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测绘业已基本实现由传统模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地理信息是一种以采集、贮存、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空间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电力、水利、农林、国土资源、环境保护、金融、电信、地质、矿产、城市建设、教育、人口、海洋以及军事等几十个领域.  相似文献   

2.
肖素英 《船艇》2014,(4):76-81
自2007年以来,“游艇”、“游艇生活”等名词逐渐走进中国人的视野,沿海地区纷纷将游艇休闲和旅游列入当地的发展战略,各类与游艇有关的项目如滨海地产、游艇俱乐部、游艇工业园、游艇展等在青岛、大连、舟山、绍兴、上海、深圳、厦门、三亚、南沙、香港、澳门等沿海城市兴起,青岛、淀山湖、彭湖、金鸡湖、三亚亚龙湾、深圳大亚湾、环海南岛等地也展开千帆竞技。  相似文献   

3.
战前双方海军实力 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海军主要是旧式的水师,包含“八旗”与“绿营”两个系统:八旗水师辖黑龙江、齐齐哈尔、墨尔根、吉林、旅顺口、天津、京口、乍浦、广州、福州十个营,总兵力仅约一万人:绿营水师则辖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六个外海水师及内陆的江南(长江)、浙江(钱塘江)、广东(珠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等八个内河水师,实力远超过八旗。各水师营都中当地的总督巡抚管辖,所以说清朝在鸦片战争前并无全国性的海军组织。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港口货物吞吐量发展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长三角港口群的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江阴、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等16个城市,大陆海岸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山崩地陷,举国震动。宁夏、青海、甘肃、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云南、湖南、湖北、上海、重庆等省市均有震感。顷刻间,地震重灾区的交通、通信、电力、煤气等基础设施遭受重创甚至崩溃,数十万计的地震受灾区域的人民需要及时抢救。  相似文献   

6.
《船舶工程》2012,34(3):108
2012年5月23-2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船舶工业博览会”暨2012“中国国际海洋工程技术装备展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展会共展出面积24000平米,参展企业总数达到617家:国际展商方面,共吸引了来自荷兰、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丹麦、奥地利、马来西亚、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瑞士、瑞典、芬兰、巴西、意大利、香港、台湾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的67家企业参加,占到了总展商数的11%.  相似文献   

7.
<正>据国家发改委2013年3月26日出台的《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二五"期间我国需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分别为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秦皇岛、唐山、青岛、济南、上海、南京、连云港、徐州、合肥、杭州、宁波、福州、厦门、广州、深圳、湛  相似文献   

8.
7月9日~11日,第十二届全内河船舶与航运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中造船工程学会与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武汉、江西、福建、重庆、广东、广西、云南、深圳等十五个省(区)、市造船工程学会共同主办。中造船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宪东主持此次会议,来自造船界、水运界、相关高校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会。会议旨在探讨内河船舶与航运的技术和政策,推动绿色环保和船型标准化工作,促进内河绿色造船与安全航运的发展,努力打造"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时代,我们对信息的依赖已越来越大,可以说,没有信息的支持,我们几乎不能生存和发展。信息已成为不亚于物质、能量的一种重要资源,在一定意义上,当今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是拥有信息的数量与质量间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对自身拥有的信息加以妥善保护。然而,由于人员(疏忽、跳槽、破坏)、竞争对手(商业间谍、收买、盗窃、网络攻击)、设备故障、系统缺陷和灾害(爆炸、雷击、火灾、地震)等原因,信息资产可能会在瞬间被毁灭、消失、损坏、盗窃、贬值、转移,从而给我们带来致命的打击。由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人员流动的频繁,  相似文献   

10.
庄辑 《珠江水运》2008,(6):59-59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30多个国家,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到过澳大利亚。这些记载都代表了中国的航海探险的高峰,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80几年。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  相似文献   

