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输油管网系统中水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管道中水击产生的原因及危害,通过对管网水击的一维数值进行分析,采用特征线法对管道水击压力分布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对模拟管道的计算,提出了水击的抑制措施和长距离输送管道的具体措施,确保正常供油压力下各水击的叠加不会影响和危害系统设备,确保输油管网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2.
成品油管道水击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距离成品油管道在密闭输送过程中,出现非正常停泵、误关阀门及混油界面经过泵等均会引起水击现象发生。水击波沿管道传播,极易导致管道局部超压而造成破裂、损坏设备等危害,故水击保护成为成品油管道密闭输送关键性的工艺技术之一。鉴于格拉管道落差大、管道的水力工况多种多样等特点,改造后在全线水击保护控制方面采取了调节阀调节、泄压保护、紧急停泵3种主要保护措施保证管道事故工况时的安全。对两类泵站的事故工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3种保护措施在非正常停泵、意外关阀等事故工况中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长距离输油管道运行中,防止水击发生是管道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通过分析长输管道水击的形成过程、原理、特点及其危害,提出了水击波拦截、自动泄压保护、自动调节保护、顺序停泵保护及加强管道水击防护等方法,可有效防止水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长距离成品油管道在密闭输送过程中,出现非正常停泵、误关阀门及混油界面经过泵等均会引起水击现象发生。水击波沿管道传播,极易导致管道局部超压而造成管道破裂、损坏设备等,故水击保护成为成品油管道密闭输送关键性的工艺技术之一。金嘉湖成品油管道在全线水击保护控制方面采用了进出站压力调节系统、分输站分油流量调节系统、出站压力超高泄放系统、进站低压泄放保护系统、进出站压力超限停泵联锁保护系统来保证管道事故工况时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航煤过滤设备性能测试时,需快速关闭被测过滤设备下游出口阀门。该过程容易诱发系统水击,引起管道系统动态响应,对设备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文中基于AutoPipe软件采用瞬态分析与时程分析法计算水击荷载对管道系统的影响及其控制技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击工况作用下,一次压力波传递过程中在连续多个弯头处叠加,瞬态压力波动幅度增大;随响应时间增加,频率与幅值降低;水击作用下管道弯头及支管与主管交汇处,动态位移显著,应力集中过大;延长阀门关闭时间,瞬态压力波动幅值显著降低,水击荷载减小。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长输管线末段管道储存天然气系统。介绍了长输管线末段管道储存天然气的两种方法,阐明了长输管线末段管道的工况特点,给出了末段管道在输气的情况下储气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条件,设计了长输管线末段管道储存天然气与原有相结合的计算程序。根据长输管线的供气方式采用末段管道储存天然气更加经济合理,对工程施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管道运行中产生的杂质情况,对杂质的形成、种类及成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青济邯成品油管道杂质对输油泵、过滤器、管线、阀门、交接计量以及油品质量等多个方面的危害。针对管道杂质的危害,提出了管道清管、改进过滤器结构、调整输油设备维护周期以及实施内防腐等对策,大幅度提高了成品油管道运行输量和成品油管道的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青藏铁路时,在开心岭处的铁路路基压住了格拉管道,而且该处的2个承重台的基槽开挖危及格拉管道的安全。上级决定让管线输油部队2周内完成改线任务,在保证管线输油安全的情况下为青藏铁路建设提供所需的施工条件。管线输油部队用5天完成了改线任务,积累了在役管线改造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地铁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地下管线近接的问题,尤其是燃气管道,极大地影响了地铁暗挖隧道的施工安全和施工工期。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土建2222标安-侨区间施工中,隧道下穿次高压燃气管道时采取了"水平旋喷桩+深孔帷幕注浆地层加固及管线悬吊"的综合保护方案,有效地控制了燃气管的沉降,确保了隧道施工中燃气管道的安全。文章论述了保护方案的比较与实施以及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长呼原油管道的安全运行,在管道设计时使用Safety Manager系统,其工作方式是2个CPU同时运行,无主备之分;当管道存在水击触发条件后,SM通讯给其他站,并开始计时,达到触发时间,本站设备动作;在水击执行过程,可人工干预,点击"水击综合复位",终止程序的执行;触发水击保护的条件主要有站关闭、失电、甩泵、站触发ESD等。通过该系统的投入使用,减小了调控操作人员的操作压力,有效保护管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