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比较分析了多国电力机车牵引通风方式的使用情况,重点介绍了离心式通风机和轴流式通风机2种电力机车通风机的优缺点,列举几种最常用的牵引通风过滤器结构,搭建了车体侧墙独立通风方式、顶盖夹层独立通风方式牵引通风系统的2个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2.
1 概述SS9型电力机车车体采用框架式整体承载结构,由Q345A高强度低合金钢、09CuPCrNi耐候钢钢板和钢板压型件组焊构成.车体蒙皮使用耐候钢以加强车体承受大气腐蚀的能力. 如图1所示,底架位于车体下部,是车体的基础,也是主要的承载构架.车体两侧是侧墙结构(简称侧构),车体两端是司机室,它们都焊装在底架上.底架上面焊有设备安装骨架(简称台架),它是车内设备安装和电缆布线等的基础.车体组装时,用6根车顶连接横梁将两边侧构连接成箱形壳体.在车体顶部安装5个可拆卸的大顶盖.上述底架、司机室、侧构、台架和大顶盖装置,是车体的主要承载结构部分. SS9型机车的内层结构主要集中在司机室内.司机室前上部设有宽敞明亮的前窗,从入口门可直接进出司机室,通过走廊门可进入车内各设备室.车体两侧墙设有沿纵向排列的立式百叶窗,大气通过百叶窗经过过滤网滤尘进入车内,冷却除制动电阻柜外的各种设备.侧墙上部设有玻璃窗,可供车内自然采光.牵引缓冲装置设置在机车两端的标准高度上,机车通过牵引装置实现对列车的牵引.机车前端下部装有排障器,用来排除线路上的障碍物,保证机车运行安全.排障器上设有脚踏板,便于工作人员调车作业.  相似文献   

3.
HXD2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车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HXD2型交流传动重载货运电力机车车体的设计要求出发,阐述了车体结构,重点介绍了司机室、底架、侧墙、顶盖装置以及其他部件结构,分析了车体静强度、疲劳强度以及动力模态.试验表明,车体的强度和模态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4日,用于我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的首台SS9改进型(0125#)电力机车顺利交车,即将奔赴京广铁路武昌到北京以及武昌到深圳区间,承担4月18日开始的第五次全国铁路大提速牵引重任。SS9改进型机车为六轴干线客运电力机车,由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生产。机车在原SS9机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计,速度160km/h,最大功率5400kW。机车采用中央走廊设备布置,方便司乘人员巡视、检修;侧墙过滤器采用迷宫式夹层风道独立通风结构,降低车内负压,提高机车的滤尘效果及防寒性能;司机室进行了标准化、人性化设计,微机控制装置及其他电子装置设置…  相似文献   

5.
庞龙 《机车电传动》2011,(4):62-63,71
对SS<,9G>机车内部温度过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造方案,改造效果表明独立通风SS9G型电力机车加装侧壁通风装置能够有效降低车内温度,提高电器运行可靠度.  相似文献   

6.
由大同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以及成都机车车辆厂联合研制开发的SS7D型电力机车,4月10日通过了铁道部科技成果鉴定。 SS7D型电力机车是为适应我国铁路提速需要而研制的新产品,是目前国内技术水平最为先进的交直传动客运电力机车之一。该机车在研制过程中坚持了机车简统化、标准化、系列化原则,借鉴了国内提速机车的成熟技术。技术上的主要特点有:采用B0一B0一B0轴式、牵引电机架承式全悬挂、轮对空心轴六连杆传动方式,通过降低轴重、减小簧下重量、优化悬挂刚度等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使机车既适应小半径曲线,又适应直线区段提速需要,在比较广的使用范围里实现了良好的动力学性能;采用微机控制系统及逻辑控制单元,简化了有触点控制电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通过微机控制与逻辑控制单元的结合,实现了机车状态显示、故障记忆及显示、应急操作提示、控制系统自检等功能;首次在交直传动机车上采用独立风道通风方式,降低了车内负压,减少了车内积尘,改善了车内电器工作环境;采用新型110V IPM高频开关控制电源,技术先进,性能稳定。 SS7D型电力机车的型式试验和主要部件型式试验表明,机车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2台SS7D型电力机车在40万km的正式运行考核中,没有机破发生,仅有1次临修,深受用户欢迎。 铁道部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机车主要性能和采用的新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SS7D型电力机车的科技成果鉴定,并建议投入批量生产。(杨永林供稿)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秦铁路运量的增加,机车使用台时逐步增加为了减少机车故障,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清洗滤尘网,保证机车正常使用。简介如下:1问题的提出1.1滤尘网,即机车侧墙过滤器,是安装在机车侧墙上的机车通风滤尘设备。当空气由侧墙经滤尘网进入机车内部时,滤尘网可阻档空气中的悬浮物、水滴、尘土等,对空气进行过滤,从而使进入机车内的空气达到一定的洁净程度,保证机车内各种电器部件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经过一定时间使用的滤尘网,网上必然堆集大量的尘土杂物,影响机车内外的空气流动,从而影响电器部件的散热效果。同时会使机车内部出现负压,造成司…  相似文献   

8.
