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27.5 kV高压电缆应用日益增多,实现电缆全路径在线监测和故障判断及精准定位非常重要。本文对27.5 kV高压电缆的应用及故障特点进行分析,对主要电缆监测技术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的27.5 kV智能电缆。该智能电缆可以通过其本体进行电缆全路径在线监测,具有测量精度高、故障定位准等特点,可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运营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10 kV电力系统贯通线路为电缆配电线路,为铁路行车信号、通信等一级负荷供电。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时有故障发生,故障处理时间较长,为减少对运输生产的干扰,基于高速铁路既有10 kV电力SCADA系统,提出了一种快速故障区段隔离的智能定位方法和处置步骤。  相似文献   

3.
随着10 kV电力电缆和27.5 kV牵引供电电缆在铁路新线建设中的广泛应用,高压电缆在供电设备中的占比正快速增加,若建设源头质量控制不到位,将给后期运营管理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本文通过分析高压电缆的典型故障案例,总结在新线介入和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探讨并提出在高压电缆建设过程中的控制重点及措施,为降低后期运营管理成本和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铁路10kV供电网络涉及行车信号,是重要的运输基础设施,它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如何正确有效地判断、查找、处理供电线路故障,缩短停电时间,及时恢复供电就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铁路专用通信电缆以低频对称电缆为主,是铅护套内层充气维护型电缆.这种电缆的铅护套易折、易断、易漏气.近年来,矿区铁路沿线下沉区增多,矿区基建规模不断扩大,人为地面开挖和施工等诸多因素,造成通信电缆故障率急剧上升.当发生故障时,如何快速查找电缆故障地点,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减少通信电缆故障对铁路运输的影响时间,直接关系到铁路安全运输生产.  相似文献   

6.
接触网用27.5k V电缆因GIS开关柜的使用、占用空间小和免维护的特点在我国高速铁路广泛使用。然而,运用以来发生的故障表明,高压电缆对牵引供电专业还是新生事物,运行维护管理经验明显不足。做好高压电缆的运行维护管理是供电专业近期必须攻克的技术难题。本文对近年来发生的高铁接触网电缆故障进行了分析,并对高压电缆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利用高速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结合设置于铁路沿线的箱式变电站和10 kV配电所的故障录波数据,解决铁路区间贯通线发生故障后需铁路局调度所值班人员逐一调取故障前后的电流数据、人工分析判断故障线路、手动隔离故障区域的问题,从而实现自动故障隔离与定位,提高供电可靠性。研究结论:(1)根据铁路10 kV配电所的微机保护装置和RTU装置记录的故障前、后电压电流数据,可自动选择出区间贯通线的故障区段;(2)利用故障区段的双端箱变内设的RTU装置故障测量数据,可精确地计算出故障距离;(3)本故障测距方法可有效消除电缆长度冗余、电缆容性效应以及过渡电阻造成的测量误差,解决全电缆线路的故障定位问题,缩短高速铁路区间贯通线的故障恢复时间,提高区间贯通线的供电可靠性,从而确保了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京广高铁高压电缆检修中发现的外护套破损造成的绝缘电阻下降且故障点查找困难的问题,研制了高压电缆屏铠接地在线智能监测装置。该装置采用真有效值测量法,实时在线监测运行高压电缆的金属护层电流,实现了高压电缆故障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装置成品已经在京广高铁鹤壁东等牵引变电所投入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分析铁路10 kV电力贯通(自闭)线路常用故障查找方法及其缺陷,提出基于铁路专用宽带移动通信系统(LTE-R)的数据传输通道,对10 kV电力贯通(自闭)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在线路发生故障时,调度中心对各站点上传的突变参数进行数据解析,确定故障区段后自动切除,同时恢复线路供电。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10 kV电力电缆的供电可靠性直接影响高速铁路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针对高速铁路10 kV电力电缆出现故障时的特征,提出一整套利用暂态行波的高速铁路10 kV电力电缆行波故障测距方案,并研制出电缆行波故障测距系统。该系统通过电缆行波采集装置采集电缆铜屏蔽层接地引线上的电流信号,采用单端行波故障测距原理进行故障测距,同时介绍了电缆行波故障测距系统所用到的关键技术。实际运行表明高速铁路10 kV电力电缆行波故障测距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单端行波故障测距,而且测距精度很高,使高速铁路10 kV电力电缆的在线监测成为可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地铁供电系统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电流特征,确定35 kV电压等级设备电流可构造标准曲线,采用机器智能学习算法分析、测算地铁供电系统中各类开关峰谷时段运行电流,以均值-方差方法确定电流的高度异常偏离点,实现异常点数据周期内统计以及实时提醒功能。应用电流实测值分析电流在工作日、节假日的不同曲线,为负荷预测和非正常运行方式下的负荷叠加风险提供预测和评估依据,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负荷管控效率。  相似文献   

