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瑞士.把最高车速降到30公里/小时的措施在局部地区实施的效果更优于在大范围区域内实施的效果,尤其是在居住区的干道和辅助干道上实施这一措施的效果更好。这些30公里/小时限速区(以下简称“30公艰限速区”)只在面积不大于1平方公里且没有主干道路的区域内设立。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绿闪信号作用下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基于进口道机动车微观行驶特性开展了两难区研究.在绘制机动车停车及通过行为曲线的基础上,获取了两难区的临界位置,界定了两难区的分布范围,求解了机动车陷入两难区的概率,剖析了道路限速及绿闪时长与两难区分布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表明,在道路限速为50 km/h 的情况下,两难区分布在离停止线48 m左右的位置;现有2.56 s 的绿闪时长能够保证机动车不会陷入两难区的最大行驶速度为56 km/h.两难区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合理设计绿闪时长和道路限速,从而消除两难区的负面影响,为交通控制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前,由于缺乏合适的数学模型或确定标准,限速值确定成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限速值确定方法的研究,适应当前交通安全管理的需求,对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标志限速管理作为道路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挖掘道路资源、保障道路通行的安全高效性,道路限速取值不应拘泥于各类道路一般的经验限速或设计限速取值范围。首先,根据道路线形、周围环境等将道路划分为不同的限速区段,以自由流的速度作为研究基础;其次,为保持特殊路段与非特殊路段的协调性,兼顾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及心理因素和周围环境情况,对自由流速度进行修正,完成对新建城市道路的85%位车速预测,以此速度作为道路限速的重要参照标准;最后,基于此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限速取值计算的方法,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嘉兴市三环南路的实际运行中,验证了这一限速方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柏林属于德国甚至欧洲最有发展生机的城市之一,柏林的重新统一给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东西两部份城区带来了一个建设高潮。柏林占地889平方公里.南北长38公里,东西宽45公里,人口350万,国民生产总值1410亿马克,市政开支为430亿马克。柏林拥有140万辆机动车(主要是小汽车),道路总长5200公里(其中3/4限速30公里).拥有800公里长的自行车专用道(主要铺筑在人行道上)。  相似文献   

6.
浅谈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路是指可供汽车在县、乡和行政村间行驶的道路。据统计,经过50多年建设,我国现有的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127.7万km,与1952年相比为10.2倍,但在全国仍有184个乡镇、5.4万多个行政村不通公路;在全国104.3万km的非水泥、沥青路面公路中,农村公路就有92.3万km,占  相似文献   

7.
上海是一个拥有19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确定把上海建成经济、金融、贸易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给上海的道路运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围绕交通部培育和建设“统一、开放、健康、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的要求,上海道路运输行业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不断进取,努力实现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从供需平衡型向服务效益型的经济转变方式,提高上海道路货运技术能级,为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四个中心”作贡献。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当今世界拥有最先进综合交通系统的国家之一,该国的道路网已超过了100万公里。 到2002年末,日本高等级公路达到8626km,高速公路达到7278km,一般公路120万公里左右,包括一般国道约5.4万公里、都道府县道约13万公里、市町村道约97万公里。公路及高速公路管理的法规十分健全,主要包括《道路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社区中广泛采用的限速装置(减速带)具有诸多问题,而限速坡在限速效果、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可见性、交通噪声等方面较减速带好,就整体效果来讲,采用限速坡作为我国社区的道路限速装置,更有助于社区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半幅封闭施工区限速标志效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试验与统计分析,研究了高速公路半幅封闭施工作业区交通标志尤其是限速标志的警示效能,提出了分阶限速方案和交通标志效能试验方案,选择典型路段开展了既有交通标志效能试验、限速标志位置试验、分阶限速效能试验和优化后交通标志效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既有交通标志尤其是限速标志效能不足,试验路段客货车经过限速标志后车速远高于限速值,且速度降低幅度很小。通过分阶限速优化交通标志设置,施工作业区车辆速度明显降低,客车速度降低38km·h-1,货车速度降低32km·h-1;施工作业区客车运行速度与限速值的差值从60km·h-1降低到15km·h-1,货车速差从40km·h-1降低到5km·h-1,基本达到限速值,整个交通流运行速度与限速值差值变化趋势一致。可见,分阶限速优化后的交通标志效能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一份国际权威报告说,根据75个国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的死亡统计数据,全球每年大约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每天有3242人死亡,而受到交通事故伤害的人数高达5000万,相当于全球5个最大城市人口的总和。  相似文献   

