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车迷热线     
《摩托车》2004,(4):48-49
车迷热线MTC先生: 我是全国摩托车维修俱乐部的会员,我参加了2003年11月初在山东淄博举办的第四届金太阳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及技术交流活动。通过大赛和技术交流,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相似文献   

2.
骑行散记     
周汝金 《摩托车》2004,(6):33-33
两年前,我买了一辆心仪已久的摩托车,随后又订阅了《摩托车》杂志,从中学到了不少驾驶和保养摩托车的知识,于是便想通过《摩托车》杂志把两年来骑行中的一些心得感受与摩友们进行一下交流。行车时首先要注意路况,并要能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危险,万万不可心存侥幸。一次,我们一行几  相似文献   

3.
马喜发 《摩托车》2004,(5):16-17
2004年,我的工龄已满30年。30年来,我与摩托车有着不解之缘。 在童年时代,电影、小说、家乡驻军的行动中。 “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在我的童心中打上了“神秘”的烙印。我十分羡慕“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曾有过一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对于我,犹如每日的三餐,顿顿不可少,至今已陪伴我度过八年多浪漫多彩的人生路。我的工作单位离家约40公里,乘车不是太方便,为此我在1995年的金秋购买了一辆金城JC70-A摩托车。它的到来给我孤寂的生活增添了几许欢乐,遇到工休回家,有它伴我一路风尘,而在我闲暇垂钓之时,又有它在河边静候。  相似文献   

5.
执着     
是对摩托车的钟情,我才爱上了摩托车修理这一行,是妻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我才能重新鼓起勇气,拿起手中久违的工具……说到摩托车修理,我仿佛又回到了八年前。那是1998年的冬天,带着朋友和同事的期望,我满怀信心地上路了。透过车窗,窗外的田野洁白一片,似乎昭示着我的理想也如此洁白无瑕、昌莹剔透。一定要到摩托车修理培训班学习的念头已经在我心里冲撞过上百回,那时因为非常爱摩托车,便到处搜集有关摩托车修理方面的书籍,不断地钻研,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理想和爱好。有时,我会静坐在自己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爱车旁浮想联翩,一坐就是个把小时。凭着这股对摩托车的痴迷,我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掌握了不少摩托车修理知识,由  相似文献   

6.
丰盈人生     
人的一生中,能够被镌刻进记忆的日子并不多,但对于我来说,这一年里,难忘的日子着实不少。难忘3月,我随车队从重庆经贵州到云南,一路颠簸,历时10多天,见证了中国制造在艰辛路途中表现出的非凡实力。  相似文献   

7.
想到几年来虽痴迷于玩车,但每天魂思梦绕的除了发动机就是悬挂系统,车玩了不少,但却是以大众版本的居多。在车的附件上的投入和所谓技术的产出极不成比例,所以一提到"玩车"二字就汗颜不止。这几年在这条"玩车"路上摸爬滚打过来,看到周围无数的车友也在重复着和我一样的经历,感受我原来的烦恼和痛苦,便斗胆将我和我熟知的车友的发烧历程总结出来,希望能给要上路的车友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2000年以来我国大中城市加快了对摩托车的“禁限”政策,招至部分群众(主要为摩托车爱好者)的不理解甚至反对、指责,《摩托车信息》刊登了不少反对“禁限”的文章而不见异议者,我个人认为有必要站在政府的角度上为“禁限”政策正名,消除群众的不理解情绪,以期达到共识。我所在的北方某市从1998年禁止摩托车上牌,但部分人  相似文献   

9.
徐术升 《摩托车》2003,(2):20-21
身处小县城的我,在本地摩界中还是小有名气的,身边的不少朋友购置新车后总喜欢让我去玩赏一番,这也让我暗地里欣喜若狂。 有两位朋友近日购置了新车,硬是让我下班后去试两把,给鉴定鉴定是否物有所值。对于本来就对摩托车  相似文献   

10.
王承旺 《摩托车》2004,(6):34-35
2003年8月28日,我给牡丹江的南门漂雪打电话,告诉他我当天下午到牡丹江,让他到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口接我,我们一起去密山。早上9时30分,我收拾好行囊,突然想到曾经花了50元买了JB抗磨剂,便按照说明要求加了50mL。这是犯忌呀!我的逻辑是:出远门,一定要在离家的前几天,将车保养一番  相似文献   

11.
史强 《摩托车》2004,(2):57-57
世界摩托车耐力锦标赛第八站,也是全年的最后一站比赛在意大利当地时间2003年10月5日下午13点30分在倾盆的大雨中正式开始。这种天气为比赛增加了不少难度。  相似文献   

