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安奔奔     
《当代汽车》2006,(11):12-12
长安奔奔由长安汽车集团和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汽车设计公司I.D.E.A联合设计打造,造型在充分融合了欧洲先进设计理念与中国新兴两厢车潮流需求的基础上,由世界顶级汽车设计师Justyn Norek亲自操刀设计。整体车身造型圆滑流畅;前后上下均可调节的座椅,使驾乘人员随时可以达到最佳的驾驶和乘坐状态;可折叠内藏的后排座椅,让内部空间更加灵活多变,类似这样独具匠心的设计在奔奔上很多。  相似文献   

2.
嗨!新奔奔     
新奔奔是由长安汽车研发中心牵头,整合重庆两地设计中心的研发资源而全新推出的一款迎合年轻一代消费需求和喜好的视觉系乐趣精品小车。 自2006年上市以来,奔奔一直是众多年轻人迈向汽车社会的第一选择。8年来,奔奔已经帮助超过40万人进入汽车生活。 新奔奔的出现依然葆有青春和活力,继续帮助又一代年轻人实现美好汽车生活。  相似文献   

3.
汽车座椅骨架及功能件是支撑驾乘人员坐姿的重要载体,其外形与布置参数极大地影响着驾乘人员安全性、操作、乘坐舒适性。座椅骨架及功能件布置更是座椅工程设计的重点,是造型设计的基础。文章基于人体工程学及相应法规,分析电动座椅前后调节、高度调节、靠背旋转调节、腰托四向调节、头枕上下调节的设计原理及参考依据,可在造型设计阶段确认座椅坐垫、靠背、头枕位置轨迹的工程硬点,确保造型设计符合安全性、可操作性及舒适性,提升电动座椅整体设计质量,为整车内饰造型设计提供座椅骨架模块的理论支持,提高汽车内饰分组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座椅作为汽车的重要内饰件,其轻量化对整车减重提供了很大帮助,在保证安全性并保持造型美观的基础上,可对座椅进行轻量化设计。以一款车型的电动座椅为例,利用CATIA软件建模,将建立的模型导入Hyper Mesh中进行网格划分,形成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最后利用Optistruct求解器进行相关的优化,最终得到优化后的模型,实现对座椅轻量化的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5.
汽车安全座椅是一种专门为不同年龄或体重的儿童设计的乘车专用座椅,这类座椅通常需要安装在机动车内部,系于汽车固有的座椅之上。作为一种特殊的副件设备,汽车安全座椅仅可供儿童乘坐使用。当机动车遭遇交通意外的时候,汽车安全座椅能够及时地束缚儿童,发挥它对于儿童的安全保护作用,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儿童乘车出行时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汽车安全座椅也被称为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座椅、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汽车保护座椅等。  相似文献   

6.
高强度轿车座椅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汽车消费的普及,人们对汽车的安全要求日益提高.座椅作为汽车中的重要安全法规件,在乘员的被动安全防护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整车碰撞过程中的乘员防护,是座椅设计、制造和试验的重点.对此,国家颁布了有关的强制性标准.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型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该座椅位于汽车后排中间位置,增高座垫的高度可根据儿童身高无级调节.相对于常规使用的附加式儿童安全座椅,该座椅无须安装,避免了儿童座椅的误用.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该装置调整到不同高度的仿真模型,研究了3岁、6岁和10岁儿童假人正面碰撞时的响应,并通过对6岁假人的碰撞仿真分析,得出其关键设计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集成式座椅能够在正面碰撞中对3岁到10岁的儿童提供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运动》2011,(10):162-162
8月19日.为了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汽车设计领域的创新与发展.由中华网主办的“传承与梦想”第六届中华网汽车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本次大赛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等单位合办。大赛邀请了国内外著名的汽车造型设计迉、艺术家、评论家、媒体代表等作为大赛评委,  相似文献   

9.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饰中的重要部件,汽车座椅生产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目前行业内已形成由专业化工厂来完成座椅的生产,以提供特制化产品为整车配套.以经济型轿车座椅生产为例,介绍了汽车座椅骨架、海绵体发泡、面罩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设备选用.根据座椅的结构特点安排生产工艺,在完成座椅骨架、座椅发泡体和面罩的生产步骤之后进行座椅组装,以及出厂检查和试验.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座椅在汽车前碰撞中是不允许产生明显变形的,本文中提出了3种移动式的汽车安全座椅,它们可在汽车前碰撞时发生相应的变形,具有防止乘员下潜,消除安全带与乘员之间的初始间隙和降低胸部加速度的作用:立了使用3种移动式座椅和传统座椅的汽车前碰撞乘员动力学响应和损伤分析的仿真模型,并进行4种座椅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座椅和其它两种移动座椅相比,第一种移动式安全座椅对乘员头部、颈部和胸部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11.
1汽车造型设计的重要性及我国设计开发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汽车工业竞争日益加剧,汽车巨头们都在加紧新车型的设计开发。由于发动机、底盘设计制造技术基本成熟,新车竞争便主要体现在车身造型和电子设备的更新上。目前,在一款新车型的开发项目中,40%的设计师和工  相似文献   