12.
美国限速制定方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我国道路限速的制定更为合理,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是必不可少的。总结了美国设置限速时考虑的主要因素、限速设置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对美国部分城市的州际道路及主干路的限速实施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测速相机等自动执法设备的辅助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驾驶人对限速的遵守程度。在借鉴美国限速方法及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制定道路相关限速标准时,应结合国情确定限制速度与运行速度、设计速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限速与安全、执法等之间的关系。然后针对不同的道路类型、等级等特性研究采用不同的限速方案,解决速度区限速取值及不同速度区之间如何平滑过渡衔接等问题,明确了我国限速研究的基础性内容。  相似文献   

13.
事实:——超速至少造成30%的道路交通事故和人员死亡:——车速每提高1km/h,伤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加3%,致命事故的发生率会增加5%:——行人被以50kin/h速度行驶的车辆撞死的可能性是以30kin/h行驶的车辆的8倍。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车辆在大风及雨雪气象条件下的行驶安全,构建了车辆模型、气象环境模型和道路模型,利用Car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考虑不同风级条件下车辆在降雨积水路面、积雪路面和降雪结冰路面上,以特定线形组合为例,选取侧向力系数和侧向偏移量作为评价指标,研究车辆稳定行驶的临界车速.研究给出了不同气象条件下车辆在直线和圆曲线上的限速建议,结果表明:车辆在5级风以上的雨天积水路面,路段线形为直线时,车速应不高于80 km/h,当路段为圆曲线时,应将车速控制在50 km/h以下;车辆在5级风以上的积雪或结冰路面,路段线形为直线时,安全限速值为60 km/h;当路段为圆曲线时,应将车速控制在30 km/h以下.研究结果对恶劣天气下安全驾驶和道路限速提供一定参考,并提供风雨雪作用下车辆安全行驶临界车速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8月20日至10月31日,我省各级公安交警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和省厅部署,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强化措施,全力组织开展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集中整治期间,我省共出动警力1072367人次,出动警车320798台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073371起。截至10月30刍,全省共发生交通事故4763起,死亡1309人,受伤4724人,直接经济损失1420.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2.7%、5.34%、19.5%、27.6%。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三下降的工作目标,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道路施工区交通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杰 《交通标准化》2009,(11):54-57
道路施工区交通拥堵的加剧以及交通事故的增多已成为城市交通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安全与畅通为重要目标,从人、车辆、道路、事故等方面入手,分析道路施工区段的交通特性,提出施工区段交通组织原则,并从限速设计、标志标线设计以及安全设施设计三个方面探索组织优化的基本方法,显得非常必要,而且对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欧盟十五国每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30万余起,导致4万多人死亡(相当于每周坠毁两架大型喷气式客机)。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欧盟委员会制定了“欧洲道路安全行动计划”,该计划为实现到2010年死亡人数减半的目标提供了总体框架和战略。在总体框架中,esafety是一项联合产业界的计划,它将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和计算机技术,达到减少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20D2年,全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6733起,死亡1398人,受伤15585人,车物直接经济损失29754万元,万车死亡率下降至万分之9.9,比2001年下降了2.6个万分点,提前3年完成了市府下达的控制目标,全年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章2506万余起,罚款224l万余人次。罚款金额3.3亿余元,还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单位进行了处罚.罚款298万元。  相似文献   

19.
道路施工区交通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施工区交通拥堵的加剧以及交通事故的增多已成为城市交通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安全与畅通为重要目标,从人、车辆、道路、事故等方面入手,分析道路施工区段的交通特性,提出施工区段交通组织原则,并从限速设计、标志标线设计以及安全设施设计三个方面探索组织优化的基本方法,显得非常必要,而且对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使车辆平稳快速地通过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高速公路施工控制区,对施工控制区梯级限速方案进行了研究。【方法】首先,采集并分析不同施工控制区断面交通流速和车头时距变化;其次,根据车辆轨迹特征计算末级限速值,基于车辆减速运动特征和驾驶人注视特点制定施工控制区梯级限速方案;最后,构建驾驶模拟实验场景,通过安全与效率协调优化的评价指标对所建立的限速方案进行评价。【结果】结果表明:中分带开口区平均车速和车头时距最小。当中分带开口长度为70 m的两车道时,形成以40 km/h为最终限速值、以20 km/h为降速幅值、以过渡区起点上游50 m为最终限速标志位置的变间距高速公路施工控制区限速系统。【结论】驾驶模拟实验表明,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中的两级限速方案相比,所建立的梯级限速方案可使施工控制区综合效率指数提高9.15%,综合安全指数提高27.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