12.
常有车友来信来电与我探讨摩托车购买、使用、保养等方面的问题,从中了解到一些刚接触摩托车的车友对车的使用、保养等方面缺乏必要的了解,栽了不少跟头。回想我刚接触摩托车的时候,在这方面也同样吃过不少苦头,通过这些年的摔打,交了大笔"学费",终于入了门,在这里和车友们侃一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摩托车,不同的车型决定了它不同的用途,有经验的车迷在买车前都会考虑较多,并会根据自身条件购买适合自己的车型。新手买车时往往稍欠考虑,容易被厂家的宣传迷惑,也会被巧舌如簧的商家"忽悠",这样常常买回的是一辆不适合自己或与日常用途不符的车。现在的国内摩市竞争激烈,一些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的车厂在品牌和产品宣传上玩起了"假、大、空",一款不能再普通的小排量车都能被说得神乎其神,什么"某某技术"、"某某科技",这对于新手来说,的确能打动人,但若是细究起来,这些厂家在宣传中所说的多数是大话、空话,和现今流行的虚假医药宣传没有区别。我曾经在一段平直的大路上分别骑了一款普通国产  相似文献   

13.
张少斌 《摩托车》2004,(8):18-19
儿时就有一个梦,能重拾孩提时嘻戏、奔跑追逐动感带来的乐趣,那就是一直萦绕我心中的摩托梦。我喜欢摩托车风驰电掣的感觉,更爱看她碾起的滚滚黄尘。踏上工作岗位,我所居住的这个小城,街上行驶的多是南方摩托车,在梦里我曾一次次拥有过她,于是我开始准备攒钱购车。从1991年起订阅《摩托车》至今,我成为贵刊忠实读者和铁杆车迷。1993年4月,我来到小城,准备购买心仪已久的五羊·本田。天不遂人意,五羊·本田缺货。我选择了一辆黑灰色嘉陵JH125,购价12000元,终于圆了我多年的摩托梦,这一天也就成了我一生中特别的纪念日。这辆嘉陵JH125,真是…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技术》2007,(2):14-15
2006年对我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发生了许多重量级事件,对行业今后的发展与走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 2006年1月5日,国家商务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对摩托车产品出口实行资质认定,以加强管理,规范秩序。5部委在《通知》中要求,2006年3月1日后,出口摩托车的企业和产品必须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公告;摩托车生产企业上一年度整车出口额不少于50万美元或国内市场销售不少于3万  相似文献   

15.
编辑部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我是宁夏石嘴山平罗县宝丰镇的一名17岁的男生,现在镇上的一家摩托车销售、维修部学习修理摩托车,已经一年了。我2001年初中毕业,虽然我学习一直很好,获得过各种竞赛的奖状,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我失学了。先是2000年父亲患了骨质增生,做了手术后不能干活。父亲生病用去了我家不多的积蓄,家里也没了依靠的  相似文献   

16.
对于摩托车,我自认为很内行。一般人开车,用眼睛、用手、用脚,我还可以用耳朵。车在行驶中,我凭耳朵可以听出发动机的状态好不好,换挡是否合适。我的车保养得比平常人要好很多,不少朋友一开我的车,都觉得特别地轻松特别地顺。从去年开始,随着工作的变换,我从家到单位70多公里的路程主要靠它了。摩托车的很多故障都是积累起来的,用句老话就叫“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摩托车的链条松了,上下摆幅有五厘米,  相似文献   

17.
日前,我应知识产权处长文元东之邀,参加了建设集团知识产权年会。虽说我并未干知识产权的工作,是个门外汉,但对这一工作早就有了一份情结。那是在2000年下半年,我接手的一个与我工作没有太多关联的课题——关于摩托车工业产权的问题探讨,以为中日  相似文献   

18.
李贵华 《摩托车》2004,(9):16-16
“叮铃铃,叮铃铃”,李老师电话。这样的声音早在1996年就悄悄地出现了。我聆听着这样的声音,也喜欢听这样的声音,它给了我摩托车生涯最棒、最繁荣的开始。也伴随着我走过了将近10个年头。“李会长祝贺你成为三分部副分会长。”话虽减短,但给了我由衷的喜悦,这是领导们对我的信任和会员们对我的支持,以及我的学生们对我的期望。  相似文献   

19.
小彭 《摩托车》2004,(3):31
2000年,我的前任坐骑(一款国产山地越野车)在青藏高原昆仑山口附近受高海拔地区稀薄空气的影响而动力不足,致使我西行梦碎,抱憾而归。从此后,我对摩托车的选择便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20.
修车有感     
刘亚飞 《摩托车》2004,(6):14-15
我是先认识了《摩托车》,然后才开始有摩托车的,至今已骑了6个年头了。虽然摩龄不长,但阅读的《摩托车》可不少,除了每期必读外,还经常到旧书摊上寻觅旧刊,凡有必买。旧刊内容比现在要少,但通俗易懂,令人爱不释手。另外,我搜集的摩托车剪贴画也已足足贴了两大笔记本,内有中外古今许多不同品牌的车型,闲暇时翻看一下,是件十分惬意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