12.
广州地铁1号线谐波测量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江海 《机车电传动》2002,(2):40-42,53
介绍了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广州地铁1号线供电系统110KV侧的谐波测量结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广州地铁1号线供电系统中主要存在11次、13次谐波电流。在目前负荷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在滤波器退出运行时,其谐波电流尚未超过国际限制值;但在未来高峰负荷期间,需将滤波器投入运行。另外,还介绍了在广州地铁1号线挂网试运行的24脉波整流变压器对改善地铁供电系统谐波的情况。最后说明需经理论分析、计算及经济比较后,方可决定是否采用滤波器或24脉波整流变压器来抑制地铁系统的谐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韶关—广州段牵引变电所越级跳闸故障的分析检测,指出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限设置不合理是导致故障的原因,提出将馈线保护装置的阻抗Ⅱ段保护与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由原设计的0.5s调整为0.4s,使主变27.5 kV单相低压过电流保护与该保护的动作时限级差△t由0.2s提高到0.3s.经此调整后满足了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要...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地铁车辆辅助供电系统采用扩展供电或交叉供电方式。此方式一旦发生辅助逆变器设备故障,则须减载,从而影响了列车正常运行及乘客舒适性。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列车控制管理系统的辅助逆变器并网供电方式,并对并网控制的原理、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描述。该供电方式的控制策略经过联调试验平台及地铁车辆现场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电压互感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结合电压互感器故障情况和现场在线录波测试,分析地铁电压互感器故障原因,提出互感器新的设计思路,保证供电系统电压互感器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铁1号线供电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广州地铁1号线供电系统供电设备选择的原则;分析其运行方式,突出介绍其环网供电和牵引供电特色,并说明了互为备用自投的问题。1号线供电系统至今运行正常,表明其设计及设备选用均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是地铁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地铁列车的运行安全及行车品质。空气压缩机是风源系统主要设备,为地铁车辆制动提供压缩空气,其性能的检测,一直是行业内技术人员聚焦的热点。地铁车辆高稳定性、高精度空气压缩机试验台的研制很好地满足了地铁车辆空气压缩机稳定性等多维检测的实际需要,为行车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北京地铁1、2号线原供电系统设备现状和供电方案研究,提出地铁变电所在改造过程中,交流10kV供电网络、直流750V牵引供电系统、低压0、4kV配电系统的过渡方案和应急预案;指出地铁在不停运的条件下,供电系统改造的难点和过渡方案存在的风险性;最后给出了北京地铁1、2号线供电系统改造优化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广州地铁供电系统33 kV环网接线方式的现状并对地铁1、2号线不同接线方式的优缺点和设计思路进行了比较。33 kV环网接线方式应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接线方式,尽可能地减少地铁隧道内的电缆数量,以降低工程投资,便于工程实施和今后的运营维护。  相似文献   

20.
靳志方 《都市快轨交通》2014,27(6):101--103
论述供电系统设计对地铁平安稳定运营的作用,结合西安地铁供电系统在运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正线支援车辆段越区隔离开关联锁关系的设置、正线起始站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接触网绝缘关节的设置、直流1 500V上网隔离开关位置的设置等进行深入研究,指出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由此造成的影响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以避免或减少供电设备故障对运营的影响为根本出发点,提出科学、合理、务实、经济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