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盘营客专跨沟海线铁路转体施工连续梁的施工实践,具体分析了转体施工中墩梁固结部位的受力情况,提出实际工程中的墩梁固结结构设计方案,对转体施工连续梁墩梁固结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结合北京市六环路跨丰沙铁路墩顶转体斜拉桥工程,对花瓶形桥墩的设计理论及计算过程进行了说明,另外根据墩顶转体施工阶段桥墩的受力特点,对桥墩的设计原则及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横移法施工在临近既有线桥梁建设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对既有线路干扰小、安全系数高等特点。日兰高铁高上1号特大桥采用转体法上跨京沪高铁,两段35 m连续梁紧临既有线路。采用在距离京沪高铁30 m以外的位置进行浇筑前准备,钢筋绑扎完成后,采用千斤顶横移,将支撑体系连同梁体钢筋模板一起横移至主墩区域后分段浇筑混凝土后进行转体。结果表明:在保证既有铁路正常通行的同时,转体连续梁采用横移法施工能有效的确保施工进度,极大地降低了既有线施工风险,对临近既有铁路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既有线路的运营安全和减少对既有铁路的干扰,桥梁结构平转施工技术在客运专线施工中大量采用。结合大西客运专线上院跨朔黄铁路连续梁转体施工,对跨越既有铁路连续梁同步平转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包括:桥梁转体施工的工艺流程、转体体系、悬臂施工、转体监控、球铰封固、合拢段施工等几个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为类似桥梁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城市内新建铁路桥梁跨越既有公路、铁路营业线时,需要对既有结构进行保护,尤其是对于铁路营业线而言,需要在不中断行车的前提下,进行新建桥梁的施工。大跨度连续梁方式跨越铁路营业线施工,施工时间较长,对铁路运营的影响较大。为保障铁路营业线的行车安全,采用棚架对铁路营业线及既有道路进行防护。受空间环境限制,棚架结构尚需考虑作为新建桥梁的支撑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受力结构。结合南仓特大桥跨越既有公路地道及三条铁路营业线的施工案例,采用门式支架跨越既有道路及铁路营业线,并在其上部搭设满堂支架体系,较好的完成了新建连续梁桥的建设任务。总结了该工程的门式支架防护施工技术,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8):168-169
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桥梁转体法施工与连续梁挂篮悬臂施工、预制架设法以及顶推法相比,对交通运输繁忙的既有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营影响较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基于此,文章探讨分析了跨铁路立交桥转体现浇梁质量控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依托青荣城际铁路上跨胶济铁路(60+100+60)m预应力混凝连续梁的转体施工实践,阐述了曲线连续梁转体过程中采取的施工措施、技术方法和关键技术,保证了转体桥施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以采用转体施工方法的H04公路跨京杭运河桥为实例,阐述了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转动体系的制作工艺及要求,同时阐述了在转体过程中对可能发生问题的预防措施,为同类桥梁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盘锦特大桥跨沟海铁路80 m+128 m+80 m连续梁转体施工为背景,介绍了曲线偏心连续梁转体施工的过程,对施工中的特殊问题进行了介绍,对今后同类桥梁的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分段长度对转体法施工连续梁桥受力的影响,以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转体段施工过程,针对不同分段方案施工的转体段受力变化规律展开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桥梁应力与转体法施工分段长度没有直接关系;分段施工对转体段墩顶中心处的累计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影响较小,对悬臂端的影响较大;分段越多,悬臂端的累计水平位移越小,悬臂端与墩顶中心的水平位移差值越小;分段越多,转体段悬臂端下挠位移越大,在实际工程中转体段施工应根据分段浇注数量合理设置预拱度,以防止转体段悬臂端出现较大下挠。  相似文献   

11.
连续梁桥转体施工为全桥施工的关键步骤。桥梁转体施工监控目的就是为确保大桥结构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并保证既有铁路的运营安全。结合大西客运专线上院跨朔黄铁路(60+100+60)m连续箱梁转体施工实例,提出了悬臂T构转体施工过程监控的具体内容,详细介绍了本桥现场监控实施情况,通过实时监控数据来指导转体,为桥梁的平顺转体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结合武成城际铁路跨武广高铁特大桥连续梁转体施工实例,介绍特大桥连续梁作为跨线桥的转体施工方案,阐明转体系统构造、转体设备以及转体实施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武咸城际铁路跨武广高铁特大桥连续梁转体施工实例,介绍特大桥连续梁作为跨线桥的转体施工方案,阐明转体系统构造、转体设备以及转体实施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新建以及既有铁路增建线路越来越多,新建铁路跨越原有线路在所难免,受施工现场环境影响,采用门式墩跨越既有线的设计也越来越多。结合西安至安康增建第二线新建下行货车疏解线寇家沟特大桥4#、5#、6#门式墩盖梁施工实际,介绍了跨既有铁路门式墩盖梁施工的关键技术,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京张铁路(60+100+60)m连续箱梁上跨大秦铁路,采用墩顶转体的方法。为保证转体时受力可靠传递,梁部0号块截面的腹板、底板尺寸均有所增加;考虑到转动体系布置,墩顶参数也相应增大。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转动体系的支撑、牵引和平衡系统的结构、设计及操作。墩顶转体顺利实施,实践证明墩顶转体具有减少转体重量、降低工程难度及造价、缩短工期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安改扩建工程石德铁路分离式立交主桥主孔2×80m"T构"转体承台的施工,总结了大跨度、超重量、复杂地形转体承台的施工要点。通过对转体承台各个施工工序流程的介绍,尤其是对距离既有石德铁路、G307国道非常近且施工地形复杂的右幅4#主墩转体承台施工的详细介绍,分享了在施工中的相关经验,总结了施工控制要点,完善了一套转体承台施工控制工艺体系,可为类似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在施工阶段存在体系转换,不同的施工顺序会对结构内力产生影响。对某跨线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墩顶现浇连续段和桥面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的施工先后顺序分别进行计算分析,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先浇桥面钢筋混凝土层,后浇墩顶现浇连续段对结构受力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目前铁路、公路建设中地形越来越复杂、立交高架桥日益增多,而连续梁是桥梁施工中经常使用的特殊孔跨结构类型,虽其施工技术已日渐成熟,但施工现场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和质量缺陷。结合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连续梁悬臂施工实践,详细阐述了连续梁悬臂法施工管理与控制,为解决连续梁悬臂法施工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斜拉桥采用顶推法施工,在国内是一项新工艺。本文介绍了衡山湘江公路大桥主桥斜拉桥顶推施工中几个关键技术的处理方法及其索塔、斜拉索与降落临时墩,完成连续梁向斜拉桥体系转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铁路桥梁作为铁路工程的咽喉,其增建二线方案多为绕行原有桥梁新建施工,原有桥梁在二线建成后大多被废弃,既浪费资金且不节能环保。襄渝铁路桥梁工程部分采取了在既有遂渝铁路上桥梁墩台合体建设方案,即利用既有单线墩加宽成双线墩,其中既有墩顶帽、托盘及墩颈以下40cm的墩身凿除,其余墩身外包30cm现浇混凝土与增建二线同步施工,合体为一个整体墩台身。经过7a运营目前工程使用正常。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