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丛林铝材     
《机车车辆工艺》2014,(4):I0001-I0001
作为我国轨道交通用铝型材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丛林铝材是一家从事工业铝型材及轨道交通用铝合金型材的研发生产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发展也是毫无疑问的。作为一个专注于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国际公司,富顺通认准了这个市场。那么,他们究竟怎么看中国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对此,他们又有什么新产品和新的市场应对策略呢?德国富顺通(Vossloh)集团副总裁James N.Sanders先生、富顺通钢轨扣件系统集团公司总经理汉斯-彼特·麦腾斯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3.
《世界轨道交通》2011,(7):24-29
涂料行业人士都了解,在中国整个涂料市场份额中,工业涂料(包括汽车涂料、船舶涂料、公路及铁路用涂料等)占到了70%的左右份额,而其余的30%为建筑涂料。因为建筑涂料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更容易受到关注。然而,作为占有市场绝大份额的工业涂料,却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那么。中国涂料行业面对中国轨道交通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发展情况如何?中国轨道交通用涂料产业又如何看待这个商机呢?为了让关注轨道交通领域的人士更加了解情况,本刊特别推出了轨道交通用涂料发展的专题报道,希冀为广大读者寻找到一个真实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东欧国家轨道交通市场的发展历程,对该地区轨道交通市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进入中东欧市场的拓展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开发中东欧轨道交通市场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轨道交通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当今世界轨道交通运输领域当之无愧的领跑者,阿尔斯通公司越来越为世人,特别是中国人所熟知,那么,这样一家世界顶级的跨国公司究竟是什么样子?这家永久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的内;函在哪里?其发展道路又能为中国的轨道交通设备设施生产企业提供哪蚓昔鉴呢?带着这些问题,应阿尔斯通公司的邀请,捌门中国中央新闻单位联合采访团借参加“第五届欧洲国际高速铁路大会”的机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高的技术殿堂在哪里?无疑,在掌握着最新、最先进技术的人们手中!在强手如林的欧、美市场,一家中国土生土长的企业——时代新材却成功地撑起了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家大型国公司,凭借其所掌握的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技术纷纷进入中国。在诸侯并起、强手如云的中国轨道交通市场,有这样一家公司,作为世界五百强的大型企业,它在交通运输、电力等领域拥有着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先进的技术实力,今天,在世界范围内,它是全球交通运输市场的领跑者,如今在中国,它正以全球一流的技术与理念致力于轨道交通领域的建设中。这家公司就是——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同时承受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双重压力,受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短缺的制约。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较高,客流大量集中。如今,国内一些特大城市的中心区已经形成了大量的集中客流走廊,常规交通方式已经难以承受,城市出现了道路交通拥挤、停车困难,甚至中心区功能的衰退。从交通需求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一些特大城市已经到了必须加快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的关键时期。但是伴随而生的巨额建设资金以及运营后能否赢利的问题,也在困扰着各个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有何影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能否走多元化道路?轨道交通盈利能否成为现实?就此问题,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副主任秦国栋接受了本刊的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对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车辆购置的投入加大,站台设施、铁路和地铁列车对空调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中国轨道交通在良好的发展态势下,作为其主要设备之一的暖通空调设备是否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呢?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的现状.以中国南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从市场、利润、技术等层面分析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现状及其创新式发展.为确立奋斗目标,对目前全球轨道交通行业前3强的特征和财务状况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如何取得长足的发展及应采取的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子商务在走过2000年第一次浪潮的低谷之后,随着大多教电子商务企业赢利,今天。以“门户网站和大型电子商务网站的持续赢利,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开始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互联用与电子商务的技术与环境日趋成熟”为主要标志的中国电子商务第二次浪潮已悄然而至。电子商务为中国离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绞产业的改造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持,其主体正从媒体和电子商务服务商转换为企业,并正在大规模整合到传统企业。电子商务的重振改变了不少行业的营销理念和模式,轨道交通行业便是其中之一。就铁路运输企业而言,网络营销已受到了极大的重视,铁路信息系统与网络资源已初具规模,轨道交通行业电子商务前景广阔。本期专题版“电子商务与客贷营销”酋选了以下4篇论文(余下论文陆续刊出),旨在促进电子商务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当前中国正处于轨道交通大发展的时期。高速铁路建设、货运重载运输,原有线路技术装备的提升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需求都非常大,可以说世界轨道交通最大的市场和需求都在中国。中国铁路无论是运输能力的迅速扩充,还是装备技术水平的快步提升,关键都依赖于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都需要突破轨道交通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3.
