件供应工作以来,我们向会员和全国维修人员,提供了大量货真价实的摩托车配件。由于我们分会尽了很大努力,热情诚恳地为大家服务,受到杂志社领导和全国用户的好评。全国各地用户经常打来感谢电话,赞扬我们的信件有几十封。不少朋友说,MSC标识配件在会员和很多维修人员中已成为“真配件”的代名词,《摩托车》杂志社和俱乐部在为会员办实事。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2008,(12)
2003年的11月,我报名参加了由《摩托车》杂志社、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主办的第四届"金城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赛事期间,我有幸看到了MSC标识部件。当时,心里虽然对MSC标识部件的质量很是认可,但在私下里却有一个小想法,认为一名优秀的摩托车维修工,只要在摩托车维修作业中,通过认真分析、准确判断,帮助用户排除故障,使用什么品牌的摩托车零部件,都能够修好摩托车。为了提高摩托车维修店的声誉,有的摩托车维修店更换维修零部件承诺保用半年,我就承诺保用一年,这样做总该没有问题吧。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想法,使我对使用MSC标识部件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