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杨志刚 《隧道建设》2012,32(4):557-560
以深圳地铁5号线宝翻盾构区间为例,介绍盾构机顺利通过孤石和基岩区的预处理对策。根据设计地质资料,从盾构施工前加密地质补勘入手,摸清对盾构机掘进存在风险的孤石、上浮基岩等详细参数,然后根据盾构的性能及以往类似地质的经验教训,在本区间依次采取调线调坡绕过、加固处理后通过、控制盾构机参数直接通过等方法,盾构掘进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非计划停机,有效保证了工期,在5号线全线施工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长春地铁2号线BT1标袁家店站—长春西站右线盾构区间顺利贯通。袁家店站—长春西站右线盾构区间位于长春市绿园区,全长1 179 m,共计982环。该线下穿民房,以20‰坡度始发,始发坡度较大,且持续下坡掘进,对盾构机推进控制和电瓶车运载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全线处于泥岩层,岩层硬度大、含水量高,增加了出渣及推进难度。该盾构区间自始发以来,建设者详细部署施工方案,加强地表沉降监测,并在掘进过程中采取行之有  相似文献   

3.
李荣智  陈馈 《隧道建设》2003,23(5):18-22
通过南京地铁许府巷站~南京站区间盾构隧道的施工,比较详尽地介绍了土压平衡盾构机的始发与到达掘进技术、曲线掘进技术及盾构机通过古城墙和玄武湖时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小曲率半径隧道盾构掘进施工时,千斤顶推力的作用会导致管片发生偏移和错台,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的产生。为有效解决小曲率半径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千斤顶推力而对管片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分析双模盾构机的掘进模式,建立了盾构隧道在掘进开挖过程中的辅推油缸千斤顶推力的计算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对千斤顶推力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减少或避免千斤顶推力对管片造成的不利影响的相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双模盾构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区间的辅推油缸千斤顶推力的取值有所不同,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该推力值。(2)单模盾构施工过程中,辅推油缸千斤顶推力随着贯入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速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3)提出依次从施工纠偏、管片拼装控制、掘进参数合理选取、盾构机姿态控制、盾构机推力控制、隧道纵向刚度的设置和管片质量等来控制和减小千斤顶推力对管片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盾构施工的安全性,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水底软硬不均地层超大直径盾构施工技术问题,以某水底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对超大直径盾构在水底上软下硬地层掘进中面临的技术难点、盾构机选型、施工方案选择、试验段掘进效果、方案可行性以及掘进管理控制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有针对性设计功能的盾构机,在低刀盘转速、低掘进速度下,超大直径盾构直接掘进通过水底上软下硬地层的施工方案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并得到了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6.
刘欣  刘鑫  柳宪东 《隧道建设》2018,38(5):805-808
为提高盾构隧道掘进的施工效率、降低盾构管片排版错误的风险,针对管片类型为标准环+转弯环(为双面楔形)组合的盾构隧道,提出一种错缝拼装形式的管片预排版方法,并采用几何迭代法求出与目标线路偏差最小的一种盾构管片拼装姿势,可有效解决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管片类型选择和拼装点位选取的施工难题。最后以南京地铁3号线某区间为例验证所采取方法的正确性,对盾构隧道掘进的施工组织和施工误差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冯欢欢  杨书江 《隧道建设》2014,34(3):274-279
针对土压平衡盾构在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4标区间砂卵石地层条件下掘进的施工特点,根据工程施工经验和相关研究材料,从掘进速度、推力、刀盘扭矩、出渣量、同步注浆及土仓压力控制等方面,详细分析盾构关键掘进参数协调控制技术和相关注意事项,以实现掌子面的稳定和盾构安全、高效掘进。从施工难点、故障原因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管片整环旋转、小半径曲线段掘进、滞后沉降等施工难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更好地控制整个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盾构机掘进姿态的控制方法,以长沙地铁2号线望梅区间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对现场盾构机穿越起伏基岩地层时软硬岩高度比和围岩强度比与油缸推力比的统计分析,得出了盾构区间直线段和曲线段地层由软到硬和由硬到软的合理的油缸推力比。将盾构油缸推力比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得出相应的直线段和曲线段的水平、竖向偏差,且均满足轴线偏差不得超过50 mm的标准要求,从而得出盾构机穿越起伏基岩地层合理掘进姿态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受地层条件及刀具耐磨的影响,盾构机在掘进隧道施工到一定工程量后,刀具将会磨损,须换刀处理。由于地层条件的复杂性,开仓换刀条件的确定很重要。结合广州地铁三号线大石—汉溪盾构区间施工实例,介绍了盾构机开仓换刀环境的选择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地铁盾构机掘进实时姿态定向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超领  张永超 《隧道建设》2007,27(6):33-35,38
