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截至2016年底,中国内地共有29座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3 832 km,运营线路129条,其中新增运营线路28条(段),新增运营里程569 km.统计运营线路的名称、里程等情况,并对统计口径和特别情况予以说明.给出2016年中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数量和里程排序,并对我国轨道交通总体发展情况做了简要分析.北京以19条线位居运营线路数量首位,上海以627 km位居运营总里程首位.预测到2017年底,运营总里程将达到5 000 km,运营城市数量达到34座.  相似文献   

2.
截至 2013 年底,中国内地共有 19 个城市拥 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 2 539 km,新增运营线 路 15 条,新增运营里程 395 km。统计这些运营线路的 名称、里程等情况,并对统计口径和特别情况给予说 明。给出 2013 年中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数 量和里程排序。北京以 17 条线位居运营线路数量首 位,上海以 577 km 位居运营总里程首位。  相似文献   

3.
截至2015年底,中国内地共有25个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3 293 km,新增运营线路11条,新增运营里程307 km.统计运营线路的名称、里程、开通日期等情况,并对统计口径和特别情况予以说明.给出2015年中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数量和里程排序.北京以18条线位居运营线路数量首位,上海以627 km位居运营总里程首位.  相似文献   

4.
2017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17年底,中国内地共有33座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4 706 km,运营线路161条,其中新增运营线路32条(段),新增运营里程874 km.统计运营线路的名称、里程等情况,并对统计口径和特别情况予以说明(本文中的统计数字没有包含由国家铁路部门管理的324 km市域快轨线路).给出2017年中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数量和里程排序.并对我国轨道交通总体发展情况做了简要分析.北京以22条线位居运营线路数量首位,上海以676 km位居运营总里程首位.预测到2018年底,运营总里程将接近6 000 km,运营城市数量达到36座.  相似文献   

5.
截至2014年底,中国内地共有22座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3 155 km,新增运营里程409 km。统计运营线路的名称、里程等情况,并对统计口径和特别情况予以说明。给出2014年中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数量和里程排序。北京以19条线位居运营线路数量首位,上海以643 km位居运营总里程首位。  相似文献   

6.
铁路资讯     
中国高速铁路突破10000km占世界45% 据人民网报道,9月26日,随着我国第一条连接海峡西岸和中部内陆腹地的快速铁路——向莆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0000km,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45%,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达9356km。  相似文献   

7.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共有4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33条,运营里程7545.5km,车站4660座,实际开行列车2528万列次,完成客运量175.9亿人次,进站量109.1亿人次,全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运营安全责任事故。2020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9条,新增运营里程1240.3 km,较去年增长20.1%;新增天水、三亚、太原3个城市首次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路已进入高速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3(1):I0002-I0002
2009年12月26日,时速350km的武广高速铁路投入运营,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京津城际、石太、武广、温福、甬台温、胶济、合武、合宁等8条时速250km及以上的客运专线,总里程达2843km.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又是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史上的一个"大年"。除了在建的8条地铁线路外,2015年还将开工建设新机场线、3号线一期、17号线、19号线一期、12号线和7号线东延6条地铁新线,总里程达183 km。北京市地铁运营线路已达18条,总里程达到527 km,比2010年增加了近200 km,网络化运营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北  相似文献   

10.
莱比锡城位于德国的中部,是一个重要的贸易 和经济活动中心,人口约60万.LVB--莱比锡 交通运输局经营着50条公共汽车线路,运营里程 大约有1000 km,覆盖地区面积超过800 km2.该局 同时拥有20条轻轨和有轨电车线路,其延伸范围 超过300 km.这50条公共汽车线路中有28条是 由LVB下属的子公司莱比锡GmbH所提供的,运 营里程大约为490 km.  相似文献   

11.
2020年,全国铁路新增运营里程超过4800km,进一步织密了“八纵八横”高铁网。临近岁末,江苏盐城至南通高速铁路、云南大理至临沧铁路同日开通运营,我国铁路一天之内新增运营里程360km。2020年,国铁集团克服疫情影响,有序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新开工项目16个,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京雄城际、银西高铁、郑太高铁、连镇高铁、京港高铁商合段、沪苏通铁路、格库铁路等29条新线顺利开通运营,累计投产里程超4800km。  相似文献   

12.
<正>据《人民铁道》报道,2013年12月28日,伴随着厦深铁路、西宝高铁、柳南客专、衡柳铁路、渝利铁路、广西沿海铁路等多条铁路同时开通运营,中国铁路营运里程一天新增约2 000 km,突破10万km大关。其中,时速120 km及以上线路超过4万km;高速铁路突破1万km,在建规模1.2万km,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复线和电气化里程分别达到  相似文献   

13.
统计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建设和运营情况,介绍全自动运行线路及线路规模、全自动运行等级、开通时间,分析近年来国内全自动运行线路建设和运营里程增长趋势、各城市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建设规模、全自动运行等级情况,以及信号和列车供货商情况。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底,国内共计有24个城市建设全自动运行线路65条,建设总里程1 913 km,其中有15个城市已开通全自动运行线路,数量为29条,运营总里程932 km。采用自动化等级Go A4的线路共58条,占总线路数量的89.2%,里程1 683 km,占总里程的87.9%;采用Go A3的线路共7条,占总线路数量的10.8%,里程230km,占总里程的12.1%。统计结果表明,Go A4自动化等级已成为全自动运行线路的优先选择。国内全自动运行线路已有选用的全自动运行信号供货商11家,列车供货商10家,且多为国内供货商,表明已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这有利于我国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创新,从而推动交通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健康、有序的发展时期,运营线路总里程从2000年前的100 km左右,快速增至2015年末的3618 km,运营线路不少于3条的城市达到11座,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网络化发展格局. 到2020年末,运营线路总里程将达6600 km,城市轨道交通正逐步由线路式发展向网络化发展过渡和转型,网络化发展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5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06条,运营里程10 165.7 km,车站5 897座。2023年全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6条,新增运营里程581.7 km,新增红河和咸阳2个城市首次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2023年全年实际开行列车3759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94.4亿人次,进站量176.6亿人次,客运周转量2418亿人次公里。2023年全年客运量较2022年增加100.4亿人次,增长51.7%。  相似文献   

16.
据新华社报道国内10座城市已建成运营的3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813.7km,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刘丽萍 《都市快轨交通》2010,(1):I0006-I0006
2009年12月31日上午9时.随着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和11号线北段一期同时开通试运营.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线路增至10条.运营里程达到330km.投运车站增至221座,为实现2010年世博会前形成400km轨道交通运营网络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大.同时建设的城市多。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从1995年-2008年6月,12年间共有10个城市20多条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730km,到奥运会开幕.北京、上海两城市运营线路分别达到220km和236km。  相似文献   

19.
截止2010年12月,上海铁路局管内新建高铁已开通线路达到了6条,总计运营里程1103 km。另外,京沪高铁660 km线路联调联试已经逐段展开。如何接好、管好新建高铁,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31日,北京地铁8号线2期北段、9号线南段以及15号线1期东段开通试运营。至此,北京地铁运营线路达到15条,运营总里程为372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