11.
注浆减摩技术在顶管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建设实例,论述顶管施工中注浆减摩的原理,介绍注浆减摩的工艺和措施、注浆材料的选择、孔的布置、泵的选用、注浆压力的大小等,指出注浆减摩技术在长距离顶管施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邹开明  熊智 《水运工程》2024,(6):177-183
针对高水头船闸利用部分原水工结构进行改建的技术难题,以沅水洪江船闸为例,采取模型试验、枢纽大坝安全综合评估、船闸总体布置优化、老船闸加固改造和输水系统改造等技术创新措施,尽量避免对枢纽发电、大坝安全及防洪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从引航道布置、通航条件、导流建筑物和原船闸结构影响等方面对3个改造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确定船闸扩建改造推荐方案,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杨宝龙  华斌 《船电技术》2010,30(1):51-53
文章介绍了以NXP的ARM7 TDMI内核控制器为核心的嵌入式通讯平台的设计,包括CAN、工业以太网、USB、RS232、RS485、UART、无线等目前流行的各种通讯方式的设计以及液晶显示、触摸屏、按键的硬件设计,给出了比较完整的方案设计和硬件连接,同时对于所采用的操作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从河床演变观点评荆江碾子湾河道的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下荆江河段的碾子湾河道长度只有28km,分布着严重碍航的碾子湾浅滩,藕池口浅滩,石首锐弯与被泥沙沉积的石首港。1980年以来碾子湾河道发生严重的侵蚀与沉积。1995年2月至3月因碾子湾浅滩严重沉积使航道恶化,断航达29天,约500多艘江轮与6万多名旅客相继滞留在碾子湾河道上,在长江中游近代航运史上实属罕见。本文从近40多年来碾子湾的河床演变和鱼尾洲护岸工程角度评述碾子湾道与石首港恶化的原因,这  相似文献   

15.
从裂缝的位置、形状等变形特征人手,研究裂缝的发展及其类别,分析了裂缝与滑坡的成因,探究了两者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地质、降水及引水隧道自身、地表下沉牵引等因素是裂缝产生的原因;青峰断裂的影响、复杂的地形、工程地质条件、引水渠道的渗流,以及持续强降雨等因素是滑坡产生的主要因素,裂缝的类型和发展是影响滑坡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地质条件下临近河流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及河流存在对建筑物地震反应的影响,分别采用三种适合于软弱场地、中软场地、中硬场地的地震波,对三种场地土、河流与建筑物构成的相互作用体系进行时域内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建筑物靠近河流时,体系顶层总位移明显增大,且软弱场地时基础平动与摆动引起的水平位移成分的幅度明显大于中软、中硬场地;场地土越软,基础转动引起的摆动分量和平动分量在体系顶层总加速度中所占比重越大,而结构顶层弹性变形加速度分量则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7.
金锋 《水运工程》2021,(2):89-92
针对升船机运行可靠性问题,以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驱动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可靠性理论,在统计驱动系统运行维护数据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停机故障次数和故障检修停航时间对运行可靠性的影响,计算得出驱动系统及其部件的运行可靠度,提出提高驱动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建议:应高度重视驱动齿轮托架机构、电气传动设备、传感检测装置等机电设备的维护检修和优化完善,充分考虑设备检修的便利性;基于停机故障次数和故障检修停航时间的运行可靠度计算分析方法,能准确反映升船机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了LiOH吸收剂的成型工艺研究。根据原料的特殊性质,对比分析了各种成型方法,通过对压制工艺、成型压力、成型粒度、烘干工艺等项的实验研究,最终确定了成型设备、成型压力、成型粒度、升温速度、干燥温度等关键参数,制备出比表面积大、吸收能力强的LiOH吸收剂药粒。  相似文献   

19.
闫伟  缑海健  陆苗 《水运工程》2019,(S1):12-15
港口系统设备一般外型尺寸和质量较大,多采用截面积较大的起重机钢轨作为行走轨道。根据港口系统设备使用特点和工程施工现场条件,结合码头和堆场结构,借鉴轻轨和重轨的无缝连接技术,对各种焊接工艺进行比较,分析钢轨的材料组成和焊接过程内部组织变化,推荐一种保证设备使用安全和操作人员舒适度、连接质量稳定、便于维护、操作简便、满足港口系统设备钢轨安装现场要求的连接方法和工艺,有助于实现工期目标,可推广应用于矿山、港口、电厂、码头及堆场等大质量机车或起重设备的钢轨连接。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治理思路、对策及初步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传金 《水运工程》2012,(10):11-17
全面阐述"十五"以来荆江河段治理基本情况,总结了该河段航道治理主要特点、初步成效与基本经验,并为下阶段系统治理提出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远近结合、动态管理,有攻有守、攻守兼备以及提高整治建筑物耐久性并建立大荆江治理协调机制"等思路、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