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尖杉酯类生物硷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已得到肯定,单用所得的完全缓解率为16.6—27.7%。为了提高疗效,我们在一九七七年十月——一九七八年三月,半年内试用了以三尖杉酯硷为主的HOAP联合化疗方案,连续无选择地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下称急粒)6例,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了山豆根硷对家兔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内外给山豆根硷明显抑制ADP、AA和C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在最大聚集率减少的同时:促进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解聚,减慢Coll诱导血小板聚集速度;对三种促聚集剂的抑制无明显选择性。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钙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番木鳖硷(士的宁)中毒在国外比较多见,在国内很少报导。因此未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本文愿作简单介绍,并将我组鉴定确实之十例作一分析报告。中毒发生率:番木鳖硷中毒在法医毒物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根据文献,纽约市法医检案统计,  相似文献   

4.
45名具有活动性肺结核及情绪紧张和焦虑现象的病人,服用氯丙嗪,每天三次,每次25毫克,作为特效药物或外科治疗的辅助药物。15%的病人获得显著疗效,表现为长时的治疗程内情感状态的正常化及理智引为的出现,67%的病人获得中等疗  相似文献   

5.
<正> 南加里福尼亚医学校447名学生中,132名罹143次的血液感染,多为意外针刺引起。发生在三年级者占69%,较四年级者更为普遍,针剌感染高峰在学年开始时(7—10月份)。122例患者中有9例HBsAg阳性,(占7%); 2名HBeAg阳性,为具有HBV感染性较强的标志。有9名学生接触过HBsAg阳性病人的血液,其中4名接受过乙肝免疫血清球蛋白;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2,000名学龄儿童中MBD发病调查方法和结果,及52例患儿口服苯丙胺的疗效观察,并对有关诊断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调查结果发病率为7.1%,男女之比为4.07:1,发病年龄以9—12岁居多。随机抽样对比说明MBD患儿中难产、3岁内脑病、外伤史、遗尿等明显的多于正常对照组儿童,而近亲结婚、高热惊厥等则两组无显著差别。 MBD(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 syndrome)即脑功能轻微障碍综合征,是学龄儿童中较常见的一组慢性精神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作者于82年7—12月份不加选择地对本地区1—5年级的2,000名学龄儿童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确诊的52名患儿采用国产右旋苯丙胺口服治疗,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现将调查治疗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该文报道了日本和歌山(Wakagma)医科大学1976——1978年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流行性出血热7例的临床与表现特征。病人多于第4—8日入院、住院7—78日。6例发病于春季与夏初。呈重型经过者3例。患者均急性发病,有显著全身中毒症状,咽峡炎、胃肠炎、出血症候群,肝脏肿大、白细胞减少(继而增多),血小板减少,血清总蛋白含量降低。重症病人于第5病日出现各种并发症:水肿、心律紊乱及心脏传导障碍,胸腔及心包积  相似文献   

