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北汊副航道桥采用五跨连续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结构形式,其跨径布置为(65+3×110+65)m。结合桥梁建设要求,对北汊副航道桥的跨径布置、结构形式、上部及下部构造设计、施工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2.
岳阳洞庭湖大桥为双塔双跨钢桁架梁悬索桥,缆跨径布置为460 m+1 480 m+491 m,主梁跨径布置为1 480 m+453.6 m,主缆矢跨比为1∶10。其猫道的设计与结构稳定性直接影响大桥的施工安全。从猫道总体布置、猫道承重索及扶手索、猫道承重索锚固体系、塔顶转索鞍及变位系统、猫道面层及门架等方面介绍了该大桥的猫道设计,并建立猫道结构计算模型,对恒载状态下的承重索线形及张力进行了验算,验算结果满足施工要求;通过验算组合状态下猫道承重索和门架承重索结构,得到其安全系数均大于3,证明猫道设计合理,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3.
观音湖圣莲岛钢便桥采用贝雷式321型桁架单元,总长度(46×12m+6m+4×12m),其中50跨为上承式结构,边跨(第1跨)为下承式结构。介绍了设计荷载、设计水位的选取、便桥的结构布置及设计注意事项,提出了钢便桥使用维护措施。通载试验表明设计符合要求。实际使用表明,圣莲岛钢便桥安全可靠,加快了圣莲岛开发建设进度。  相似文献   

4.
新洋港大跨径部分斜拉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洋港特大桥为跨径组合120m+216m+120m的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主桥跨径位于国内同类桥梁前列。文中主要介绍工程概况、技术标准、结构特点以及设计计算方法。主桥采用左、右幅分离布置并共用中塔的横向3塔方案,在保证了功能需求的同时也兼顾了桥梁结构受力的合理性。针对横向3塔的布置形式,采用塔梁分离、塔墩固结的半漂浮体系,有效处理了梁、塔、墩布设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浮山县丞相河特大桥为四塔斜向双索面PC矮塔斜拉桥,该桥桥跨布置为3-40 m T梁+(132+3-240+132)m PC矮塔斜拉桥+6-40 m T梁,桥梁全长1.352 km。桥梁上部结构主桥采用单箱单室箱形梁,引桥采用40 m预制拼装T形梁。下部结构主桥桥墩采用Y形薄壁空心桥墩,引桥采用薄壁矩形空心墩。斜拉索为一塔双索面斜向布置,全桥共布置8个斜向拉索面。该桥不仅与浮山丞相河水库山水环境相融合,且桥梁结构造型具有现代气息,可供同类桥梁设计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蒿枝港桥位于临海高等级公路启东北段,主桥跨越蒿枝港Ⅲ级航道,主桥上部结构采用(51 +85 +51)m变截面悬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介绍了该桥主桥的设计概况、径向力控制、钢束布置、箱梁横向计算及合拢段设计等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富民桥主桥为双折线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桥跨径布置为(89+242+89)m.主桥结构体系为4#墩处塔、墩、梁三者固结,5#墩处塔梁固结、墩梁分离.简要介绍5#墩上部结构1#、1′#块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京张铁路(60+100+60)m连续箱梁上跨大秦铁路,采用墩顶转体的方法。为保证转体时受力可靠传递,梁部0号块截面的腹板、底板尺寸均有所增加;考虑到转动体系布置,墩顶参数也相应增大。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转动体系的支撑、牵引和平衡系统的结构、设计及操作。墩顶转体顺利实施,实践证明墩顶转体具有减少转体重量、降低工程难度及造价、缩短工期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马松江 《交通标准化》2012,(21):104-106
桃花峪黄河大桥主桥为双塔三跨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160m+406m+ 160m.针对主桥结构体系和钢箱梁架设方案中临时墩间距的确定等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目前一些曲线梁桥支座布置不当,而影响结构的受力及车辆正常行驶的现状,阐述了曲线梁桥合理布置支座的重要性。介绍了曲线梁桥支座布置不当引起破坏类型和成因,总结了国内外常见的多种布置类型及原则,为曲线梁桥支座布置设计及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贵州思南岩头河大桥为非对称连续刚构,跨径布置为53m+128m+92m。该桥具有分跨不对称,墩高不对称,结构受力复杂,可参考的工程实例少,并能与桥址区峡谷环境相协调等特点。以该桥的设计为例对非对称连续刚构在山区地方公路中的应用做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以一座跨度为(60+2×100+60) m的组合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箱型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内衬混凝土布设形式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腹板内的两种材料共同承担剪力;对内衬混凝土的设置厚度取30~70cm最为合理;通过讨论"内衬混凝土设置区间相同,内衬厚度的布置方式不同"与"内衬厚度的布置方式相同,内衬混凝土的设置区间不同"两个问题,在多模型的对比计算中归纳出内衬厚度线性变化的布置方式较内衬厚度保持不变的布置方式更优以及内衬设置区间为覆盖负弯矩区范围的一半时最佳。  相似文献   

