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又到了美国棒球职业大联盟参赛球队查看积分榜上最新排名的季节.班轮公司和托运人也在做着同样的工作,他们查看经济新闻,试图找到未来需求走向的线索. 有些线索隐藏得很深.美国迟迟未能从2008年、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导致经济指数动荡不定.增长之缓慢从集装箱进口量上便可见一斑:如今美国集装箱进口量刚刚开始接近经济危机前水平.  相似文献   

2.
2011年跨太平洋地区预测表明,该地区贸易进口量将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同时贸易出口量也将逐渐恢复。 在2010年经济复苏时期,跨太平洋集装箱航运市场的主要贸易航线取得强劲增长,从而推动美国集装箱贸易市场在2009年经济萧条后实现11.8%的高速增长。跨太平洋贸易(包括印度次大陆)去年增长了12.2%,其中进口量增长了16.5%达1180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3.
对2011年跨太平洋地区预测表明,该地区贸易进口量将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同时贸易出口量也将逐渐恢复. 在2010年经济复苏时期,跨太平洋集装箱航运市场的主要贸易航线取得强劲增长,从而推动美国集装箱贸易市场在2009年经济萧条后实现11.8%的高速增长.跨太平洋贸易(包括印度次大陆)去年增长了12.2%,其中进口量增长了16.5%达1180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运》2007,30(2):11
有专家认为,造船市场繁荣的动力来自于世界经济的繁荣和贸易持续稳定的增长。世界贸易增速近几年仍保持在7%以上,2008年世界贸易增速至少可达4.5%。中国石油、铁矿石及其他大宗散货的海上运输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航运市场未来两年的走向。跨太平洋运价稳定协议组织(TSA)统计,近几个月从中国到美国的货运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国际机构预测中国未来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年均增长率可达到12%;而美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将从2005年的4640万TEU至少增加到2015年的7940万TEU,增长率达到71%~85%。预计2007年世界船舶市场将继续保持景气,…  相似文献   

5.
2007年对航运业来说很具标志性,特别是对集装箱运输而言。根据PIERS全球智能解决方案库的数据,2007年从东北亚(包括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进口量下降了1.5%,相当于12.7万TEU;但东北亚到美国东海岸的集装箱进口量却增长了8.9%,相当于21.5万TEU;而通过墨西哥湾进口的集装箱量由于基数较小,增长率也达到12.6%。但即使东海岸和墨西哥湾增长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6.
2007年对航运业来说很具标志性,特别是对集装箱运输而言。根据PIERS全球智能解决方案库的数据,2007年从东北亚(包括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进口量下降了1.5%,相当于12.7万TEU;但东北亚到美国东海岸的集装箱进口量却增长了8.9%,相当于21.5万TEU;而通过墨西哥湾进口的集装箱量由于基数较小,增长率也达到12.6%。但即使东海岸和墨西哥湾增长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7.
1 危机 1.1 集装箱运输市场 2008年成为全球经济的转折年。以2008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陆续陷入衰退为标志,全球经济告别了长达20年的超级增长周期。随着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前几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全球集装箱贸易坐了“过山车”。第1个重灾区是次贷危机发源地美国,自2007年第2季度开始,太平洋航线(亚洲——美国航线)的集装箱量就持续下跌;此后,欧洲步美国后尘,在2008年第3季度,亚欧西行航线箱量也出现多年未见的负增长。  相似文献   

8.
根据美国《商务周刊》的统计,1999年的美国各港口的国际航线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创历史记录,比1998年总体增长6%。美国从亚洲地区的强劲进口及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经济从金融危机中走出低谷,是促使美国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仅美国西岸各港口,去年的国际  相似文献   

9.
白水 《海运情报》2004,(7):11-11
2002.年底美国经济处于衰退之中,但亚洲至美国航线的集装箱货量增长率达20%,大大超过分析人士预测的6%。到2003年底和2004年初,美国经济经历着据说是近20年来最为景气的时刻,但太平洋东行货量的增长却差强人意。据美国PIERS的统计数据,亚洲到美国的集装箱货量在2003年第三季度比2002年同期仅增长3.4%。尽管2003年前9个月的总体增长率达9.5%,远洋班轮公司仍  相似文献   

10.
张敏 《海运情报》2006,(11):19-23
在班轮运输业的发展中,北美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表1所示,2005年北美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为4340万TEU,比2003年增长24.8%。尽管从脊吐量的绝对值和增幅来看仅与西欧港口相当,但北美港口的中转箱很少,因此北美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与其贸易增长的关联度更高。根据PIERS的统计,去年美国集装箱货物的进口量为1700万TEU,比上年增长近10%,其中自东亚进口的占69%;出口量为840万TEU,比上年增长6.9%,其中出口至东亚的为420万TEU。  相似文献   

11.
“受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的全球经济放缓、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影响,预计今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将完成2850万箱,没有达到年初计划的3000万箱,与年计划目标会有距离”。10月21日,中港协集装箱分会理事长、上港集团总裁陈戌源在中港协集装箱分会举行四届一次会议暨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高峰论坛期间,  相似文献   

12.
1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发展综述1.1全球经贸和航运发展回顾尽管美国加息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拖慢全球经济增长步伐,但中国、日本和欧元区经济的强劲增长,将会降低美国经济减缓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根据IM F的预测,2006年全球经济将保持4.9%的增长,W orld B ank预测2006年上半年贸易总额将保持9%的增长,超过去年同期8.7%的增长水平。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良好的贸易形势,将继续推动全球集装箱运输的增长。2006年新船交付达到新高,据D SC统计,将有80艘大型集装箱船投入运营。这种集中过快的交船,导致主要航线的集装箱船运价已下降了7%~9%。但近…  相似文献   