从HX_D2D型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通风冷却系统的设计要求出发,详细分析和阐述了该机车牵引通风系统、复合冷却塔通风系统、机械间补风系统的通风方式结构特点及技术参数等。试验表明,该系统的设计满足电力机车通风系统的需要,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机车侧梁牵引座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SS系列电力机车车体侧梁牵引座进行了比较及强度计算,分析了侧梁牵引座的结构特性,提出了不同的优化结构方案;分析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并根据其载荷特性进行疲劳强度评价,从设计上保证侧梁牵引座结构的免维护性,从而达到侧梁牵引座结构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大秦线开行20 000 t列车,车型以C80型敞车(铝合金、不锈钢、全钢车体)为主,并在湖东站集结编组200辆发往秦皇岛方向。湖东站设置了适应20 000 t列车作业的到发线,为保证列车安全到达预定的目的地,列车在湖东站进行技术作业,如按照常规设置的列车技术检查设施,将不能适应列车技术检查需要,为满足列车编组50辆、100辆、200辆列车日常技术检查,必须研究新型的列车检查安全防护方式及列车地面试风设施,以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并为列车检查人员提供安全保证。研究方法:研究到发线中间道岔(腰岔)设置型式,分析站场到发线使用方式及作业流程顺序,根据SS4改、DJ-型机车牵引列车方式,机车进出机务段整备作业程序,新型机车长度;进行模拟不同列车编组方式在到发线上4个分区范围内列车停放位置,研究适应列车日常检查的必要条件,提出可行的新型列车检查设施设置方式。研究结果:适应各种情况下20 000 t列车作业的列车安全检查,选择合理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列车地面试风设备设置方式。研究结论:列检作业线两端设置电动脱轨器,中间腰岔设手动脱轨器,列车试风设备每股道按4段设置轨边试风执行器,同时具有联动试风条件。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roperability, TSI)对货运电力机车的要求,采用整体承载的轻量化车体结构设计,优化车体底架和各部件结构,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车体强度和被动安全性仿真分析,并对车体静强度进行了试验验证。该货运电力机车车体结构及其附件通过了TSI认证,并且已于2019运行至今保持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2.
