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昆铁路老锅厂至李子沟段有累计长达3.7 km的软土地段,无法按照设计施工,被迫改变设计.笔者对变更后的设计方案认为考虑欠周之处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内昆线老锅厂至李子沟特殊软土路基处理的看法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昆铁路老锅厂至李子沟段有累计长达3.7km的软土地段,无法按照设计施工,被迫改变设计.笔者对变更后的设计方案认为考虑欠周之处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内昆铁路老锅厂至李子沟段是罕见的高原斜坡软土地带 ,气候恶劣 ,地形、地质条件不良 ,修筑高路堤困难 ,既要保证路基稳定可靠 ,又要满足沉降符合规范要求。本文对其设计理念及许多施工技术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并在施工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内昆铁路老锅厂—李子沟段的高原斜坡软土是一种罕见的地质现象 ,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和局部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性质的软土 ,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修筑路基都将面临路基稳定并如何施工这一课题。通过对该段路基施工的试验研究 ,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实施“排水治软抗滑”指导原则和处理措施 ,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高原斜坡软土地区的路基综合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内昆铁路老锅厂—李子沟段 ,为罕见的云贵高原斜坡软土地带 ,全长 13 .6km ,气候恶劣 ,全年雨雾天气达2 2 0余天 ,地质条件不良。以挖方通过深厚软土顺层滑坡地段 ,既要满足抗滑挡护工程安全规范施工条件 ,又要保证抗滑挡护工程的长久稳定可靠 ;既要保证路堑基底施工处理质量 ,又要避免路基病害发生 ,控制工后沉降。对斜坡软土条件下路堑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并在施工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结合内昆线老锅厂—李子沟段,对软基进行碎石桩等综合处理的工程实例,介绍复合地基的荷载试验以及现场的观测,并对软基的综合处理措施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内昆铁路李子沟特大桥超百米高墩在高原、强风、冬季寒冷的特殊环境,通过与国内常用模板的分析比较,分析具有抗风循寒功能的液压自控式翻模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内昆铁路安边至梅花山段豆沙关二号隧道地处横江左岸,位于Ⅷ地震区,进口端270m穿越冰水沉积层块石土和空洞,空洞距213国道仅7.24m,出口端位于冰水沉积层块石土陡坡下方,设计对空洞采用护拱和支撑墙,出口设拱形明洞和钢管桩地基。保证了隧道结构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9.
内昆铁路李子沟大桥是全线控制性工程,其11号墩高陡边坡的整体稳定性系疑难问题。通过对李子沟的区域地貌结构和河谷地貌特征及其相关沉积的观察分析,确认11号墩后倚山咀系李子沟高阶地,非不良地质堆积体,整体稳定。11号墩边坡加固设计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0.
内昆铁路李子沟大桥是全线控制性工程,其11号墩高陡边坡的整体稳定性系疑难问题,通过对李子沟的区域地貌结构和河谷地貌特征及其相关沉积的观察分析,确认11号墩后倚山咀系李子沟高阶地,非不良地质堆积体,整体稳定。11号墩边坡加固设计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