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汽油机单点喷射系统,多点喷射系统的工作特点,并分析了近期国际上正在研试的汽油机缸内直接喷射系统。汽油机的缸内直接喷射(直喷式汽油机)是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方向,预计到1996年将会有直喷式汽油机正式产品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2.
自1996年日本三菱汽车公司首次推出缸内直喷式汽油机(GDI)不久,丰田也推出了第一代D-4直喷式汽油机;接着,日产汽车公司也推出了NEO Di直喷式汽油机。此后,丰田又推出了第二代D-4直喷式汽油机。几乎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直喷式汽油机轿车的主流地位非日本汽车公司莫属。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汽油机爆燃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对汽油机正常工作的危害,提出了车汽油机防治爆燃现象发生的相应在措施。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某汽油机WAVE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该汽油机进气系统对其充气性能的影响.运用DOE方法对该汽油机进气歧管管径和管长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NSGA对采用二级可变进气歧管的进气系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进气歧管无极可变可使汽油机充气效率提高12.58%,采用二级可变进气歧管技术可使汽油机低速充气效率提高11.2...  相似文献   

5.
汽油机失火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汽油机失火的概念,介绍了失火的危害,分析了汽油机失火的原因,并分析介绍了汽油机失火检测的方法,即缸内压力法,、等。  相似文献   

6.
王海  刘莹 《天津汽车》1999,(4):8-11
分析了轿车汽油机起动怠速工况排放物CO、HC的生成机理,介绍了国际上目前降低轿车汽油机起动怠速工况有害排放物所采用的最新技术。指出降低轿车汽油机起动怠速工况有害气体排放对改善轿车汽油机排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燃机电喷系统空燃比控制中控制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目前国外对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对汽油机喷射系统以及自适应控制、滑模控制和神经网络等控制技术应用于汽油机电喷系统的现状分析,说明现代控制理论应用于汽油机电控喷射系统中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稀燃技术中的稀燃汽油机(进气道燃油喷射式汽油机)和直喷式汽油机(缸内燃油喷射式)的主要原理,阐明了它们对汽油机尾气排放的影响、稀燃油技术的优势与面临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点明了稀燃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稀燃技术中的稀燃汽油机(进气道燃油喷式汽油机)和直喷式汽油机(缸内燃油喷射式)的主要原理,阐明了它们对汽油机尾气排放的影响、稀燃油技术的优势与面临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点明了稀燃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一种新的分析方法———符号时间序列方法对汽油机燃烧循环变动进行了研究。测量得到了某汽油机16种不同工况下的示功图,从提高精度与有利于数据的符号化观点出发,确定以缸内峰值压力作为汽油机燃烧循环变动的表征参数,把符号时间序列分析的具体技术和实施途径应用于试验数据,获得了汽油机燃烧循环变动随转速与负荷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利用改进的SHAN NON熵作为汽油机燃烧循环变动的评价指标的新观点。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汽油机燃烧循环变动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汽油机汽车燃油系统在不同时期燃油蒸发排放产生的原因及排放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汽油机汽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各功能零部件的主要功能及设计要点本文对汽油机汽车燃油系统在不同时期燃油蒸发排放产生的原因及排放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汽油机汽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各功能零部件的主要功能及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汽油机排气脉冲压力波特点,研制了在增压器试验台上模拟汽油机排气压力波的脉冲发生器,对脉冲发生器进行了试验验证,测量了对应于汽油机不同转速工况下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压力波形。结果表明,该脉冲发生器可以很好地模拟汽油机的排气脉冲,为增压器涡轮瞬态特性试验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汽油机增压技术的发展概况与现状。指出了和柴油机增压相比,汽油机增压的特殊问题和解决方法。概括地论述了解次汽油机增压成败的关键问题——爆震和匹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膨胀比汽油机作为降低汽油机油耗的技术方向之一,其可通过VCR或VVT技术实现阿特金森/米勒循环,在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方面效果显著。但VCR技术应用尚不成熟,LIVC则存在进气回流、燃烧与排放控制方面的问题。同时总结了EGR与高膨胀比循环相结合优化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研究成果,并论述了EGR在汽油机节能减排方面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基于EGR稀释的高膨胀比汽油机高效清洁燃烧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5.
车用汽油机实现稀薄燃烧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汽油机实现稀燃的关键技术,通过对进气道喷射和缸内直喷两种稀燃关键技术的论述及对比分析,提出了车用汽油机实现稀燃是提高车用汽油机经济性和改善排放性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继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将汽油机助力自行车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之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对《助力车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删除了涉及汽油机助力自行车的有关规定,取消了汽油机助力自行车的生产许可证。据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将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协商制定具体检查办法,检查企业是否已真正停止汽油机助力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  相似文献   

17.
汽油机燃油经济性不及柴油机的原因之一是,汽油机在部分负荷工况下通过节气门调节负荷,使得进气管内的压力降低,增加了发动机的泵气损失,而柴油机没有节气;原因之二是,汽油机的过量空气系数比柴油机小,使得热效率降低。因此,除了提高发动机负荷率以外,近年来国外汽车发动机行业还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和开发汽油机减少泵气损失的技术和稀薄燃烧技术。笔者将以减少汽油机泵气损失为中  相似文献   

18.
轿车汽油机稀燃与发动机柴油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轿车汽油机稀燃与发动机柴油化,详细叙述了汽油机实现稀燃的关键技术和轿车用发动机柴油化的技术特点,指出汽油机稀燃与发动机柴油化是轿车发动机节能的最佳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比柴油机差,所以降低汽油机的能耗则显得更为迫切.稀薄燃烧是提高汽油机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对以分层稀薄燃烧缸内直喷汽油机和均质压燃汽油机为代表的新型稀薄燃烧模式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本文论述了稀薄燃烧的实现方式及其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稀薄燃烧的三种形式:气道喷射稀燃系统(PFI)、直接喷射稀燃系统(GDI)和均质混合气压燃系统(HCCI),且相互比较.文章最后简要论述稀薄燃烧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柴油机的优势 柴油机是当前广泛使用的热能动力机械中热效率最高、能量利用最好、最节能的机型。柴油机的低速扭矩和燃油经济性比汽油机好。柴油机的有害物排放总体上低于汽油机,如不采取任何排放措施,则柴油机的CO、HC、CO_2有害物排放远低于汽油机,NOx排放与汽油机相当,但微粒排放(PM)则远高于汽油机,约为汽油机20~70倍,这些小颗粒(<2.5μm)由吸附了无数化合物的含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