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抗车辙剂可以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本文对比分析了不同抗车辙剂掺量对北京地区常用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C-13C(采用改性沥青)掺加0.2%抗车辙剂、AC-16C(采用改性沥青)掺加0.3%抗车辙剂、AC-20C掺加0.4%抗车辙剂和AC-25C掺加0.5%抗车辙剂,可分别满足北京市沥青路面抗车辙设计施工指导意见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可作为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沥青路面抗车辙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依托丹东至锡林浩特高速公路锡林郭勒盟段沥青混凝土工程,开展了SBS改性沥青AC-20C中掺加抗车辙剂的复合改性研究,分别采用0、0.2%、0.3%、0.4%四个掺量,进行AC-20C混合料的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低温弯曲试验,分析了抗车辙剂掺量对SBS改性沥青AC-20C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的影响,并确定了抗车辙剂的掺量。结果表明: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加,复合改性沥青AC-20C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显著提高,水稳定性略有提高,低温性能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试验结果及工程经济性,确定改性沥青AC-20C混合料中抗车辙剂适宜的掺量为0.25%。  相似文献   

3.
在论述抗车辙剂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抗车辙沥青混凝土基于GTM方法的材料设计;以动稳定度作为重点控制指标,同时结合造价考虑,通过性价比计算,确定最佳抗车辙剂用量为沥青用量的0.45%;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在相同级配及油石比下,0.45%掺量的AC-16C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能均优于AC-16C普通沥青混合料;结合实体工程,总结了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的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4.
掺加车辙王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万平  武和平  赵升 《公路工程》2009,34(2):127-130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掺加车辙王抗车辙剂的AC-20型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不同油石比、温度下掺加车辙王抗车辙剂的AC-20型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的变化.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掺加车辙王抗车辙剂可以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油石比、温度对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影响很大,在正常油石比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油石比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高温度下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显著降低.结果表明,车辙王抗车辙剂适合铺筑在交通量大、重载较多的路段.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沥青路面高温抗车辙能力,研究了自行开发的8种抗车辙剂对AC-13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及低温抗裂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8种抗车辙剂对AC-13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而低温性能影响不大;掺白色系抗车辙剂AC-13动稳定度至少可提高2.0倍,黑色系抗车辙剂AC-13的动稳定度提高不足1.2倍;考虑到性价比,推荐ARA-W94和ARA-B64两种抗车辙剂。  相似文献   

6.
抗车辙外掺剂在AC-20型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祥根 《公路》2008,(5):166-170
简述了车辙病害的形成机理和预防措施,分析了车辙王抗车辙剂的作用机理,比较了添加不同掺量车辙王抗车辙剂的AC-20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指标。发现了添加车辙王抗车辙剂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同时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通过铺筑试验段,表明只需适当延长拌和时间和提高施工温度,就可以保障掺车辙王抗车辙剂的AC-20中面层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西安某研究院研制生产的LD抗车辙剂为基础,研究了0、0.2%、0.4%、0.6%、0.8%五种不同掺量LD抗车辙剂的AC-16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性能以及疲劳性能。通过实验对比发现:掺加适量LD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其各项性能提高明显,尤其是疲劳性能比规范值要求提高80%,结果表明:LD抗车辙剂掺入量为沥青混合料的0.6%左右时,可有效提升AC-16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及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橡塑复合型抗车辙剂CaR—I、CaR—II型在不同掺量下AC-20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及水稳定性能进行了验证,分析了CaR抗车辙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掺加CaR抗车辙剂后不仅对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贡献明显,而且对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将WK-Ⅰ号抗车辙剂,掺加到AC-20沥青混合料中,结合料分别采用普通道路石油沥青及SBS改性沥青,研究不同结合料类型时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添加正中牌WK-Ⅰ号抗车辙剂后,无需提高沥青混合料生产及击实温度,即可大幅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且添加后WK-Ⅰ号抗车辙剂等量替代相应质量沥青结合料,而无需改变原混合料级配及油石比.5‰掺量时,普通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高达6 000次/mm以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则超过10 000次/mm.在显著改善AC-20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同时,WK-Ⅰ号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也有一定程度改善,同时对提高普通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将WK-I号抗车辙剂,掺加到AC-20沥青混合料中,结合料分别采用普通道路石油沥青及SBS改性沥青,研究不同结合料类型时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添加正中牌WK-I号抗车辙剂后,无需提高沥青混合料生产及击实温度,即可大幅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且添加后WK-I号抗车辙剂等量替代相应质量沥青结合料,而无需改变原混合料级配及油石比。5‰掺量时,普通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高达6 000次/mm以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则超过10 000次/mm。在显著改善AC-20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同时,WK-I号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也有一定程度改善,同时对提高普通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试验与数据分析,以AC-20C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影响,结果反映出,抗车辙剂掺量越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越好,但是低温抗裂性能越低。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沥青中面层的抗车辙能力,开展了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中掺加抗车辙剂(PR)的复合改性研究。通过室内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3种掺量(分别占沥青混凝土质量数的0.2%,0.4%,0.6%)抗车辙剂对SBS改性AC-20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的掺量。结果显示:与参照沥青混凝土(无抗车辙剂的SBS改性AC-20)相比,复合改性AC-20的高温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略有下降;综合复合改性AC-20的高、低温性能及工程经济性,确定抗车辙剂适宜的掺量为0.3%。  相似文献   

