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由特定高铁列车所提供的起讫点间的旅客运输服务定义为单个高铁客运产品。随着高速铁路越来越"公交化",同一起讫点间客运产品间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强,票价的调整有了更精细化的要求。用经济学中的交叉弹性理论描述客运产品间的可替代程度,用指数需求函数描述客运产品的需求与票价的关系,构建并求解高铁动态票价优化模型,对客运产品间不同可替代程度下的最优动态票价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铁客运产品间的可替代性会影响票价策略的选择,且客运产品间可替代程度的增加是否有利于客票收益的提高与可行折扣票价集合的选取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需求不均衡和供需矛盾等问题,推动京沪高铁市场化发展,不久前,京沪高铁公司决定对京沪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根据公告,自2020年12月23日起,京沪高铁将改变目前执行的固定票价的做法,实行优质优价、灵活的浮动票价机制,以现行执行票价为基准价实行上下浮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铁相对单一的定价机制已不适应当前国内竞争的客运市场。应用运输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探讨高铁多元化客票价格问题,给出合理确定分线(区域)票价、折扣票价、季节票价和福利票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消息,我国高铁动车组的票价将上调。铁路部门称,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自2017年4月21日起,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对东南沿海高铁开行200~250 km/h动车组列车(D字头列车)的上限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二等座上调25%~30%,一等座上调65%~70%。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铁动车组列车票价管理权限的放开,高铁动卧率先实行多级浮动票价管理体系,尝试以市场为导向的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定价票价管理模式,为铁路运输企业带来了显著效益提升。基于价格-需求理论,构建票价浮动策略对收益增长贡献度模型,并以具体的列车产品为例,进行票价浮动策略的收益增长贡献度实证测算,为票价浮动管理提供量化评价手段及决策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客运通道内合理制定高铁票价的方法,从出行者选择出行工具影响因素出发,建立考虑安全性、快捷性、经济性、舒适度、方便性等五大服务特征因素的广义费用函数;构建考虑旅客和高铁运营单位这2个矛盾体双重利益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上层规划描述高铁运营单位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内制定最佳票价策略以实现企业自身的目标,下层规划则描述旅客在城际间各种运输方式竞争合作条件下广义出行费用最小的目标;采用内罚函数算法设计基于径路流量的FrankWolfe算法的求解步骤;以京沪高铁实例验证所提出的模型与算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制定的高铁票价具有现实可借鉴性,可为高铁票价的制定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铁13日公布试行票价方案,从最低410元(时速250km二等座)到最高1750元(时速300 km商务座),其间有超过3倍的空间。这样的安排无疑给了乘客更为宽松的选择空间,也是中国铁道部让人民满意口号的最新注脚。在京沪高铁开通以前,中国高铁的票价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高票价、被高铁的争议络绎不绝,而这也直接制约了已开通高铁线路的上座率,并影响到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铁路单一的票价体系和确定性票额分配方式问题,探索高铁列车票价与票额的综合优化方法;依据时间序列分析原理,考虑客流的随机性,构建ARIMA客流预测表达式,将该表达式嵌入Log-Linear需求与价格的函数关系式中,结合票价制定规则、列车定员等约束,构建以铁路运输收益最大为目标的高铁列车浮动票价与票额分配综合优化模型;以G13列车为例进行计算分析,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提高铁路运输收益,为高铁票价与票额的综合优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高铁市场化运营过程中,高铁票价直接影响旅客需求,列车停站方案则会影响运输能力供给分配。目前高铁票价缺乏科学灵活的市场化调节机制,停站方案的制定也未能充分考虑票价调整对旅客需求的影响。为实现高铁供求关系的更好匹配,提升其市场化运营水平和竞争力,有必要研究基于客流需求和列车服务水平的高铁动态定价方法。基于旅客出行需求的价格弹性特征和列车停站方案对供需关系的影响规律,根据旅客购票规律将预售期划分成多个售票时段后,以最大化总的高铁运输收益和最小化总的旅客出行时间价值损失为目标,考虑票价范围、列车运能、票额配置、OD直达等约束条件,构建高铁动态票价、票额分配与列车停站方案联合优化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结合问题特征设计双层模拟退火求解算法。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进行计算分析,优化后的综合方案能够使高铁运输收益增长3%以上,并使总的旅客出行时间价值损失降低8%以上。优化后的动态票价策略为预售期初期设置低折扣系数、后期设置高折扣系数,可以在提高客票收入的同时有效引导更多旅客更早购票。优化的列车停站方案能够在维持较高的客流水平的同时尽可能满足更多的客流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8月11日,连接济南、青岛的济青高铁先期工程青阳隧道破土动工,这标志着济青高铁工程建设正式开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济青高铁项目由山东省、中国铁路总公司分别出资80%、20%,这是国内第一条由地方为主导投资建设的高速铁路,也意味着"中国铁路总公司占绝对控股地位"的投资建路模式破冰。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成渝高铁沿线区域的SP和RP调查数据,构建以高铁出行方式为上层、客运产品为下层的高铁旅客客运产品选择行为的Nested Logit模型。运用BIOGEME软件对2类高铁出行方式和客运产品上下层参数进行标定。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性别、收入、费用类型、票价率和舒适度这6种因素对旅客在各客运产品之间的选择产生影响,而收入、费用类型、出行距离、票价率和旅行时间这5种因素对旅客在2种高铁出行方式上的选择上产生较大影响。λ和命中率等指标的数值分别验证了模型结构的合理性和参数标定的准确性,研究成果对高铁运营部门在设计满足旅客差异化出行需求的客运产品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高速铁路市场化定价为背景,提出高速铁路动态定价模型。根据列车停站方案的差异,以列车旅行时间进行列车分级;通过分析高铁沿线各点对之间的历史客流出行信息,从旅客出行的价格敏感性和时间敏感性角度出发对旅客进行分类,并根据历史售票数据得出不同类型旅客所占比例;在此基础上,以客票总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考虑票价上下限、列车能力和票价不到倒等约束,建立基于收益管理的高速铁路动态票价优化模型,并根据模型特征设计启发式求解方法。最后以京沪高铁为例,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优化计算和分析,证明在不增加运力的前提下,考虑收益管理的高铁动态定价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客票收益。  相似文献   