8.
作者观察了47名铁缺乏症儿童血清促甲状腺素含量及64名尿17—酮类固醇排量在肌注右旋糖酐铁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并分别与32名及28名正常对照组者作了比较。结果显示:铁缺乏症各期儿童上述两项指标均值均高于对照组者,治疗后恢复正常,治疗前后数值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各期间改变程度无差异。结果说明,铁缺乏时出现促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紊乱,这种紊乱与缺铁本身有关,与因缺铁而引起的贫血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肝患者1年前后,患者体内HBV DNA多聚酶结构域C的酪氨酸—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基因变异情况,及其与血清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乙肝标志物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及速率法分别检测60例乙肝患者经拉米呋啶治疗后其血清YMDD、HBV DNA、乙肝标志物及ALT的变化情况。结果拉米呋啶治疗9月、1年后YMDD的变异率分别为5%、13.3%。YMDD变异组HBV DNA阴转率为12.5%,无变异组HBV DNA阴转率为67.3%,两组阴转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米呋啶治疗1年后YMDD变异组ALT为(40.7±14.7)u/L,无变异组ALT为(26.5±10.1)u/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名HbeAg阴转患者无YMDD变异。结论乙肝患者经拉米呋啶治疗后,YMDD变异率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可逐渐增加,当其HBV DNA、ALT含量出现明显反跳时,应及早改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光敏树脂—尼龙丝夹板治疗牙周炎患者松动牙196组,随访复查148组;自凝树脂—尼龙丝夹板治疗牙周炎患者松动牙218组,随访复查163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种夹板治疗牙周炎患者松动牙之有效率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作者认为光敏树脂—尼龙丝夹板是临床治疗牙周炎患者牙松动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 病历摘要:姚××,男,4岁,住院号:130263。患者于30小时前用纯乐果撒内衣灭虱,撒后20小时开始精神不好,食后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有脓血。后出现嗜睡,抽风,约4—5分钟一次,每次持续2—3分钟,在当地医院按农药中毒处理,用解磷定2次,阿托品4支,即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我院肿瘤科1972—1982年间所收治的60例肺转移瘤,并对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原发灶包括泌尿生殖系统癌31例,消化系统癌9例,骨肉瘤及软组织肉瘤7例,头颈部癌6例,神经系统肿瘤2例,呼吸系统癌肿1例和未查明的原发灶者4例。在X线胸片上转移瘤呈不同的表现,我们将其所见分为六型:①结节型、②球块型、③肺门型、④浸润型,⑤粟粒型,⑥胸水型。其大多数为结节型和球块型。原发病灶治疗后至肺转移瘤出现,其间隔期短至1个月,长者达9年。转移多发生在原发灶治疗1—2年之间。因此这类病人应该在原发瘤治疗后每三个月进行一次X线胸部拍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根据文献报告及本组分析确有延长其生存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水平与临床特征和短期治疗效果的关系,评估sTNFR作为抗精神病药短期疗效标记物的价值。方法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9名,并选取与病例组人口统计特征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对照66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的血清sTNFR1和sTNFR2浓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的精神病理症状,并对其中完成随访的26名患者,评估药物治疗6周后的短期疗效。并进一步分析与sTNFR1和sTNFR2的相关性。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血清sTNFR1和sTNFR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 1)。sTNFR1与治疗前后PANSS阳性症状总分(治疗前r_s=0.56,P<0.001;治疗后r_s=0.41,P=0.007)及PANSS总分正相关(治疗前r_s=0.42,P=0.004;治疗后r_s=0.27,P=0.034),而sTNFR2与治疗前后PANSS各项得分均不相关(P>0.05)。此外,治疗6周后有治疗效应组血清内sTNFR1浓度低于无治疗效应组(P<0.000 1),sTNFR1下降水平与药物疗效相关(rs=0.679,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TNFR1和sTNFR2升高,血清sTNFR1上调与症状严重程度有相关性,治疗后血清sTNFR1下降程度可预测抗精神病药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告了346例额底与颌面部骨折,其中194例由外科处理,对手术结果作了估价。强调早期对复合性额底—颌面部骨折的一期手术修复。对经筛部入路、经筛—经额的联合入路,以及单纯神经外科处理此类病人的适应征作了分析。在手术治疗这些骨折时,对决定重要的手术方式作了介绍。采用经筛入路治疗额底C.S.F漏出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手术步骤鉴于额底与颌面部骨折经常是复合性(占我们资料中的43.2%)的,从外科治疗的观点看,作者认为对这种复合性损伤应该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对额底—颌面复合性损伤的患者,增加了手术方式。对195例手术治疗的结果,采用联合额底—颌面一期手术的优点以及只由神经外科处理的二期手术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天南星、乌头、天麻抗电痉挛作用的初步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南星(Arisaema Japonicum,Bl.)原名虎掌,系天南星科植物,药用其根。含有皂素,安息香酸及大量淀粉,子实中合有类似钩吻叶芹硷(Coniine)的生物硷。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天南星“治惊癎。口眼(口呙)斜。…。”天南星全草醇浸出物有镇静作用。民间用作祛痰及镇痉药物。乌头(Aconitum Sinensis)系毛莨科植物,药用其块根,含多种生物硷,主要为乌头硷(Aconi-tine),具有镇痛作用,黄宫绣本草求直论乌头附子尖日。乌附尖能治风痰。以治癫癎。天麻(Gastrodia elata,Bl.)原名赤箭,属兰科,药用其根茎。成份未详,根的灰分中含钙质少  相似文献   

16.
针灸始于我国,已有数千年的临床经验,并有丰富的资料记载,有关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在近几十年来也进行了许多工作,提出了不少的学说,如“变质说”酸硷平衡说,经络新说……等。但这些学说多有偏面性,或其资料欠缺,不能使人信服,而最近为人所公认的皮肤—大脑—内脏反射学说还比较有些道理,其基本原理为神经反射机转。针灸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在临床上有许多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对其机制的研究却很少,基于此,我们进行了针灸对心脏作用机理的探讨,借此阐明针灸对心脏作用的反射经路及大脑皮质在此经路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老年人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好发人群,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通过研究了解该病比较共同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的研究近年我院慢硬膜下血肿的61例病人诊断和治疗特点。结果 半数以上的病人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头痛、精神症状、锥体束征阳性、视乳头水肿等表现,钻孔引流的在90%以上的病人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 轻微的头部外伤史、头痛、精神症状、轻瘫、锥体束征等是比较具有诊断价值的临床表现,钻孔引流可以取得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5因子模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首发或者复发未治疗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30名和85名健康对照,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 MCCB)评估2组的认知功能,PANSS量表5因子模型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患者组在MCCB测量的连线、符号编码、言语流畅、霍普金斯词语学习、空间广度、空间记忆、迷宫及情绪管理分测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患者组在MCCB评估的认知维度与PANSS 5因子模型的关联性分析中,认知损害因子与信息处理加工速度、言语学习、推理及问题解决、社会认知能力均呈负相关(P<0.050),而其他因子与MCCB评估的认知维度均无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其中信息处理加工速度受损程度更为严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阴性症状是相互独立的症状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制定不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前言: 西北地区食道烧伤疾患不多见。10年中(1948—1958)本科仅遇到四例。食道的瘢痕狭窄在过去很难治疗,需时达数月数年而不能结束,病人负担很重。自从近年来发质酮用于治疗食道烧伤和瘢痕狭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梧桐子治疗鼻衄的有效成分,进行了予试、提取,并设计了三种不同方法制成的冲剂,结合试验结果分析,初步证明梧桐子止血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硷类物质,在几种制剂中,Ⅰ号及Ⅱ号冲剂均含生物碱类物质,为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