13.
掺加PR PLASTS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伍石生  徐希娟 《公路》2005,(1):156-159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掺加PR PLASTS抗车辙剂的AC-13I型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掺加PRPLASTS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特别是其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提高了27.56%。结果表明PRPLASTS抗车辙剂适合铺筑在大交通量、重载较多的路段以及夏季气温较高地区的高速公路上。  相似文献   

14.
对PR和RA两种添加剂不同掺量的AC-20C和SUP-20两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采用动稳定度、相对变形参数和综合稳定指数对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进行评价,且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及统计学检验方法对车辙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歇尔特征值中的马歇尔稳定度和马歇尔模数是影响车辙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在PR或RA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级配由AC-20C转变为SUP-20时,对车辙试验结果影响较小.改性剂PR或RA对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显著有效,且PR对混合料的改性性能优于RA.  相似文献   

15.
为减缓高温地区沥青路面车辙病害,文中研究提出向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石棉纤维的方法。对不同掺量,包括0.2%、0.3%、0.4%和0.5%掺量的石棉纤维沥青混合料和AC-13沥青混合料,进行热阻性能试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研究石棉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合料热阻性能、高温性能、水稳性能及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棉纤维能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热阻性能,试件最大温差较AC-13混合料低4.3℃;同时,石棉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和低温抗变形能力,改善了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最后综合考虑对沥青混合料热阻性能及路用性能的影响,推荐采用石棉纤维的剂量为0.4%。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抗车辙剂对AC-20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效果,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0.2%抗车辙剂、SBS改性沥青+0.2%抗车辙剂四种AC-20型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抗车辙剂能有效提高AC-20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与水稳定性,且与SBS改性沥青一起使用时,以上各项路用性能均达到最佳。与SBS改性沥青相比,抗车辙剂对AC-20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和水稳定性改善效果更明显,而SBS改性沥青对AC-20型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复合改性剂的掺入对改性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的影响,以70~#石油沥青作为基质沥青、蓖麻油植物沥青和岩沥青为改性剂,制备了复合改性剂掺量为0~60%的生物沥青-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了级配为AC-20C的沥青混合料,采用车辙试验、Marshall稳定度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小梁低温弯曲试验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掺量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Marshall试验稳定度、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以及弯曲试验破坏应变。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剂掺量不超过最不利掺量时,其掺入将会降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随着复合改性剂掺量的继续增加,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逐渐得到提高;掺入复合改性剂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迅速下降,采用1%消石灰代替部分矿粉后,水稳定性得到明显增强,复合改性剂掺量超过25%时,符合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水稳定性的规定;复合改性剂的掺量在最佳掺量范围内,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得到改善,反之,复合改性剂的掺入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产生不利影响,掺量不超过40%时满足冬温区的相应技术要求;路用沥青混合料推荐的复合改性剂掺量范围为25%~40%。  相似文献   

18.
以AC-16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抗车辙剂用量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随着抗车辙剂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线性回归公式为y=1 657.2x+1 029.4,且相关系数R2大于0.98,相关性较好;随着抗车辙剂用量的不断增加,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弯曲应变同样呈线性增加,线性回归公式为y=94.714x+1 875,相关系数R2也大于0.98,相关性较好;抗车辙剂的添加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与高温、低温的影响不同,残留稳定度及冻融劈裂强度比并不是随着抗车辙剂的掺加而不断增大,而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均在抗车辙剂用量为3‰时达到峰值,建议抗车辙剂用量不超过3‰。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不同掺量、不同类型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改性效果的影响,分别对掺入PR和RA抗车辙剂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基质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掺加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和劈裂强度明显增强,抗疲劳性能的改善并不明显,大部分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和自愈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20.
为减少沥青路面病害的形成,延长其使用年限及服务水平,引入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理念,从矿料级配、含水率、试验温度、养生周期、高模量剂种类及掺量等方面对高模量沥青路面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及抗水损害性能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料级配相同时,高模量剂种类及掺量对混合料油石比的影响较小;相同条件下,AC-20C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较好,AC-13C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及水稳定性能较好;RA高模量剂对2种混合料高温及水稳定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优,PR.M高模量剂对2种混合料低温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