13.
计算、评分铁路旅客群体对价格的敏感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旅客群体分类,对于新线开通票价制定、既有线票价浮动测算、丰富常旅客营销手段、预售期票价折扣实施等方面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选取多次乘坐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动卧的旅客为样本对象,根据其在票价动态调整开始实施后出行行为的变化,运用K-means聚类算法和BP神经网络,将每位高铁动卧旅客对价格的敏感度进行识别和评价,并最终将所有旅客群体分成3类。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价旅客价格敏感度,准确识别出价格敏感度较高的旅客群体,为铁路旅客运输利用价格手段实现“削峰填谷”、减少客流波动、提高经营效益的市场化目标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对通道沿线的高速公路客运产生重要的冲击,部分公路客运站面临着关停的风险。为揭示高铁竞争下高速公路客运改善机理与运营对策,基于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2个层面,从旅客个体特征、出行需求、购票、到站、中转换乘、出行和离站多维视角全面科学地设计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实验,通过实测数据建立旅客乘车方式选择BL模型,研究高铁竞争下多维因素对旅客高速公路客运选择的影响,以此为依据提出高铁竞争下高速公路客运的运营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购票、拥有私家车、到站时间、出行距离、票价、运行时间、安全性、舒适性和准时性是高铁竞争下影响高速巴士选择的显著性因素;通过优化客运班线、制定差异化票价、改善购票和进站服务通道、推动城市侧地铁与客运站的快速接驳等策略可提升高速公路客运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正5月6日,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开通试运营。长沙磁浮快线全长18.55 km,起于京广、沪昆高铁交汇的长沙火车南站,止于黄花机场,全线设3座车站。试运营初期配置5列车体,运营时段为上午9时至下午6时,试行票价全程为每人20元人民币。长沙磁  相似文献   

16.
2011年7月1日全国铁路运行图调整时,按3个运行模式来安排,有多种票价供旅客选择: 1.在时速300km/h的高速铁路上,同时开行时速300km/h和时速200~250km/h 2种动车组列车。既开直达车,又有区段停车,增设更多的乘车点,提供2种票价选择,充分兼顾高铁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的乘车需求。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代表了当代铁路技术进步的最高水平,给世界铁路发展带来了第二个春天。然而,高铁发展不能过度超前,只能适度超前。京沪高铁投入运营一年来共运送了5 334万旅客,日均约14.6万人(设计运力可以达到每天38万人次);2012年4月以来,按照目前的运行图日均客座率为73%;部分高铁特等座和商务座票价开始打折,说明这方面的供给已超过了实际需求。根据需求,京沪之间可以说是最需要修建高铁的线路,现在看来这条高铁线路的运能已能满足需求且留有余力。这是正常  相似文献   

18.
<正>7 据中华铁道网报道,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发布的"关于2014年短途卧铺优惠有关事宜的公告"显示,自2014年3月20日至12月31日期间(9月30日~10月7日除外)始发的部分旅客列车末端空闲卧铺执行优惠票价。预计短途软卧、硬卧票价的优惠幅度可达20%~50%不等,具体优惠金额将在几元至几十元之间2014年春运  相似文献   

19.
正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十年来,安全运送旅客13.5亿人次,全线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5.8亿km。作为中国客流量最大的高铁线路,京沪高铁采取很多高科技手段确保旅客安全,其中就包括基于"北斗+5G"的铁路全自动无人机智能巡检专用系统,该系统在国内外都是首次应用。6月23日,京沪高铁黄河特大桥上高铁不时呼啸而过,记者在桥下看到,3架搭载精密设备的无人机从桥下的移动全自动升降平台依次起飞,编组成无人机小集群,按照设定航线,对大桥钢结构进行自动巡检。据介绍,无人机拍摄的照片、  相似文献   

20.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6(1):116-118
2012年12月25日,《凤凰网访谈》刊出凤凰网记者周东旭采访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社长、主编孙章教授时的谈话。现将访谈中有关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内容予以摘登。高速铁路核心技术相当部分仍掌握在国外,需要自主化记者:中国高速铁路(以下简为"高铁")能完全吸收消化引进的高铁技术吗?孙章:中国高铁技术可以跨越式发展。发展中国家有后发优势,只要经济实力允许,可以引进最新一代的技术,少走弯路,节省赶超时间。但引进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必须要自主化。高铁技术是软硬件的集成技术。硬件可以买图纸,外国人给你的;软件是不给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