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水上挤密砂桩的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和要点。采取桩管壁开孔、先灌水后灌砂的方法,优化了水上挤密砂桩的施工工艺;给出了在近岸无掩护、水流急的施工条件下的施工参数和检验比率,总结了沉桩定位、高程控制、灌砂率等参数的控制措施和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加固效果明显,可以快速提高地基承载力,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文中结合港珠澳大桥工程主体工程岛隧工程西人工岛的施工,对水下挤密砂桩打设的施工工艺、参数计算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发挥该技术在外海筑港交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前国内专业挤密砂桩船仅有7条,均为国外引进,造价昂贵。为加快外海深水筑港建设的步伐,开展陆上挤密砂桩设备在水下应用施工技术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海口湾南海明珠人工岛二期工程的施工,论述了陆上打桩机组用于挤密砂桩船的施工工艺、适应条件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利于更好地把握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相似文献
5.
6.
高置换率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场试验,对高置换率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单桩承载力及桩间土固结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适合高置换率挤密砂桩的桩土应力比、桩间土承载力、单桩承载力的计算式,按规范中有关公式进一步复核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出的计算公式可供工程初步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8.
针对在砂土地基上修筑直立式护岸的稳定问题,以海口市某填岛工程为例,研究了挤密砂桩在直立式护岸地基抗液化中的应用。地基液化指数计算表明:在砂土地基上修建直立式护岸,施打挤密砂桩是必要的且可行的,挤密砂桩可有效增加砂土的密实度,消除砂土的液化。现场试验检测也证明通过挤密砂桩处理过的砂土地基满足抗液化要求,能保障直立式护岸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浙江某船厂船坞工程是废除现有船坞新建2座船坞的改扩建项目,工程建设规模不大,但环境条件和自然条件复杂,尤其是坞口区域建设条件极差,技术难度大。设计围绕水上基坑建造坞口、坞墙结构、船坞止水、高灵敏土地基加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在有限岸线和狭窄空间以及复杂地质海洋环境条件下建造船坞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PLC技术的全自动常温常压卷染机控制方法,结合硬件与软件对速度、张力、温度、计道、液面和补液等的控制原理和方法给予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在"长青"号FPSO系统改造中,首次将船控台系统并入中控系统。根据船控台系统特点,将过程控制系统、紧急关断系统和火气系统分别并入中控系统中,最终可通过中控系统统一动态显示生产流程、主要工艺参数及主要设备运行状态,以声光报警形式显示FPSO生产和安全的异常状态,并定期打印生产报表。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确保FPSO人员和生产设施的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将事故造成的影响限制到最小,并能及时准确地探测到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火情或可燃气体泄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报警、关断、消防等),以保护FPSO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舰艇通信与电子系统一体化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艇电子信息系统正在向一体化结构演变,舰艇电子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在分析舰艇电子信息系统结构演变方向基础上,重点研究舰艇通信作战使用特点,分析通信与其他电子信息系统实现一体化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通信系统集成发展趋势、发展阶段和目标,概要分析相关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工程船中速主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原主机遥控系统的特点及缺陷,根据西门子船舶工业全集成机舱自动化系统的解决方案,采用西门子标准化组件SIMATIC,设计了基于S7-200 PLC的船舶主机遥控系统,该系统具有停车、启动(重启动、重复启动)、换向、制动、应急操纵、速度PID在线自整定调节、死区控制、速度和负荷限制、安全保护等功能,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运行可靠性,在中石化海洋运输船舶中心的工程船(“胜利212”和“胜利214”)上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肇庆新港高桩码头工程实例,针对工程地质条件及溶洞的不同类型,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采用静压化学灌浆法、套内护筒法等施工技术处理溶洞,处理方法有效可靠,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不仅缩短施工工期,而且达到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中对砂石运输船舶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和监管难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海事监管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