简明介绍了地铁建设中盾构机姿态定位测量方法,并结合南京地铁一号线某盾构区间隧道工程实际,着重分析了在对盾构推进过程中如何用棱镜法精确地确定盾构机的掘进方向和盾构机姿态问题,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供地铁隧道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三菱土压平衡盾构机发泡剂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灿 《隧道建设》2006,26(Z2):69-71
三菱土压平衡盾构机发泡系统具有一定的缺陷.参照海瑞克的发泡剂系统设计,改进了三菱土压平衡盾构机发泡系统.通过所需能力的计算,介绍系统部件选型.介绍了改造前后的系统原理及优缺点,改造后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三菱土压平衡盾构机发泡系统的改造克服了原有系统的缺陷,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2.
贾要伟 《隧道建设》2010,30(3):324-326
深圳某地铁项目使用的海瑞克盾构,主驱动刀盘液压系统出现故障,通过对故障原因的分析,发现油液污染是导致故障的主要原因。对污染的液压系统进行处理后,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恢复了使用,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处理液压系统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小岗 《隧道建设》2006,26(Z1):52-54
介绍工程概况、整套盾构设备的构成,以及各部分的具体尺寸;盾构到达接收井后,盾构拆卸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拆卸工作的人员组织、工具、材料等;详解盾构拆卸的步骤, 分为主机部分和后配套拖车部分,以及拆卸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朱毅 《路基工程》2015,(2):171-177
以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盾构衬砌管片混凝土为研究背景,其管片C50和P12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低水胶比、高减水率、早强、高耐久性等特点,同时还要满足抗压强度、抗渗要求。管片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特别是机制砂代替河砂的使用,配合比的优化,采用机制砂配制C50和P12高性能混凝土的效果较好,为机制砂在地铁盾构衬砌管片制作中应用提供了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5.
杨灿 《隧道建设》2006,26(Z2):72-74
测斜仪系统是测量盾构机姿态参数的重要设备,保证盾构机沿设计隧道中心线掘进.但三菱的测斜仪损坏时,国际采购不仅成本高,更主要的是采购周期长,会造成很大的停工损失.国产化替代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保证正常的生产进度,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使用效果.测斜仪系统国产化关键是倾斜计和转换模块的替代.着重介绍了倾斜计的替代和选型注意事项,转换模块的替代方法,初始值标定程序及替代后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及处理方法.国产化改造简便了维修,提高了使用效果,有利于提高盾构机国产化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富水地层三菱盾构机尾刷更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阳升 《隧道建设》2006,26(Z2):88-90
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车-万]盾构区间为例,介绍了三菱盾构机在富水地层盾尾刷更换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盾构机是目前地下隧道施工的主要工程机械之一,其中有刀盘轴承、轴承密封、减速机、螺旋输送机等都需要集中油脂润滑系统对其进行润滑和密封作用,以此来确保盾构机的驱动系统和刀盘等主要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集中油脂润滑系统是盾构机中非常重要的一套装置,盾构机的集中润滑是强制性润滑,是双线式消耗性润滑系统。  相似文献   

18.
珠三角城际隧道施工中盾构刀盘出现了较大变形,为实现仓内维修并恢复掘进,探讨在不具备全面、系统修复的安全空间和作业条件情况下进行刀盘应急修复的特殊技术,总结出仓内变形刀盘的修复要点即控制修复刀箱在刀盘径向和轴向的安装位置,以保证各滚刀间距及破岩轨迹与原设计相符,并使滚刀表面保持弧形过渡。为盾构刀盘仓内特殊条件下维修积累了经验,也是对修复表面要求“从平到不平”的理念做了尝试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刀盘驱动系统是盾构机的主要系统之一,该文分析了盾构机刀盘驱动系统的液压驱动方式和电驱动方式,并对两种驱动方式进行了优缺点比较,结论为液压驱动方式技术成熟,操作性好,比较实用。  相似文献   

20.
郑志敏 《隧道建设》2006,26(4):84-87
分析了盾构推进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的功能要求,对盾构设计推力进行了详细的计算,结合盾构的结构及尺寸,确定了推进油缸的规格参数、外形尺寸和数量,分析了推进油缸的布置方式以及与管片间的匹配适应关系,阐述了盾构推进系统的控制。通过研究,掌握了盾构推进系统的设计方法,为盾构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