宝广段运用的电力机车,有一次侧调压的6Y_2机车,有二次侧调压的SS1机车,有相控调压的6G机车。对应于三种调压方式,上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某型铁路客车钢结构车体为例,建立了详细的车体结构有限元力学模型,研究了车体侧墙纵向梁结构、底架边梁结构、侧墙上弦梁结构,以及底架裙板结构对车体结构主要振动模态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侧墙立柱和车顶弯梁组成的圈梁结构对车体结构振动模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车体底架边梁和侧墙上弦梁的刚度,如抗弯截面模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主要振动模态指标;底架裙板对车体主要振动模态有较大影响;侧墙纵向梁以及圈梁方案对车体主要振动模态指标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高速动车组车体、底架、侧墙、地板、车顶、裙板等部件的加工艺及工装设计,按照该工艺,可以满足高速动车组车体制造需要,为同行业其他车体加工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DJ型高速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是根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合同编号98J13)要求而研制的4轴高速客运电力机车,主要用于既有干线上牵引160 km / h准高速旅客列车和客运专线、高速线上双机重联牵引 200 km / h过境旅客列车.其外形见图1. 图1 DJ型机车外形图 1 主要技术和结构特点 (1)采用交流传动,与国内现有机车相比,其轴重最轻、单轴功率最大、机车功率最大、运用速度最高、恒功范围最宽,是一种可覆盖普速、准高速和高速运用的通用型机车. (2)采用全分布式微机无触点控制,能实现多机重联控制、故障自动隔离、智能诊断和存储记录等功能. (3)采用一系人字橡胶定位的柔性转向架,提高了曲线通过性能,改善了运行平稳性. (4)通过有限元分析及流体场优化分析,车体承载结构轻,外形准流线化,降低了机车重量和运行空气阻力. (5)国内首次采用车顶夹层独立通风方式,解决了以往侧墙通风方式带来的漏雨和积尘难题,提高了通风效率和整车可靠性. (6)尽量减少车顶设备,并在国内首次将真空断路器等高压组件置于车内,大大提高了机车抗雷击和污闪的能力. (7)辅助系统采用了双套辅助变流器供电,供电质量好,辅机重量轻,系统冗余度高. (8)包厢式驾驶台和整体司机室装修符合现代人机工程的要求. (9)屏柜设计遵循模块化、集成化的原则,为将来交传机车、动车系列化和派生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线性系统的试验模态分析(EMA)理论、SIMO分析方法、多参考点模态测试原理,针对1:8比例车体进行侧墙试验模态测试以及模态参数的辨识。根据比例车体外形尺寸,建立试验测试模型;进行传感器的布置并设置模态测试参数;利用锤击法及DHDAS软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后处理;利用Polylscf模态提取法,得到比例车体侧墙的前四阶弹性模态参数和对应的阵型。结果表明:该型比例车体侧墙一阶模态为61.6 Hz、二阶模态为120 Hz、三阶模态为125.5 Hz、四阶模态为139 Hz。通过比较不同输入激励类型,比例车体一阶模态对于激励施加位置不敏感,侧墙激励下的二阶、三阶和四阶幅值大于顶板激励幅值,最大相差5.132 m/s2/N,模态响应幅值对于激励施加位置很敏感。信号频谱成分与模态频率一致,证实了试验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标准动车组车体的生产制造为基础,系统论述动车组底架、侧墙、车顶、端墙、司机室等5大部件组装及车体总装技术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总结近10年的车体组装技术操作要领,展示铝合金车体制造从引进、消化、吸收及再创新的最新成果,进而为铝合金车体制造标准化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同机车厂始建于 1 954年 ,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同时生产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厂家 ,也是我国第二个电力机车制造基地 ,国家大型一类企业。现有员工 92 0 0余人 ,其中科技人员 1 0 0 0余人 ;占地面积 2 3 0万 m2 ;固定资产净值 3 .5亿元 ;具备年生产电力机车 2 0 0台的能力。 1 997年通过ISO90 0 0质量标准认证。工厂在铁路蒸汽机车时代曾是我国最大的蒸汽机车制造厂。 80年代中期 ,先后进行 2次大规模转产改造 ,转产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累计已研制、试制成功 DF4 B、DF4 C2种型号的内燃机车和SS3 、SS3 B、SS4 改、SS6B、SS7、SS7…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电力机车(动力车)辅助系统地面联调试验的设计要求、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并对SS9型机车采用辅助变流器供电的辅助机组进行了地面联调部分试验,获取了许多重要数据,为今后的研究、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电力机车车体侧墙钢结构的生产过程中,现有工装都是针对不同车型设计制造专用的组焊工装。因各车型车体侧墙钢结构的结构、尺寸的差异,需多个工装平台才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多套工装平台在占据车间较大的生产场地的同时也为工厂带来很大的浪费,而且无法实现工装的快速转换。因此进行工装通用化的设计,充分考虑各种车型侧墙钢结构的相似性和不同点,在实现全部压紧装置和定位装置通用的基础上仅用一组工装平台,实现不同车型工装的通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