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以某独塔自锚式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采用空间有限元程序ANSYS,对其进行了地震反应仿真计算。针对桥塔和桥墩为异形结构(贝壳状弧形壳体),采用8节点实体单元模拟主塔和桥墩。通过迭代计算确定结构初始平衡状态并计入初应力对结构刚度的影响,建立了全桥精细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嵌固模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和考虑承台土压力这3种模型进行了不同地震波组合下的动力时程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塔根截面的应力水平最高,是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墩和塔出现了局部应力集中的现象,应力集中的区域在截面突变处和截面的角点处;考虑承台土压力的影响,可以有效减小桩基础的应力;精细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易损部位。 相似文献
4.
5.
6.
7.
8.
自锚式悬索桥结构新颖美观,大缆和主梁锚固构造是其关键部位。对上海浦东川环南路浦东运河桥的总体设计作了介绍,该桥为112 m+72 m主跨的自锚式选索桥。采用双主梁的钢箱梁,锚箱为钢结构。钢锚箱设计新颖,构造独特。由于其受力特点不易认识,因此,采用板壳单元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其传力途径及各部位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并提高独塔自锚式悬索桥的动力性能,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分别建立两种不同结构体系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目标桥梁进行动力分析,对独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体系选择提出合理建议,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黄河路大桥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主桥跨径布置为73m+180m+73m,总长326m。自锚式悬索桥的受力特点及结构形式与传统的地锚式悬索桥有较大差异,文章以黄河路大桥为例,介绍了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要点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自锚式悬索桥静栽试验研究较少的现状,介绍主跨跨径为350m的独塔单跨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平胜大桥主桥的概况、成桥静力特性、静载试验内容、测试方法、静载试验工况、荷载分级、测点布置、试验结果及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并作出了评价。有限元分析及静栽试验结果均表明:在成桥运营阶段,活载引起的平胜大桥自锚式悬索桥内力及线形变化与所受活载基本上呈线性关系;静载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残余变形、残余应变较小;在设计活载作用下,结构处于弹性受力状态,施工控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也表明,静裁试验的理论分析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实际桥梁的受力特性。 相似文献
12.
南京江心洲大桥边跨主缆锚固大横梁设计独特,结构受力非常复杂.为了获得锚固横梁局部应力的大小与分布规律,对其传力途径进行研究,以通用有限元程序为计算平台,采用空间索单元模拟横梁中配置的预应力束以及主缆束股,三维块体元模拟混凝土锚固横梁,应用二次开发技术,建立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加载模式对锚固横梁在空缆阶段和成桥状态2种不同工况进行应力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空缆与成桥2种状态下锚目横梁的应力值与分布规律变化较大;为保证锚固横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处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锚固横梁中配置的大量预应力束应配合主缆束股的内力变化而分批次张拉. 相似文献
13.
14.
大跨度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跨海大桥主通航孔为主跨800m的自锚式混合梁斜拉一悬吊协作体系桥,通过模型试验对该新桥型的静力性能和动力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基于有限元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相吻合;分析了辅助墩、混合梁对该体系的动力影响:边跨增设辅助墩后,协作体系的各阶频率都有所增大,能改善协作体的1阶竖弯和1阶侧弯频率。能抑制桥梁在风载作用下的侧向位移;采用混合梁结构形式,使主梁自振频率均增加,提高了全桥的竖弯和横弯刚度,为自锚式斜拉一悬吊协作体系桥的设计和力学性能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该文阐述了唐山湾国际旅游岛跨海特大桥主桥的结构设计,并引入"平良法"对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进行操作,顺利完成主桥的受力分析及线形控制,结果表明主桥结构受力合理。 相似文献
16.
独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主缆线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节线法计算理论和分段悬链线理论,分别计算了一座独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桥梁主缆成桥线形坐标。结果表明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能够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同时通过计算过程及结果对比分析,指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江东大桥空间缆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市江东大桥为空间缆自锚式悬索桥,主跨为260m。该桥采用独柱桥塔、空间缆索、宽桥面、分离式钢箱、单跨悬吊的结构形式。体系转换全过程先梁后缆施工工艺要求高、难度大、独创点多。对体系转换过程的研究可为同类型桥梁的体系转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南京江心洲大桥为工程背景,对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主鞍座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为平台,采用二次开发技术,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加载模式对其进行空间受力分析,并阐述与空间主鞍座相匹配的主缆切点简化修正方法.结果表明:空间主缆在成桥状态对主鞍座横向力的作用会造成鞍槽外侧壁应力大于内侧壁的应力;主缆横向体积力会对主鞍座压紧装置和鞍体产生梯度分布的竖向挤压力;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缆索的几何非线性效应显著,体现在空缆到成桥状态主缆与主鞍座空间切点位置会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