13.
耿村阧大桥主桥为双塔独柱式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跨径布置为(75+150+75)m。主梁采用单箱三室大悬臂等截面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塔采用独柱式钢结构,采用塔梁固结、梁墩分离体系,斜拉索采用扇形单索面布置,桥塔墩采用钻孔桩群桩基础。基于Midas/Civil和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桥进行静力性能分析,并对主梁和主塔节段进行了局部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斜拉桥成桥状态和运营状态结构受力状态合理,为今后斜拉桥的研究与合理设计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线性粘滞阻尼耗能框架的地震反应,采用SAP2000分析了一座10层框架结构安装线性粘滞阻尼器之后,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考虑了五种不同的阻尼器布置方案,其中三种方案为对称布置,但阻尼器布置位置不同;两种方案为非对称布置,且其中一种方案只在结构一侧布置阻尼器,由此探讨了阻尼器布置方式对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可得对称布置方案结构各楼层减震效果良好,并且三种布置方案地震反应和减震效果基本相同;非对称布置方案相对前三种布置方案减震效果较差,这是由于阻尼器布置不对称,使结构产生了扭转,增大结构地震反应。因而阻尼器应在结构中灵活对称布置,不宜采用非对称形式布置。  相似文献   

15.
泗阳西安路大桥主桥采用(61.65+152+61.65)m中承式连续钢桁架拱桥结构,为双向4车道城市桥梁。文章首先从总体布置、横断面设计、主桁、桥面系等方面对该桥的主桥设计进行介绍,然后对其静力特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对该桥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贵州思南岩头河大桥为非对称连续刚构,跨径布置为53m+128m+92m.该桥具有分跨不对称,墩高不对称,结构受力复杂,可参考的工程实例少,并能与桥址区峡谷环境相协调等特点.以该桥的设计为例对非对称连续刚构在山区地方公路中的应用做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江顺大桥主桥是一座跨径布置为(60+176) m+700 m+(176+60) m的双塔双索面钢-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介绍了该桥的结构设计情况,提出了适用本桥的配切+顶推辅助中跨合拢方案。介绍了该方案优点、主要实施步骤、顶推力和顶推量的计算分析要点及工程实施情况。对类似工程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理想恒载状态,为施工阶段倒拆分析提供理论依据,针对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结构特点,以国内某跨径布置为(65+158+65)m的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为背景,基于有限位移理论和分段悬链线法计算理论,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在结构自重、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以及预应力效应等作用下的恒载平衡状态进行分析,得到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合理线形和受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主缆在恒载作用下的成桥线形合理、吊索索力及主梁的受力合理,为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分析及施工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在运营阶段的温度效应明显,为分析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的温度效应,以跨径布置为30m+80m+30m的某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例,融合了等效时变的温度效应模型和有限元方法,建立精确的空间有限元模型,深入分析了整体温度变化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挠度、结构内力和应力以及拱桥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整体温度变化对钢管拱桥挠度影响显著,甚至会出现挠度方向的变化;整体温度升高时,钢管轴力增大,混凝土轴力减小,同时钢管和混凝土弯矩方向均发生变化;整体温度变化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工程概述曹妃甸工业区西通路高架一期工程桥梁主线工程部分包括一港池大桥主桥、水中引桥及一港池西侧一联陆上引桥,工程范围K5+985.000~K6+868.000。桥梁全长883m。主线跨径布置为4×28+3×45+4×45+2×138(钢管混凝土下承式系杆拱桥)+4×45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