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车身精度体现了汽车企业的制造水平,车身精度控制主要在于尺寸工程的应用。本文依照车身开发、制造的流程,从整车尺寸目标制定、定位系统设计、公差设计、公差分析、目标检查、测量计划制定以及尺寸管理等方面详述了尺寸工程在车身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尺寸工程在车身设计及后续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展示了用尺寸分析软件进行建模、优化的过程,阐述了常用的尺寸公差分析软件及其基本原理——蒙特卡罗方法.通过对分析过程及输出物的阐述,得出尺寸工程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对质量保证做出重大贡献的结论,为白车身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一种可行、有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柔性随行工装是指具备工装定位功能的高速传输单元,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高柔性高自动化的白车身焊接车间。文章介绍了柔性随行工装的结构、特点,以及在汽车工业白车身中的应用区域,对其优势做了归纳,并针对制造过程中柔性随行工装的尺寸质量控制给出新的迭代方案,对柔性随行工装应用推广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几种车身尺寸分析及提升方法,有效提升车身尺寸精度。建立尺寸技术标准,通过尺寸特性识别和公差设定、尺寸控制要素、尺寸评价及改进方式几个方面,形成有效的车身尺寸保障方案,为车身制造尺寸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承载式车身轻型宽体客车的尺寸匹配相比乘用车有很大的差异,这种车身结构尺寸大、种类多,尺寸匹配很难控制。文中通过分析这类车身特点,对多方面的难点进行详细剖析,并介绍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车身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介绍了车身尺寸工程的意义,以及神龙公司车身尺寸偏差按照功能分析开展控制的工作内容,简要介绍了车身尺寸偏差的控制要点、评价指标及系统的分析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白车身的功能尺寸合格率,通过实施创新的六面体管理,即全员责任制、设备分级和差别化管理、零部件生产过程检查、产品问题趋势分析、生产环境的维护、测量及尺寸控制流程,使荣威350车型及其他车型的功能尺寸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3年来的实践证明,在白车身的制造过程中实施六面体管理,对于稳定和提高白车身的功能尺寸合格率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轿车车身尺寸工程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敏 《上海汽车》2002,(7):15-18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轿车车身的质量,我国汽车制造商也更加关注车身制造质量的控制问题。本文就此提出开展轿车车身的尺寸工程,并在分析其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要论述了尺寸工程所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白车身(Body In White,BIW)制造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白车身及其夹具的尺寸质量、过程控制水平关系到整车的产能和尺寸质量.基于北京奔驰MFA平台对新车型白车身尺寸过程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应用标准结构及标准方案等系统性评审方法,建立了验收标准检查项,并提出了系统验收及调试流程方案.同时应用标准精度及...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自工程完结的介绍,并将其应用到白车身关键尺寸的控制上,来达到提高白车身尺寸的稳定性及合格率,降低整车尺寸缺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汽车零件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以及总装时,用一个定位系统实现零件生产和控制装置上定位和尺寸统一,确定重要的过程和功能尺寸。同时将车身缝隙误差有效控制在1.5mm以内,从而大大提高车身的整体精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尺寸与公差的定义和实现,决定了产品精度和品质。汽车研发过程中,如何定义车身规格(主要是间隙和段差),如何分配公差,如何在装配过程中进行尺寸精度控制等,都对汽车车身的品质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就DTS(整车车身精度)定义、公差分配、冲焊尺寸控制、装配过程中精度的控制和保证等做了阐述,探讨了提高车身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曾贺  胡敏  金隼 《汽车与配件》2010,(37):16-18
轿车产品质量控制已经从制造上溯到产品与工艺设计,车身功能尺寸系统是轿车2mm工程发展过程中的新技术手段,其对于高品质轿车车身开发与制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车身钣金件加强筋的设计原理,并从静刚度、模态、应力分布及安全强度等方面全面分析了车身不同区域加强筋的优化目标。通过CAE形貌优化及参数化尺寸优化的方法找到最优的加强筋初始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详细考虑制造工艺等特点得到加强筋的最终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车身轻量化需求,提出一种在开发早期阶段进行白车身轻量化的方法,以控制车身性能与质量。通过考虑多工况下的白车身载荷传递路径,布置车身结构形式;结合隐式参数化建模技术,搭建全参数化白车身模型,从结构替换寻优方面提升车身性能,从断面尺寸优化及零部件厚度优化方面降低车身质量。通过在某SUV车身设计中应用此方法,在确保模态刚度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车身减重27kg,为白车身后期的详细设计提供了合理的基础结构。  相似文献   

16.
研究通过VS 2013对UG NX软件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车身钣金件定位策略的优化分析和车身零部件的网格自动划分。研究中,利用UG中Nastran程序计算变形,能够通过对重力变形数值的探测和对比分析,获得优化的定位策略;建立的相似度智能推理方法,可实现零部件定位策略智能优化。该研究可用于车身钣金件定位策略开发和优化,可提高基准优化精度和效率,提升开发质量,节约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7.
在白车身总成装焊中,控制零部件定位尺寸精度偏差是关系到白车身总成装焊质量、汽车装配质量和影响汽车性能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白车身外观质量、装配效率和装配成本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车身钣金件加强筋的设计原理,并从静刚度、模态、应力分布及安全强度等方面全面分析了车身不同区域加强筋的优化目标.通过CAE形貌优化及参数化尺寸优化的方法找到最优的加强筋初始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详细考虑制造工艺等特点得到加强筋的最终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车身结构嵌件对白车身扭转刚度的影响,基于白车身扭转刚度仿真分析模型,首先通过自由尺寸优化方法找到结构嵌件在车身关键接头的嵌入位置,再用工程塑料内外饰零件的建模方法设计嵌件骨架结构,然后再次通过自由尺寸优化方法对嵌件骨架进行结构优化和轻量化,从而得到兼顾白车身扭转刚度和重量的嵌件结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白车身在重量仅增加0.4%的情况下,扭转刚度提升5.5%,整体一阶扭转模态频率提升5.9%。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整车功能尺寸系统开发,对车身功能尺寸的定义、设计、识别及其公差目标的设定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功能尺寸目标设定和工艺设计的新思路,建立了车身功能尺寸定义、设计和样车试制阶段验证的新方法,形成了车身功能尺寸定义、设计、验证和优化的完整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