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花塞的作用是把点火线圈产生的脉冲高压电引入燃烧室内,击穿火花塞2电极间的空气而产生电火花,引燃气缸内的混合气。火花塞主要由接线端尼绒绝缘体、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等组成(如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的火花塞种类很多,其分类方法有以下3种:  相似文献   

2.
2.4.3.4点火波形分析的基本步骤点火波形分析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点火极性分析火花塞中心电极的点火极性与击穿电压值有关,点火系统要求当次级电压上升时中心电极为负极性,它的优点是中心电极发射的电子更有利于电极间隙的导通,使火花塞电极更容易产生火花放电。  相似文献   

3.
沈玮 《汽车与配件》2004,(10):32-33
在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压缩后的昆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燃烧室内装有火花塞。火花塞的功用是将点火线圈所产生的脉冲高压电引入燃烧室,并在其两个电极间产生电火花以点燃混合气。一般火花塞的电极多采用镍锰硅铬合金。作者以问答的方式介绍了电极采用贵金属(铂、铱合金)提高了起动性能、加速性能、怠速稳定性、尾气排放、燃油经济性、使用寿命等。  相似文献   

4.
火花塞是发动机点火的关键部件,其原理是利用高压尖端放电作用设计制造的,即火花塞在接通高压电路的瞬间,在保持一定间隙距离(约0.7mm~0.8mm)的两电极间产生的电火花,由火花塞中心电极向侧极电极跳闪,从而点燃发动机气缸内的压缩可燃气体。当点火线圈的次级高压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流经分电器、高压线送至火花塞的中央电极后,由于电压很高而火花塞的中央电极与侧极的间隙又相当小,因而高压电流就可以顺利击穿两电极间隙中的混合气,将可燃混合气点燃,启动发动机正常  相似文献   

5.
电装将于2010年1月6日上市节油型镍火花塞“Two Tops”。承接火花的接地电极采用外凸形状,该火花塞整体采用接地电极与中心电极外凸形状相对的双凸(Two Tops)结构。2个电极通过采用电装新开发的镍合金,在控制成本增加的同时,还将中心电极的直径缩小740%。因此,在提高点火性能、燃效及扭矩的同时,还可将CO2排放量削减0.8%(与该公司原产品相比)。  相似文献   

6.
新品推荐     
ACDelco Professional铂金火花塞独特设计的双铂金电极,点火效率强,表现优越,并保证使用寿命高达 16万公里。超群的燃烧效率,瞬间加速铱合金火花塞和一般的火花塞相比,铱金火花塞点火时的火焰迅速扩大,具有超群的燃烧效率,优良的放电特性及强  相似文献   

7.
智能双火花塞点火(i-DSI)系统是把传统的每缸由1个火花塞点火方式改为2个火花塞点火方式,且每个火花塞上都单独配置了1个点火线圈,每个点火线圈内都有1个独立的点火控制模块(ICM,与点火线圈制成一体,没有高压线),点火时刻由ECU(装手动变速器的车)或PCM(装自动变速器的车)通过ICM控制。这种点火系统优化了混合气的燃烧过程,并且工作可靠,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本文以广州本田飞度轿车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8.
常见故障的原因 火花塞电极烧蚀 ①电极蚀损。当火花塞严重腐蚀或电极老化时,会发生电极蚀损,应更换火花塞。②电极熔断。燃油牌号不对、点火过早引起爆震、发动机过热、早燃等,会使火花塞电极熔断,应更换火花塞。③电极熔化且绝缘体呈白色。这种现象表明燃烧室内温度过高。这可能是因燃烧室内积炭过多、造成气门间隙过小,引发的排气门过热、或冷却装置工作不良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火花塞(见图1)是利用高压尖端放电作用设计制造的,即火花塞在接通高压电路的瞬间,在保持一定距离(约0.7~0.8mm)的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即由火花塞中心电极向侧电极跳闪电火光,点燃发动机气缸内的压缩可燃气体。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发生烧机油故障后,火花塞常因产生了积炭和油污而不能跳火。火花塞绝缘体裙部积炭和油污,相当于在火花塞电极间并联了一个分路电阻,因为这个由积炭和油污组成的分路电阻的电阻值小于电极间隙的电阻值,所以在点火线圈的次级电压(即高压电)还未上升到火花塞电极间的跳火电压时,该分路电阻就导通了,故而出现火花塞不能跳火的“缺缸”故障。这既影响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又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对上述故障可采用吊火法应急。方法是:先拔下火花塞上的高压分线,再将高压分线用绝缘体固定在火花塞瓷体上,同时使火花塞端头与高压分线间留有5~7 mm间隙以吊火。这种吊火法就相当于在高压电路中串进了一个很大的电阻,要通过此间隙,就要有很高的击穿电压。当点火线圈的次级电压上升至可以同时击穿2个间隙的电压时,方可使火花塞电极间跳火,从而解决“缺缸”问题。 实践证明:当发动机工况较差、普遍烧机油时,对中央高压线用吊火法应急,效果较好。需指出的是,吊火法宜用于应急和临时采用,而不能长期采用。因为长期吊火将破坏点火系统各绝缘部件的性能,降低使用寿命,且如吊火不当或吊火时间一长,还特别易损坏点火电子组件和点火系统各高压绝缘部件。 因发动机烧机油而造成的火花塞不跳火故障的有效解决办法是维修发动机,以排除机油上窜(如活塞环与气缸密封不良)、下漏(如气门杆油封失效)的故障。若发动机尚不到维修时机,可改用热值较低的火花塞,以提高火花塞绝缘体裙部的工作温度,增强其抗油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明轩 《汽车与配件》2004,(16):20-22
火花塞是发动机点火系中的重要部件,它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引进发动机燃烧室内,在火花塞电极之间发生电火花,以便点燃混合气。图1表示火花塞的结构,图2表示火花塞的严苛工作要求。火花塞不仪在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日本售后市场上也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产值参阅本文“日本主要火花塞制造公司概况。”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06,(11):61-61
日本电装公司(DENSO)是世界排名第二大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DENSO火花塞一直是世界顶级火花塞的代名词,其0.4mm铱金火花塞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直径中心电极火花塞,代表着当今世界火花塞技术的最高水平。过去,由于种种原因DENSO摩托车火花塞产品一直没有正式进入中国。因此,国内消费者不太了解这个品牌。事实上,DENSO火花塞一直是F1和MOTOGP两大世界顶级赛事的产品提供商和赞助商。随着这两项赛事进入中国,大众已经认识了这个优秀的品牌。  相似文献   

