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车乘务员职业性黑皮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性皮肤病在职业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皮肤黑变病在职业性皮肤病中为一主要疾病.多发于石油加工和橡胶加工行业、在铁路运输行业发生较少.而机车乘务员发生职业性黑皮病未见报道.现将牡丹江机务段一例机车乘务员职业性黑皮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职业性因素引起的皮肤及皮肤附属器的急、慢性病变。我院从1976年至1982年收治职业性皮肤病62例,现临床分析如下: 一、观察对象 1.年龄与性别:男51例,女11例。年龄21~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岁。 2.病程:1年以內者14例,1~5年42例,6~10年6例。  相似文献   

3.
癌研究任务之一就是制定出有关癌症实质的基础知识。就这方面而言,毒理学有它突出的意义。本文就致癌物质(致癌药物略)阐述如下: 职业性癌: 化学物质作为癌发生的原因,从历史的角度看可从三个方面来谈。首先,也是最惨的例子就是所谓的职业性癌。英国外科医生早在两世纪前就指出,某种作业癌的发癌率是很高的。初次的观察是在烟囱清洁工,矿工和染料工业工人中进行的。前两者职业工人经常接触煤烟和煤焦油,后者经常接触的是某些染料,他们在很高的程度上患的是皮肤癌、乳头状癌和膀胱癌。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煤烟和煤焦油中的某些物质(如3-4苯并芘)和染料工  相似文献   

4.
职业性癌     
现代医学科学的进展,揭示了环境致癌因素正在与日俱增,因此必须提出相应的予防措施。环境原因引起的癌症,它的原型就是职业性癌。职业性癌是由于在非偶然性的职业活动(作为非偶然性的工作环境的一部分)期间接触特殊的化学、物理和生物致癌因素所引起的,没有这些致癌因素的参与,这些癌症就不会发展。因此,在发生上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某些非特异性损伤后所致的创伤癌”不同。暴露在某种已知的职业性致癌因素下的工人,如给予足够的暴露条件,则我们可以对他们发生肿瘤的频数、部位、类型、作出十分确切的予言。癌变过程局部所出现的某些特殊症状(对某些职业性致癌因素来说,如有意义的暴露白斑)常先于或伴随着癌症出现。  相似文献   

5.
在职业性肿瘤中皮肤癌较为常见。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学物质的使用与日俱增,与各种有害因素接触的工人数势必增加,因而了解职业性皮肤癌对防治有着重要意义。致癌因素一、紫外线 1.太阳辐射:1896年Unna首先观察到水手皮肤改变,发现过度太阳照射可导致皮肤癌。以后,动物实验证实太阳辐射皮肤癌是阳光中紫外线  相似文献   

6.
为研制职业性慢性镉中毒诊断指标,我们在1973、1979、1981年对某厂镉作业工人健康情况进行动态观察的基础上,1982年又对某锌品厂钢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茲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铬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应用比较广泛,铁路系统机械修配、配件等厂段中的电镀工人,接触铬更为频繁。铬中毒是电镀工人常见的一种职业病。此类作业环境中氰化物、强酸、强碱等化学毒物,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危害。为了解电镀作业工人职业性危害情况,笔者于1977年对成都铁路局管内电镀作业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并同时对电务、通讯等电源室的充电作业作了类似的卫生学调查研究,以探讨铬、氰化物及酸雾等毒物综合作用的规律,为预防电镀作业职业性危害提供科学依据。一、对象 (一)对成都局管内电镀作业较集中的5个厂段作车间空气中铬、氰化物、硫酸、盐酸浓度测定,对42名电镀作业工人临床体检。  相似文献   

8.
手把电焊作业,在工业、变通、基本建设等部门中广泛应用。它不仅涉及面广,在有毒有害作业工种中占的比重较大,而且生产环境易为氧化铁、氧化锰、氟化物、氧化氮、一氧化碳与臭氧所污染,使工人受到粉尘与多种毒物的综合危害,因此,消除手把电焊工人的职业性毒害,有着重要意义。齐齐哈尔铁路局广大工人、技术人员,在党的领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立更生,不断改善电焊作业劳动条件通过长期实践,积累不少经验,研制  相似文献   