13.
“受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的全球经济放缓、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影响,预计今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将完成2850万箱,没有达到年初计划的3000万箱,与年计划目标会有距离”。10月21日,中港协集装箱分会理事长、上港集团总裁陈戌源在中港协集装箱分会举行四届一次会议暨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高峰论坛期间,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预计,未来五年所有新兴市场都面临增速下滑的可能,而中东和中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可能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准低1.25个百分点。报告称,由于油价持续低迷冲击石油相关收入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中东和中亚地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报告指出,油价较长时间处于低位的新现实抑制了中东地区石油出口国的长期增长前景,使其以石油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变得难以维持。奥地利经济研究所(WIFO)和奥高等研究所(IHS)发布经济预测,由于全球经济放缓,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出现较大经济问题,如巴西和俄罗斯正陷入深度衰退,中国经济增长率已跌到7%以下,同时美国和日本经济也在去年底时显现放缓,WIFO预计今明两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4%和1.6%,欧盟的增长率分别为1.6%和1.8%;而IHS预测欧元区分别为1.5%和1.6%、欧盟分别为1.7%和1.8%。WIFO预计今明两年中国增长率分别为6.2%和5.8%,而IHS则认为分别为6.4%和6.2%。两家机构均认为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幅分别为3.1%和3.4%。据悉,摩根士丹利将今后一年内全球经济遭受衰退打击的可能性由20%上调至30%。全美银行也将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基线下调至3.0%。摩根士丹利预计,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2016年美国经济增长将从2015年的2.4%放缓至1.7%,与此同时,预计2017年美国经济增速为1.6%。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指出,考虑到低增长的经济环境,全球经济仍然极易受到冲击。这些冲击因素包括许多金融状况的失控,例如美联储、欧洲央行或日本央行以及新兴市场多变的资本流向,尤其是中国。此外,还有中东地区冲突问题引起的地缘政治风险,以及涌向欧洲和土耳其的难民流等。全球贸易则陷入更艰难的境地。荷兰经济政策研究局发布的一篇报告显示,全球贸易已经跌入10年来新低谷,比2008年还严重,从季节性数量的变动来衡量,1月全球贸易检测数据环比下降0.4%,同比仅仅上涨1.1%。相比2015年,进口量的分类指数上升了3%,出口量下降0.7%。这类“增长”在略正略负之间也渐渐变得有气无力,这也一直是2015年的基调。然而,受糟糕国际贸易拖累,全球三大国际货运巨头营收全线下滑。集装箱船现货运价触及历史新低。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的最新报告称,今年3月中旬集装箱现货运价跌至701美元/FEU,为该指数创立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显示,亚欧线集装箱现货运价同样跌至历史最低水平。马士基近期发出警告指出,目前面临的环境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更糟糕,预计2016年全球贸易量增速在0-1%区间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从美元结算单价来看,1月份的世界总贸易额已经环比下降3.8%,同比下降12.1%,从2014年6月开始一直处于颓势。从2014年5月,全球贸易单价指数一路暴跌23%,如今甚至低于金融危机时的水平,创2006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单从量上来说,全球经济正在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与亚洲经济持续复苏,2015年亚洲贸易及航运前景向好。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拉动了集装箱港口吞吐量。随着美国和欧洲需求愈发强劲,虽然中国大陆经济增长放缓,但集装箱贸易前景仍然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5年发达经济体将加速复苏,但《商业日报》集团经济学家马里奥·默伦诺(Mario Moreno)认为,不同地区复  相似文献   

16.
东亚集装箱港口市场运营现状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尤其是在不断高涨的中国经济的驱动下,东亚集装箱市场持续呈现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繁荣景象不可多得。随之而来的是远洋运输业、集装箱转口业、港口码头和机场业、跨国物流业,以及亚洲各国腹地多式联运网络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作为东亚集装箱港口市场中的重要一员,中国近几年出口到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集装箱贸易量以及从世界各地进口的原材料、半成品和零部件贸易量保持年年增长。  相似文献   

17.
彭传圣 《集装箱化》2006,(11):10-13,16
集装箱运输起源于美国,美国也长期占据全球港口集装箱运输首位。1980年美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纽约新泽西港吞吐量就达到194.7万TEU,同期我国大陆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上海港的吞吐量仅为1.56万TEU,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仅为3.29万TEU。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2002年美国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  相似文献   

18.
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各经济和贸易大国发展状况的标志。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发达的经济和贸易大国,是我国长期以来努力追赶的目标之一。美国、我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发展变化如图1所示。如果仅仅考虑我国大陆港口的集装箱运输,美国从2003年起由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1大国滑到第2,我国大陆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1。  相似文献   

19.
初创于20世纪70年代,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美国PIERS海运研究中心于2004年4月份提供的最新分析报告中指出,2003年第四季度东向跨太平洋从亚洲出口到美国的集装箱贸易货物流量与2002年同期相比增长11%;东西向跨太平洋亚洲和美国的集装箱货运量2003年下半年与2002年同比增长是8%,而上半年与2002年同比增长率是12%,2003年与2002年全年同比增长率是10%,而2002年与2001年同比增长率是16%。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亚洲出口到美国东海岸的东向跨太平洋全水路集装箱运量在其总运量中所占的比率一直高达21%。  相似文献   

20.
徐路 《海运情报》2004,(5):25-26
这几年从亚洲往美国东岸的集装箱货流迅速增长。由于2002年10月发生美国的西岸封港事件,避免偏重西岸风险的动向明显,这是东岸货物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