13.
火花塞电极形状对击穿电压,点火性能和火花烧蚀有影响。缩减电极直径是一种降低击穿电压和改善发火性能的有效措施。铱具有高的熔点和在高温下的优良抗氧化性,是一种能耐火花烧蚀的较好的电极材料。将稀有金属氧化物扩散到铱中,能有效地改善耐火花烧蚀性能。  相似文献   

14.
波许公司的新型火花塞电极是一根只有ф0.3毫米的白金丝,直接与陶瓷烧结成塔状如图a所示。其锥形顶端能提高混合气与着火区的接近性。新型火花塞的特点是:1.更好地使发动机在冷态起动;2.消除不点火现象;3.使发动机在难以加速的情况下仍能获得充分功率。直径极端细小的波许白金电极可降低点火时所需的电压,因此在蓄电池电量不足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火花塞点火时等离子流生成机理及点火过程中电极结构对等离子流的影响,对传统火花塞、新型火花塞电极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改造实验,设计出串联双点火间隙电极结构等离子流火花塞及点火电路,该火花塞工作时2个间隙同时点火形成双火核,加速了火焰传播速度,点火能量增大,由于等离子流的吹动,电极积炭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6.
鹰眼 《摩托车》2012,(16):63-73
众所周知,火花塞是摩托车发动机点火系统中最终执行点火任务的重要零件,它的作用是将高压导线传来的高压跳过其设定的间隙,产生强烈的火花,点燃燃烧室的可燃混合气,其功能正常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动力。火花塞是由新型的高氧化铝陶瓷为绝缘  相似文献   

17.
实例一故障现象一辆本田CB125T型摩托车行驶无力。经检查,发动机机械部分和供油系统正常,而点火系统有故障。故障分析与排除本田CB125T型摩托车点火电路如图1。引起点火系统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点火线圈短路或绝缘性能不佳,导致火花塞电极间的电火花能量不足而火弱。 2. 火花塞瓷绝缘损坏或严重积炭,使火花塞漏电,导致加在火花塞中心电极和侧电极间的电压下降,使火花塞电极  相似文献   

18.
现以踏板车常见故障为例,浅谈踏板车故障检修经验与窍门,以供广大读者和摩托车爱好者参考. 1 发动机起动困难、不能起动 踏板车点火方式主要有:磁电机CDI点火、蓄电池电感式点火.车型不同,采用的点火方式也不同,通过火花塞放电、点火线圈高压线对地放电及放电强度,甚至对火花塞电极颜色分析判断即能确定故障所在. 1.1 点火电路异常 1.1.1 检查点火电路(以CDI点火为例) a)检查点火线圈高压线对地放电,若无电火花,说明点火电路故障.万用表置R× 10 Ω档,检测充电点火线圈电阻,电阻正常(330 ~ 650Ω).若电阻低于300Ω),说明充电点火线圈匝间短路,应更换充电点火线圈.  相似文献   

19.
本田飞度(HONDA FIT)乘用车,其发动机(四缸)采用电控多点顺序喷射系统,而点火系统采用了智能双火花塞直接点火系统。采用双火花塞直接点火的目的如下。  相似文献   

20.
火花塞是发动机点火系统中最终执行点火的重要零件,它由新型高氧化铝陶瓷为绝缘体,用特殊粉末将绝缘体和主金属连接在一起,其电极由直径1.5-2.0 mm的镍合金制成,具有优秀的耐久性。发动机工作条件非常苛刻,火花塞必须承受从常温至2000-2500℃反复的温度变化。由于绝缘体露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