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用于开敞墩式原油码头系缆墩的船舶系缆力是十分重要的结构设计参数之一。针对水运行业不同工程选取原则不一致的现状,对设置多钩头的系缆墩,提出系缆力选取应综合考虑计算系缆力、脱缆钩强度设计、码头安全条件、对结构影响程度等因素,并通过工程案例分析说明对作用于结构的系缆力进行仔细分析选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工产品因自身质量与体型大、对出运技术要求高的特点,结合近年来我国现有海工基地出运码头工程实例,对海工产品的特点、出运工艺及出运码头结构进行论述。采用分析与对比的方法,形成海工产品出运码头技术,总结深、浅水钻井平台的特点及出运船舶的现状和选取原则,介绍3种滑移出运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对应的多种典型的出运码头结构。从多角度对工艺系统和结构方案进行对比,提出各方案的适用条件,为海工基地出运码头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安全、适用和示范性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充分利用现有码头承载条件,合理确定集装箱装卸设备参数的一种研究思路。结合码头现有结构条件和适港船型等因素,确定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主要设计参数序列。通过不同参数组合,计算对应岸桥腿压荷载,并分析参数变化时腿压荷载变化规律。结合对码头水工结构的验算复核,最终确定现有码头适宜的岸桥型号及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论证的现有码头新装备岸桥的安全设计与方法,为适配码头结构的岸桥设备选型提供较好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码头前沿水域的横流过大容易导致船舶撞击码头或系船缆绳断裂,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研究码头前沿水域的流场状况对码头轴线合理选取和船舶的安全靠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桩群概化方法,采用Mike21软件中的三角形网格水动力模块(FM模块)对曹妃甸矿石一期、矿石三期高桩码头附近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流速、流向进行对比验证,确定了模型中的桩群影响参数。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相邻高桩码头桩群阻力对周边海域的影响,并对码头前横流进行计算和分析。此方法实施简单、计算效率高,对大范围海域影响研究结果合理,对高桩码头前沿水域有关流速、流向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对码头轴线合理选取和船舶安全靠泊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韩国三地现行的集装箱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并从参数的选取、参数的取值和公式的结构三方面对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三地现行的集装箱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实例分析指出了中国大陆目前还在采用的《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中的集装箱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揭示出集装箱码头年泊位实际吞吐能力超过设计能力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BIM技术在工程领域应用渐趋成熟,在水运行业的应用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文简单介绍了BIM参数化设计技术对港口工程设计的意义,以安徽芜湖某码头工程为依托,采用BIM技术创建了参数化族,构建码头结构模型,并使用BIM设计的碰撞检查功能分析结构。通过参数化模型的建立和碰撞检查,分析了BIM技术在码头结构设计中与传统二维设计相比的优势,为BIM技术在高桩码头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拥有众多大型港口,根据规定,码头改变原设计使用功能、拟提升荷载等级,更有众多老旧码头,均需要进行检测评估,以确定码头使用状况和承载性能。本文通过青岛实华油码头综合检测评估项目,对码头的检测与评估内容进行了详细研究。本次检测评估项目首次将常规检测参数和多种新技术充分融合使用,包括无人机航拍技术,探地雷达扫描技术,混凝土和钢结构检测参数,以及水下机器人摄像和人工探摸,并基于有限元对油码头结构和钢栈桥结构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通航条件影响研究,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航道水流条件和边界条件对船舶航行的综合影响以及船舶与航道水流条件的相互作用。利用小比尺船模测控技术,对大渡河沫水航电枢纽上、下游航道通航水流及上游码头靠离泊进行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研究成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枢纽上下游航道最高通航流量为4 500 m3s,为枢纽工程方案的设计优化及上游码头靠离泊方案的选取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际,首次将板桩码头应用于柳州地区。在满足使用条件、保证质量、经济合理和施工可行的前提下,本码头结构型式选取打破地域性、考虑工程所在位置对航道或河道的影响程度,综合论证选取板桩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10.
吴睿  薛帆 《水运工程》2021,(11):212-217
老旧码头改造过程中常用的桩基施工方法主要分为水上施工法和陆上施工法,针对水上施工存在成本高、工效低以及陆上施工中对码头自身结构强度要求高等问题,依托以色列阿什杜德港Q21码头改造工程,提出基于轨道行走的陆上打桩平台施工技术,实现钢管桩及板桩的高质量施工,并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打桩平台施工全过程关键参数及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轨道式打桩平台在不同工况组合条件下结构强度和刚度均能满足使用要求,该技术可为码头桩基的陆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