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结合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能力、评估手段等多方面进行多模态构建尝试,通过实证研究分析高职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培养的作用。结果表明,多模态英语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多感官体验,提高其学习兴趣,促进语言学习效果,对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培养有促进作用。但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遵循多模态协同原则,优化多模态教学活动,营造多模态适用环境,才能推进多模态教学,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多模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以过程写作教学法为指导思想,结合结果法及读写结合、视听说写为一体的教学思路,将网络资源中的阅读材料、网络短片和短剧、TED演讲视频、网络图片作为写作教学的素材来源,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教学,旨在服务于大学英语特色课建设,丰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本文通过案例设计展示了多模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课堂操作;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多模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能够有效地将听说读写各种技能融为一体,有助于拓展写作话题知识、培养学生思维和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达到促进写作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南通理工学院60名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分别从大学英语水平测试、学生PPT演示报告、以及文化识读能力评估这三个方面来研究多模态教学对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模态教学下的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模式比传统的语言识读培养模式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识读、技术识读和文化识读等多元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混合式教学的发展,在跨文化学习中案例教学对案例的选择不再局限于文本案例,对数字化案例的需求愈加迫切。本研究以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观和网络学习共同体理论为指导,构建了跨文化交际数字资源案例库,本案例库可为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微课和慕课教学提供多模态的教学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进程中,职场对人才的英语使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的“教室+黑板”的英语教学环境和模式早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正在被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所取代.多模态化的英语教学网络空间能够为高职学生带来多感官体验和多符号化的教学环境,充分激发网络时代高职学习者...  相似文献   

6.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越来越多地关注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尤其关注教师的教学风格。为了更好地了解中美教师的教学风格,促进英语教学,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了中美英语教师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教学风格倾向,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教师的英语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以及师生关系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是我党奋斗历程的鲜明写照和革命精神的高度浓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经验总结和智慧源泉。以多模态为标志的新媒体时代,给红色文化的翻译与传播同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中国红色文化的多模态翻译传播研究现状出发,在中国知网大数据的支持下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指出红色文化多模态翻译中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即术语翻译的规范性、译文表达的准确性、翻译传播的接受度上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行业翻译标准、红色旅游建设、多模态线上线下融合等维度提出宏观对策与具体实施建议,以期为未来中国红色文化的多模态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8.
以当前国内高校《英语影视欣赏》课程的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切入点,研究利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多模态符号资源,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外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设计出适合新媒体时代学生英语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框架,旨在实现外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以为高校探索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依据,以2018年"怀化学院微课大赛"外国语学院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总结获奖作品教学设计和制作方式的特点,探讨各种不同模态是如何相互协同、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以求为今后大学英语微课的多模态设计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自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模态语料库,借助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理论,从模态表征类型、映射类型、分类占比、认知理据、运作机制等方面系统识解多模态隐喻和转喻,解构政治理念多模态视像化建构的叙事逻辑和过程范式。定量定性研究发现:语料运用图像、文字、布局、颜色、几何5种模态主要通过源域图像—目标域文字的跨模态映射和图像单独构成隐喻、文字阐释目标域的同模态映射构建了8种多模态根转喻和6种多模态根隐喻,多种模态符号同频共振,隐转喻良性互动,邀约海内外受众共通叙事。通过“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等多重叙事辅线,建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治理的叙事主题。语料历时演变趋势表明图像模态在叙事建构中地位提升、呈现高度自明性,类型占比契合事变时移,视像化建构理路深受器重,但仍存在叙事内容不均、视觉表征同质化、叙事表达累赘繁复、内隐外显叙事背道而驰、叙事主体单一独白等不足,今后需在多模态叙事内容、叙事符号、叙事表达、叙事主体和叙事方式等维度持续深度耕犁。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教与学的失衡、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失衡、课堂主体与课堂环境的失衡、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失衡等现象,提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构建生态课堂。通过对生态课堂内涵的认知,以及高职英语教学中生态失衡现象的分析,进而指明构建高职英语生态课堂的有效途径,实现高职英语教学各元素和结构的优化与平衡,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沿着良性、多元、开放、和谐、可持续性方向发展,从而最大化地驱动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效能的释放,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中通过教师访谈、师生问卷调查等方法,就交际法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纠正反馈的态度和偏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CLT课堂中的纠正反馈持肯定态度,认为在交际互动中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应该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在语言重塑过程中纠正错误,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强调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环境下,高职大英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专业边缘化、课程边缘化、数字化学习、缺乏企业经历等挑战。高职大英教师应以提升人文精神促进自身的专业情意健全,以反思性实践引领教学研,组建教学团队,成为数字化教师,发展复合化为路径,来推动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轮机英语是船舶专业英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船轮机员适任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逐渐融入教学领域,对船舶轮机英语教学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船舶轮机英语教学融合的优势,列举了信息技术与轮机英语教学融合的方式,分析了信息技术下轮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项目化的英语教学。它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来重组和挑选课堂教学材料,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合作完成整个项目的工作任务来完成学习英语课程的目的。这种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主要探讨高职英语教师在项目化的职业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的角色定位。英语教学评价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终结性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与专业背景相结合的多形式并存的评价等方式。在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热潮中,本文就高职英语教师在项目化的职业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的角色定位进行深度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完善项目化教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写作教学和评价,并结合写作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利用数字化写作平台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本研究的结果对数字化写作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对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肯定了英语影视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讨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教学,探讨了整个影视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是“纲”,但却是薄弱环节。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重视听力教学并努力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本文分析了大一新生遇到的英语听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强化训练的对策,以期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促进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本文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提出自主式课堂教学是学习者、教师、任务与材料等多因素的动态协调过程,确立了教师在该自主学习体系中的学习中介者角色。根据Feuerstein、Williams、Burden等学者关于中介理论的研究,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教师如何以学生为核心中介协调课堂情景中的多重交互关系:学习者←→学习任务、学习者←→学习材料、学习者←→同伴。该教学反思针对自主学习模式中实际问题,是教师行动研究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并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浅析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作者从赏识教育概念人手,讨论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从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学生相互赏识及学生自赏等三个方面,对赏识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进行阐述,以促进学生学业,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