9.
一、预防职业性癌的国际讨论会 1981年4月21~24日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召开预防职业性癌的国际讨论会。该讨论会是由芬兰赫尔辛基职业卫生研究所提出,得到国际劳工组织(IL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办事处(ICAO)支持,并以三个组织的名义召开的。在这次讨论会上,职业病临床、卫生学、毒理学、流行病学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卫生统计工作者将广泛的交换意见和交流预防职业性癌的经验。根据目前工人接触某些物理性或化学性物质而致癌已成为一种严重的职业性疾病,但到目前为止,就所发现的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其危害范围仍没完全搞清楚的实际,本讨论会上将进行四个方面的讨论,共报告14篇论文:目前职业性癌的概况方面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两组职业性接触铅的男性工人进行了研究,第一组由31名接触空气中高浓度铅的工人组成,第二组33名工人接触低浓度铅,并对没有接触过铅的10名对照人员,也作了血铅和发铅浓度的调查,年龄均在21~55岁。血铅和发铅浓度,用电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每个接触者采集5根包括根部的头发样品,  相似文献   

11.
车辆挂瓦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作业方法是完全手工操作笨重的体力劳动。给工人带来了很多的职业性危害,威胁着工人的身体健康。党和国家历来非常关心对从事有害身体健康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廿余年来对挂瓦作业的劳动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尽管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进行干扰和破坏,但大连北车辆段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路局、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他们非常重视挂瓦作业的劳动条件改善,不断的组织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对挂瓦作业的工艺流程向机械化、半自动化、以  相似文献   

12.
60名铅作业工人进行血清精氨酸酶活性、尿胰舒血管素活性等指标的测定。另外检查了10名无职业性铅接触者作为对照。测得的ALAD和精氨酸酶结果按血铅浓度分为两组,如表1。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对5名从事汽油加四乙基铅,14名铁路油槽车和7名油船装油工人的研究,其工作场所四乙基铅8小时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0.480,0.016和0.009mg/m~3,发现接触空气四乙基铅高、低浓度的工人其尿中都有Et_2pb~( 2),其排出量与空气中四乙基铅浓度间有显著的相关(r=0.70),说明Et_2b~( 2)可以为职业性接触四乙基铅的一种特异性的指标。接触不同空气四乙基铅浓度的工人的尿中Et_2pb~( 2)/总铅量间比率是不同的,从而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了解接触混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法对吉林某地35名混苯接触组和20名对照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结果 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最高23‰、最低6‰(P <0.01).结论 职业性混苯接触可使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细胞培养法是一种简便、易于掌握和应用,结果重复性好,适合于基层单位使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锰铁是冶炼各种优质钢的重要材料,高炉冶炼锰铁在我国发展很快。因此,保护锰铁冶炼工人身体健康,防治锰中毒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六四年以来,在厂党委的领导重视下,我们对锰铁冶炼劳动卫生及锰铁冶炼作业的锰中毒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将我们对锰铁冶炼职业性锰中毒的认识作点滴汇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研究职业性接触苯乙烯三个工作日的十名男工血液苯乙烯和苯乙烯代谢产物的状况。用气相色谱测定空气中苯乙烯浓度、血中苯乙烯、7.8氧化苯乙烯,苯乙烯乙二醇含量。计算工人的苯乙烯摄入量、探讨空气苯乙烯浓度与其代谢产物的关系。结果:工人呼吸带空气苯乙烯浓度平均为99mg/m~3(3~371mg/m~3)。接触苯乙烯1小时  相似文献   

17.
铅在工业上用途颇广,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新品种、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生产、但用和接触铅的作业在不断地增加,职业性铅中毒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在我局铁路系统,铅作业工人数占接触有毒、有害工种人数的第二位、仅次于矽尘作业。因此,为了保护铅作业工人的健康促进铁路运输生产,我们曾对管内铅作业人数较为集中的五个单位进行了卫生学调查,现将结果初步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 铅作业工人集中的印刷厂,机务段和车辆段等五个单位,对车间空气铅浓度的测定及198名铅作业工人进行体验。  相似文献   

18.
生产性粉尘主要职业性危害是尘肺和慢性粉尘性支气管炎。前者人们甚为重视,后者人们对其认识还很不够。Воронцова指出,慢性粉尘性支气管炎往往比尘肺严重,它在职业性尘源性疾病中有重要意义。粉尘性支气管炎发病率,国内无统计资料,Монаенкова报告为0.8~20%。  相似文献   

19.
职业性哮喘     
职业性哮喘是职业致敏原引起的肺部阻塞性疾病,以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等呼吸道阻塞症状为主,可以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随着工业的发展,变应致敏原不断增多,许多国家职业性哮喘已成为常见的职业病。芬兰和英国已把它列为法定职业病。英国公布下列7类物质为  相似文献   

20.
我区大多数工厂均有油漆作业点、油漆工人数相当多。以往对油漆工进行职业性体检时,均以苯接触作业对待,主要检查有否苯中毒。由于劳动保护工作的加强,对苯的毒性有较充分的认识以及苯的来源短缺等原因,各种油漆所用的有机溶剂及稀薄剂已有了很大变化,总的趋势是苯的含量逐步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