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磷 又称:磷、红磷 英文名称:Red Phosphorus 分子式:P 特性:呈红棕式粉末,无臭,无毒,磨擦后易着火燃烧,在暗处不发磷光.不溶于水,溶于无水酒精.在空气中能发生缓慢氧化,氧化产物易潮解.在空气中加热至160℃时会燃烧,燃烧时放出有毒、有刺激性的氧化磷烟雾.  相似文献   

2.
试验分析喷油正时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喷油正时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有着显著影响,随着喷油正时提前,缸内燃烧压力升高,压力升高率峰值增大,燃烧放热率峰值增大、燃烧始点提前,缸内燃烧温度升高;NOx排放随喷油正时提前明显升高,说明喷油正时滞后是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有效措施。试验结果可为柴油机电控参数标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斯特林发动机燃烧室氧-柴油无焰燃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氧-柴油无焰燃烧相比于传统氧-燃料燃烧需要卷吸更多的烟气来对纯氧进行稀释。直流燃烧室和旋流燃烧室内实现无焰燃烧的引射比分别为32和11.5,旋流燃烧室有助于无焰燃烧的实现。氧-柴油无焰燃烧的火焰峰值温度比传统燃烧模式低600 K左右,火焰峰值温度大幅下降。氧-燃料模式下燃烧室温度变化在20%以上,而氧-柴油无焰燃烧模式下温度变化小于15%,燃烧室温度均匀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油船已成为运输石油能源的重要运输方式。为了研究海上油船的燃烧爆炸机理,采用Fluent软件模拟船舱在不同温度下燃烧爆炸规律,探究燃烧爆炸压力变化。结果表明:油舱内初始温度越高,油舱内爆炸的最大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5.
田立群 《船舶工程》2012,34(3):101-102
正苏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主任。被国家科技部聘任为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内燃机燃烧及燃烧控制技术的研究,柴油机高压共轨式电控燃油系统的开发研究,先进柴油机开发  相似文献   

6.
针对舰船主锅炉燃烧控制系统负荷突变时主蒸汽压力波动大、空气和燃油调节速度慢以及风油配比易偏离最佳值的问题,在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模糊-粒子群算法整定变偏置函数的偏置参数,制定大步长控制策略。在Simulink中建立模糊-粒子群控制器和燃烧控制系统模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引入模糊-粒子群算法改进的燃烧控制系统主蒸汽压力超调量更小,调节时间更短,空燃比维持在良好范围内,可有效提升主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莫道 《集装箱化》2002,(2):24-24
异丙醇 又称:二甲基甲醇、2-丙醇、仲丙醇、第二丙醇 英文名称:Isop ropanol,Isopropyl Alcohol,2-proponol 分子式:(CH3)2 CHOH 特性: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流动,有乙醇和丙醇混合物相类似的气味.能溶于水、醇、醚、氯仿和苯,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遇氧化剂发生反应,也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化》2002,(4):34-34
丙酮 又称:醋酮、阿西酮、二甲酮、木酮. 英文名称:Acetone,Dimethyl Ketone 分子式:CH3COCH3 特性:为无色透明芳香液体,易挥发和燃烧,带有薄荷味,可溶于水、酒精、乙醚、氯仿、乙炔、油类、碳氢化合物中,并能溶解油脂和橡胶.其蒸气比空气重,蒸气与空气能混合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研究后燃烧效应对约束空间内炸药爆炸载荷的影响规律,[方法]将反应率模型耦合到可压缩欧拉方程中,并以源项的方式进行后燃烧能量的添加。采用五阶WENO有限差分格式和三阶TVD-RK格式对耦合方程空间项和时间项进行离散求解,自主编写约束空间内炸药爆炸后燃烧过程的二维数值计算程序。基于自主程序开展不同工况下内爆炸后燃烧效应数值计算,探讨内爆炸过程中反应速率及后燃烧能量大小对爆炸载荷的影响规律。[结果]研究表明:在后燃烧能量大小一定的情况下,反应速率常数增大时,冲击波到达时间提前,冲击波峰值、冲量均增大,准静态超压峰值保持不变;在反应速率常数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后燃烧能量的增大,冲击波峰值、冲量及准静态超压峰值均增大;后燃烧能量的加入能显著增强爆炸载荷强度。[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抗爆结构设计及毁伤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上海”号主锅炉的燃烧调整与测试,给出了燃烧的调整方法与测试数据。试验证明,由于采用了较合理的风油配比及适当的燃油预热温度,改善了燃烧,因此可节约燃油3%,另外,从燃烧理论上分析了恶化燃烧的机理,并针对目前的倾向,全面地讨论了燃油预热温度过低的弊病,指出所选择的预热温度必须确保在此温度下的恩氏粘度为3~5°E,才能满足完全燃烧。最后提出了改善燃烧、防止冒黑烟、节约燃油的重要措施如下: (1)选择适当的燃油预热温度,渣油一般在120~140℃之间; (2)提高预热空气温度,一般在125℃以上; (3)保持雾化片最佳技术状态; (4)合理调整调风机构的风门角度和扩散器的位置; (5)调整合理的风压。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作为直喷式天然气发动机重要的燃料,其喷射压力对发动机燃烧特性有重要影响。采用CFD软件研究了不同天然气喷射压力对船用柴油引燃天然气直喷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气喷射压力越大,其滞燃期和着火持续期越短;总放热量少,其NOx排放越低,但HC排放越高,Soot和CO排放先低后高。喷射压力越高,速度动能越大,混合越均匀燃烧更充分。喷射结束速度衰减较快,不利于混合与燃烧。天然气喷射压力的研究有利于优化发动机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2.
《船艇》1989,(7)
把蜡烛装入本蜡烛台之后,其特点:1、蜡烛在点燃过程不流泪;2、燃烧完无余头存在;3、燃烧时其火焰始终保持恒高;4、本蜡烛台与台灯相结合,有电点灯,停电点蜡,方便用者;5、本蜡烛台与动植物相结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通流部分几何尺寸已定的柴油机与所选增压器能较佳匹配应实现下列三条要求:1.正确找出柴油机在设计点时增压系统和燃烧系统较佳匹配所需最小而又必要的耗气率 g_L。经验指出:g_L 过低有损燃烧品质,热负荷剧增;g_L 过高将不必要地消耗废气能量;两者都将导致耗油率 g_e 的上升。  相似文献   

