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公路安全性评价标准对某现有高速公路运营阶段安全性进行评价与分析,通过计算运行速度和现场实测运行速度对其进行安全性检验,同时引入交通事故调查分析安全评价法鉴别事故黑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道路安全改造措施,保证车辆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公路安全性评价及保障技术研究课题,并于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立项研究,目的是在设计阶段或公路项目实施前,通过研究安全性评价技术,提前发现、指导、修正公路几何线形设计中存在的影响运营安全的问题,为使用者设计安全的公路;并对于已建成的公路,识别事故黑点,预实施必要的安全保障工程。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广河高速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路线设计部分的实例,结合国外道路安全审计研究成果和国内《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对高速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分析。分析涉及国外安全审计现状、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与国外安全审计的区别、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的定义、阶段划分和评价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在国内高速公路项目设计阶段安全性评价流程和评价指标体系清单,并达到安全评价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公路安保工程,是指对公路上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路段,特别是国省干线公路上的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路侧险要等路段,采用交通工程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最大程度地减小公路交通事故伤害,降低事故死亡率,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以提高公路行车安全性的专项工程。文章通过介绍2004年以来贵州六盘水地区国省干线上公路安保工程实施情况,总结实施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在山区公路上实施安保工程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针对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之一的银武线陕西境凤翔路口至永寿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进行安全性评价。根据《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提出的评价内容,结合项目实际,采用运行车速对本项目进行了总体评价。并对路线、路基路面、桥梁、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进行了安全性检验。特别对影响该项目运营安全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相应评价结论提出了提高安全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平原区低等级公路特点、交通特性分析,结合平原区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特性以及事故发生成因分析,从交通安全保障工程措施和安全辅助措施两方面出发,通过对平原区低等级公路3种主要安全隐患类型的研究,给出平原区低等级公路安全解决对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某平原区低等级公路,提出进行安全改善建议措施和优化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采用运行速度评价公路行车安全性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春晖  杜博英 《公路》2005,(8):102-105
通过简介国外的道路安全性评价工作,阐述运行速度在道路安全性评价中的作用。结合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对路侧净空区车速、桥梁与隧道接头处车速、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处车速进行分析,揭示了公路上运行车速和道路组成各部分各项指标的内在联系,提出一系列道路安全评价指标和方法,为道路安全评价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手段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公路建设中安全保障问题日益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多采用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改线等单一措施降低营运期间的公路交通事故率,但所需时间长,在造成很多人员和财产损失之后才得以逐步解决。我国于2004年9月1日交通部发布《关于发布<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公告》,标志我国公路安全性评价工作正式启动。本文以云南省蒙自至新街高速公路为依托,运用现有安全性评价手段,分析公路设计中的各项缺陷和现存问题,并提出安全性评价保障对策,力图在公路正式营运之前有效弥补设计缺陷,减少通车之后的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9.
我国双车道等级公路路侧事故规律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了解路侧事故规律的特点,作者利用2004年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之《公路路侧安全等级评估及防护方法研究》课题所采集的数据,从宏观统计分析的角度,对低等级双车道公路(二级、三级和四级)的路侧事故规律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的角度包括路侧事故数比重、天气条件、车型、事故形态、翻车事故、驶出方向、道路线形、事故黑点等多个方面,以期能够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路侧安全整治工程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公路安全防护措施是保障公路正常运营的关键,通过分析交通事故发生情况和风险来源,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减少损失。文中以广州市番禺区境内G325中番禺和顺德连接段为研究对象,通过排查现有防护措施的状况,结合路段特点和风险因素,提出并实施专项安全防护处治方案,消除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某二级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为研究对象,应用道路风险评估技术评估路段现状的风险分布,研究和判别高风险因素,综合考虑公路功能和安全需求,以提升交通服务水平,提高行车安全性为目标,对高风险路段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再次应用风险评估技术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发现应用风险评估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公路高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公路护栏的安全性评价不应局限于设计阶段的实车足尺碰撞试验,还应评价其在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下的安全性能表现。为了解决我国公路运营期护栏安全性评价仅停留在"设计符合性检查"层面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道路交通条件及相关交通事故对公路运营期护栏安全性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公路线形、交通特性、车辆碰撞能量及碰撞护栏事故的评价方法。通过在济青高速双层双波护栏上进行应用,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公路运营期护栏安全性评价方法的提出对于完善护栏安全性评价体系,提高公路护栏安全防护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交通安全问题是交通的三大难题之一。中国为建设交通强国,提出“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和安全转变”的号召,完善公路安全性评价规范是提高交通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该文首先介绍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道路安全性评价规范的颁布背景,然后对比3个国家在公路安全性评价流程、评价指标及内容等方面的不同,最后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在公路安全性评价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揭示中国现行规范的不足,可为改善公路安全性评价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川西高寒高海拔山区某高速公路为例,基于《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运行速度预测与协调性评价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成熟结论和新研究成果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并融合多年设计经验与新设计理念,全面、客观、有效的对该公路施工图设计进行安全性评价,提出针对行车安全的路线优化方案、安全改善方法和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艳辉  张晗  张可  张晨琛 《公路》2011,(10):145-150
在对各类道路安全设施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地构建了道路安全设施系统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考虑到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效果难以直接表征的特点,基于交通安全设施评价值,综合考虑评价路段的事故数和交通违法数,得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效果综合评价值.最后,根据综合评价信的效果显著程度确定道...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公路线形、交通特性、车辆碰撞能量及碰撞护栏事故的公路运营期护栏安全性评价方法是国内首个公路运营期护栏安全性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有具体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但评价方法中评价要素的获取方法、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多条高速公路交通特性信息采集及护栏评价调查经验,总结出公路运营期护栏安全性评价方法中评价要素获取的具体调查方法、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以增强该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起到指导公路运营期护栏安全性评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S343霍陈路一级公路改造工程安全设施设计的考虑,分析双向二车道改为双向四车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点及多种道路断面情况衔接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受制于道路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从安全设施设计的角度提出主动引导、被动防护的安全防护方案,最大程度地消除事故黑点和降低交通事故率。  相似文献   

18.
干线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公路安全评价是用于鉴别事故隐患、减轻事故严重程度的有效办法.在分析道路交通系统特征和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干线公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干线公路安全评价方法理论模型.通过对河北省干线公路安全性评价项目的实际分析,证明该评价方法合理并可靠.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21,66(7):184-190
超长下坡与隧道群路段的安全保障研究,对公路交通安全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作用。总结归纳了在连续下坡与隧道群路段的事故特征中,驾驶人及车辆、车速、道路条件、气候、光照几个影响因素的特点。根据事故安全影响因素和驾驶模拟实验的结论,提取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级,采用模糊评价方法,选择设计指标安全条件、驾驶仿真实验驾驶表现、主观危险判断等3个指标建立超长下坡和隧道群路段的安全评价体系。同时,分别从几何线形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和运营管理的角度,对长下坡和隧道群路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对公路超长下坡与隧道群路段的交通安全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港口作为一个客货流基地、客货流枢纽及客货流节点,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一般是多条道路的起点或终点,同时它又是大宗货物和客流的集散中心,与之关联的港区内外道路的交通特性有别于一般公路和城市道路,港区道路车辆的特殊性也对港区行车安全提高了要求,因此在港区道路、交通附属设施设计以及交通管理措施上要结合港区特性,提高道路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