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指出机车车轮轮缘镟成磨耗型踏面并配置HB-1型轮级喷脂器可降低轮轮缘磨耗,并对锥型踏面与磨耗踏面万公里磨耗情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建设型调车机车冬季轮对踏面磨耗规律及产生过量磨耗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减磨措施,采用相应措施后,轮对踏面在一个架修期内减少了磨耗,减少了旋轮次数。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确定踏面旋修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磨耗量的踏面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踏面磨耗量"和"轮缘磨耗量"构建出磨耗后的踏面曲面,其优点是能直接利用现成测量数据,不需要购置踏面轮廓测量设备和配属专属人员。通过和实测踏面廓型计算的踏面旋修量对比可知,该建模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通过该建模方法进行车轮旋修,不会造成旋修浪费,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昆明-宣威线路区段上SS3型电力机车磨耗型踏面的设计结构,并对其安全性做了分析。运用效果表明,采用磨耗型踏面可以有效地减缓机车的轮缘和踏面磨耗。  相似文献   

5.
首次将响应面方法应用到车轮踏面优化中。分别基于多项式响应面车轮踏面优化方法和高斯径向基函数响应面车轮踏面优化方法,用C++语言编写优化软件模块,实现在C++环境中调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Rail进行轨道车辆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将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的数据反馈给车轮踏面优化软件模块,完成整个优化设计的循环过程。分析比较这2种响应面方法在车轮踏面优化中应用的结果表明,2种响应面方法非常适合于车轮踏面优化,而且收敛速度快;从磨耗指数的优化来看,用2种响应面方法对200 km.h-1客车车轮踏面进行优化后,新车轮踏面较原车轮踏面的磨耗指数降低52%左右,说明对磨耗指数的优化非常有效。在优化计算时间方面,多项式响应面车轮踏面优化方法为50 566 s,高斯径向基函数响应面车轮踏面优化方法为16 449 s;在1次试验设计的试验次数方面,多项式响应面车轮踏面优化方法为77次,而高斯径向基函数响应面车轮踏面优化方法只有25次。在车轮踏面优化中高斯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方法优于多项式响应面方法。  相似文献   

6.
机车轮对踏面剥离,产生的因素很多,如轮箍材质、高速重载、制动过热、踏面类型等。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柳州铁路局已应用过的JM、JM2、JM3型机车磨耗型踏面产生踏面剥离问题,并分别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JM3型机车磨耗型踏面适合柳州铁路局线路特点和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货车车轮磨耗量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出了车轮磨耗量的多项式曲线拟合方法,并以LM型磨耗形踏面外形为基准,得出了车轮磨耗后的轮缘踏面外形。该参数可作为仿真分析车轮磨耗后货车动力学性能的基础输入参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运用于内侧减速顶区调车机车轮缘踏面严重磨耗的原因,介绍了为减缓这种磨耗而设计的DJND型轮缘踏面外形的主要参数和技术特性,提出了与该外形相适应的运用限度。计算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外形可使内侧顶区轮缘顶部磨耗问题得到根本改善。踏面磨耗减少50%,补充的运用限度考虑了安全,磨耗,节约轮箍材料诸方面的因素,整体上形成了科学合理的限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中采用神华重载铁路模拟状态修运行试验数据,对运用20万km的C80型敞车车轮踏面圆周磨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初始设置不同轮径差、踏面圆周磨耗轮对运行20万km后轮径差分布和踏面圆周磨耗量的影响,并使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对影响的显著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
准高速客车在广深一投入运行以不,车轮踏面磨耗严重,经改用LM型磨耗形踏面后,在工艺上,解决了其加工的技术难点,且为更有效地提高LM型踏面加工质量和延长轮对的使用寿命,提出了建议,为适应我国线路特点而提高客车性能。同时为客车由低速向准高速、高速车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