综合阐述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化经营发展环境,分析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出了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方方面面。但是,应该如何认识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如何使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如何组织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开发?等等,这些问题在国内尚缺乏十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面对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中轨道交通事业带业的快速发展,外国公司,特别是占据全球经济最重要力量的跨国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态势挺进中国,在中国轨道交通市场上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一场没有硝烟的“征战”已经拉开了序幕,那么——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轨道交通业,特别是占据中国国民经济重要地位的中国铁路运输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这一态势,拥有和掌握世界先进轨道交通技术的世界项级跨国公司争先恐后,纷至沓来。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在纷繁闹市中,有这样一个公司,以她独特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一方面,她拥有世界项级的技术、设备、管理和服务,已经占据了中国轨道传统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半壁江山,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自1998年以来,随着她大刀阔斧的推进,她的名字在业内已逐渐与“项尖”这样词汇联在了一起。另一方面,业内人士逐渐发现,在公众领域想要随意知道和了解这样一个公司,却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随着中国客运专线领域的探讨与项目的开展,在外资巨头纷纷抢滩这块巨大市场的争夺战中,与各家巨头大张旗鼓的造势相比,她却一反常态,显得异常的沉默,形成了“鲜为人知”的怪现象!她是谁?她的名字叫“庞巴迪”……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市场细分的郊区轨道交通客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市场细分的前提、市场细分的标准和方法等基本概念.以上海为例,对轨道交通客流需求市场细分流程提出了建议.选取"郊区轨道交通客流"作为未来上海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目标子市场,设计一系列营销策略,吸引和培育郊区轨道交通客流,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日益加剧,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已成为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共识。近段时间,国家关才发展轨道交通的各项政策相继出台,各个城市也相应制定了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的措施及建设的力度。为了系统地总结.交流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关系到轨道交通安全与效率的核心技术,本刊辟出专门的板块,刊发有关轨道交通最新技术成果的文章,旨在为轨道交通业的管理层提供参考,为轨道交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交流,以更好地促进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日前正式颁布的《政府参事工作条例》,将于2010年1月1日执行。国务院参事室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目前在职的国务院参事共有53位,他们都是由国务院总理聘任的。国务院参事室虽然已经成立60年,但因为它是政府内部的一个统战性咨询性机构,平常与公众直接打交道少,所以人们还不大了解。随着该《条例》执行日期的日益临近,一向有着某种神秘感的国务院参事这一群体将会走向大众视野。国家科技部原秘书长石定寰作为涉及科技、交通和能源领域的国务院参事,引发了业界的关注。这位长期负责国家科技、能源和交通领域科技发展政策与管理的专家。在其从事交通和能源领域相关工作二十多年来,中国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的科技发展到底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他在科技部任职期间对推动中国轨道交通的科技发展做了哪些工作?任职国务院参事后,他的工作重心又在哪里?他对推动中国轨道交通未来健康发展有何举措及看法?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他。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中国的轨道交通产业必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13年,发展与改革是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主题。同样,2013年也是新航程的起点。下一个十年,中国铁路将以市场作为立足点,完成从政府职能向企业的转变。在这场政府职能变革的大潮之中,中国铁路的未来定位将更加明确。中国铁路总公司作为企业法人,必须学会从企业的角度来评判铁路的建设能给自身带来的利益,同样,铁路作为最重要的公共设施之一,也必须保证其服务大众的根本职能。这就要求中国铁路总公司必须寻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