14.
以改善大功率柴油机的燃烧与排放性能为目标,创新性地提出180 MPa以上的超高燃油喷射压力。建立包括进气道和燃烧室在内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AVL FIRE软件对仿真模型进行动网格划分,将燃油喷射系统的喷嘴内流场计算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对燃烧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燃油物性参数的变化以及喷嘴参数对柴油机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燃油的物性参数发生变化之后,喷孔内部空化效应的增强有助于油束获得良好的初始破碎状态,雾化效果好,缸内燃烧过程进行得更加充分;当喷孔直径增大时,油滴初始湍动能增强,运动发展范围较大,喷油持续期短,后期排放物浓度小;随着喷射夹角增大,缸内燃油与空气混合得更加均匀,燃烧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抓住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通过提高混合气形成质量,采用稀薄均质预混合燃烧方式,控制上止点着火,获得理想放热规律.在4气门135型直喷式试验机上取得了经济性和排放性全面改善的试验效果.文中还介绍了模拟增压试验-不同增压比、气门重叠角、喷油定时及喷孔尺寸-的实验研究情况.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增压比和加大气门重叠角,是实现柴油机强化燃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HCCI燃烧(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是一种新的发动机燃烧技术.HCCI燃烧技术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燃烧方式,其燃烧效率高,NOx和碳烟排放低的特点使其成为国内外内燃机界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解决当今内燃机排放问题的极具潜力的燃烧技术之一.介绍了HCCI燃烧的特点及其优势,阐述了HCCI实现高效低排放的机理,并对目前国内外HCCI燃烧研究的两个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HCCI燃烧(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是一种新的发动机燃烧技术。HCCI燃烧技术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燃烧方式,其燃烧效率高,NOx和碳烟排放低的特点使其成为国内外内燃机界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解决当今内燃机排放问题的极具潜力的燃烧技术之一。介绍了HCCI燃烧的特点及其优势,阐述了HCCI实现高效低排放的机理,并对目前国内外HCCI燃烧研究的两个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N2O/C2H5OH单喷嘴燃气发生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引射器高温引射工质使用需求为背景,提出一种以一氧化二氮/酒精为工质的燃气发生器燃烧方案,并设计、加工了单喷嘴燃气发生器,进行了热试车试验,结果表明:燃烧方案可行,燃气发生器喷嘴设计合理,具有分级启动能力,可在较宽的流量范围内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9.
田光旭  靳长泉 《中国水运》2007,5(5):198-199
通过对氢发动机异常燃烧现象的研究,指出压力信号包含了丰富的燃烧信息,提出应用小波变换法提取异常燃烧信息,对氢发动机正常燃烧和异常燃烧压力信号进行了小波包分解,提取出小波包能量。通过构造小波包能量特征向量,对氢发动机异常燃烧进行了有效诊断,为工程中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肖民  刘冲  刘玉坪  单航 《船舶工程》2019,41(12):27-34,63
以L21/31船用中速柴油机为原型,在不改变燃烧室结构的基础上,将其改装成缸内液喷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利用AVL_FIRE软件展开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此双燃料发动机的LNG替代率极限及高替代率时的缸内燃烧及排放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装后双燃料发动机LNG替代率极限为99.5%,当替代率大于99.5%时,LNG无法被引燃;在正常燃烧条件下,保持引燃柴油及液化天然气喷射正时和喷射时间间隔不变,随着液化天然气替代率的增加,液化天然气燃烧始点基本不变,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最高燃烧温度降低,进而降低NO、CO的生成量和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