12.
钱梅 《汽车与配件》2009,(42):27-29
由于乘用车座椅的系统设计与制造具有相当的难度,座椅总成的行业进入壁垒还比较高,所以在世界汽车工业中,被各大整车厂认可的乘用车座椅系统集成企业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  相似文献   

13.
《当代汽车》2008,(4):7
2008年,长安奔奔热切关注社会底层贫困人群,即将展开由长安集团赞助,中汽西南重庆丰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协办的“迎春关爱,非常3+1”活动,以实际行动誓将爱心进行到底。此次活动人人均可参与,只要你参与1元钱试驾奔奔活动,参与现场抽奖环节你就有机会成为50辆奔奔免费1年使用者之一;现场购车还可获得1000元购车大优惠;如果已购买长安奔奔的老车主,  相似文献   

14.
李力 《汽车生活》2010,(5):96-99
<正>长安奔奔给我的印象就如同它的名字、它的造型、它的广告一样通俗,与时尚拉不上半点儿关系,但奔奔MINI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交通事故中,如果有安全座椅的保护,儿童可以避免死亡或受伤。家长们现在也意识到了安全座椅的重要性,但目前儿童安全座椅实际使用率却很低,这与儿童座椅本身的人性化设计有关。为了提高儿童安全座椅的舒适性和趣味性,文章从儿童身心特点出发,对儿童座椅造型、材料、功能方面的改良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造型与材料的完美结合来实现座椅怀抱式感觉,增加趣味组件实现座椅趣味化,使用网络技术+智慧硬件实现座椅感知功能、交互功能等人性化改良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一种便携式不需拆卸的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针对目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在我国仍被很多私家车主所忽略,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汽车用充气式儿童安全座椅。本产品以现有的汽车座椅结构和市面上常见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结构为理论支撑,应用常见的机械结构和空气取用的便捷性,再不改变整体框架的条件下,达到安全方便快速地形成对儿童的保护。文章通过对产品进行结构设计、二维CAD设计,将大致结构建立出来;再利用ANSYS、Working Model等对结构进行分析,论证出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徐飞 《世界汽车》2022,(6):58-59
有人曾形容汽车是“四个轮子+一张沙发”,极简的描述不难看出人们对于汽车的基本要求——“动力”、“舒适”。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早已由单一的出行工具发展为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乘坐舒适性是评价一款汽车产品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座椅作为与乘员直接接触的部件,其舒适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车舒适性。那么决定座椅舒适性的因素有哪些,座椅的开发又会经历那些过程?针对这些问题,《世界汽车》邀请到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奔腾开发院车身开发部总监毕思刚,听毕总来解读“小座椅”中的“大玄机”。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国内外有关汽车驾驶座椅舒适性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分析了驾驶疲劳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从座椅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两方面论述了汽车驾驶用座椅舒适性的人机工程设计的要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针对汽车座椅系统结构分析,提出了座椅的一般设计要满足人机工程要求;在行驶过程中,应有效削弱地面传递的冲击和振动;驾驶过程中要减少盲区等要求。通过分析人体生理结构、人体测量学以及人体工程学与乘坐舒适性的关系,得出了最舒适的乘坐姿势和座椅尺寸参数,这些座椅设计参数直接影响了座椅的舒适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人们在汽车中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样汽车的舒适性也变得尤为重要,而汽车座椅对舒适性影响最大,因此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其中座椅舒  相似文献   

20.
正从江森自控分拆并独立上市的安道拓,在2017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一系列新产品和创新概念,其中包括多款由中国工程团队设计和开发的全新座椅产品,以及面向自动驾驶车辆的AI17概念座椅。首次亮相于2017年1月份底特律车展的AI17概念座椅,主要针对第三和第四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所设计。在自动驾驶车辆中,驾驶员和乘客将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驾驶以外的活动上,因此汽车内饰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旦汽车具备了电脑操控驾驶的能力,乘员们将对汽车座椅和内饰空间的灵活性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