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活塞组件-缸套是内燃机最重要的摩擦副之一,研究活塞组件-缸套摩擦副的润滑有助于提高内燃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等。针对内燃机活塞组件-缸套摩擦副的主要组成部分,论述活塞环-缸套摩擦副和活塞裙-缸套摩擦副润滑研究的主要成果。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理论和方法不够完善,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讨论和展望活塞组件-缸套摩擦副润滑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润滑系的主要任务现代汽车结构日趋复杂,特别是发动机,由于转速很高、机械配合间隙较小、使用条件较严,故对润滑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供应润滑油至摩擦表面,使摩擦表面达到液体摩擦,以减少摩擦功和零件的磨损。摩擦表面的油膜可防止金属表面的直接接触,减少零件间的摩擦损耗。2.润滑系中循环的润滑油不断冲掉摩擦表面的机械杂质,防止摩擦表面被杂质擦伤。  相似文献   

3.
在塑性成形界面粉末润滑过程中,不同的表面结构会直接影响润滑剂的补充以及摩擦热量的散失,进而影响塑性成形精度和质量。本研究利用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粉末颗粒润滑过程展开研究,在对摩擦因数、温度和边界层微观表面形貌观察的基础上,对润滑界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多槽口的结构下,润滑剂补充及时,易形成完整的边界层,摩擦因数较小,润滑减磨性较好,且利于散热。  相似文献   

4.
正发动机润滑系的基本任务就是将润滑油不断地供给到各零件的摩擦表面使其润滑,减少零件的摩擦和磨损。润滑系虽然不参加发动机能量转换,却能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使其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本文讲述了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与功用、润滑方式、润滑系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以及维修案例。  相似文献   

5.
以活塞环-缸套为研究对象,利用GT-Suite软件建立了活塞环-缸套摩擦模型,将摩擦、润滑和动力学三者耦合起来,同时考虑了活塞环和缸套的扭曲变形、接触表面粗糙度等因素,计算分析标定工况下活塞环-缸套的油膜厚度、油压分布、摩擦力和摩擦功耗。着重分析了不同润滑油温和不同转速条件下第一环油膜厚度和摩擦功耗,结果表明:第一道活塞环处润滑效果差、摩擦功耗高;随着油温升高,油膜厚度显著减少,同时摩擦功耗显著减少,综合考虑润滑和摩擦功耗,发现油温在80~90℃时摩擦特性较为理想;随着转速提高,油膜厚度增加,同时摩擦功耗增加,转速对油膜厚度影响较小,对摩擦功耗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强化柴油机活塞环-气缸套在上止点处的工作环境恶劣,多处于边界润滑状态,该润滑状态对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然而目前仍缺少相应的数值模型。本研究建立了考虑摩擦膜影响的活塞环-气缸套边界润滑模型,并对其关键参数进行了试验标定,在此基础上,对典型工况下该摩擦副摩擦系数及磨损量进行预测,并与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偏差小于10%,验证了该模型用于工程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刘浩成 《驾驶园》2012,(4):72-73
专家表示,车辆报废通常是因为汽车发动机受损。事实上,在养护理念比较超前的欧美,人们把干摩擦称之为“发动机杀手”。所谓干摩擦,就是汽车发动机在停止运行、静置一段时间后,发动机内部摩擦表面上的润滑油都将回流到发动机润滑油底壳中,这时启动发动机,由于润滑油泵还来不及将润滑油送至需要润滑的各摩擦部位,短时间内会产生周期性润滑丧失,从而造成发动机磨损。干摩擦造成的强磨损占汽车发动机总磨损的60%以上,是发动机加速老化的病根。  相似文献   

8.
佩凌 《摩托车信息》2007,(13):33-33
发动机的工作条件极其苛刻,需要良好的润滑环境,只是在零件摩擦表面涂抹机油是不够的,因为摩擦零件滑动速度快,载荷高,机油温度会很快上升,致使润滑能力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工作时,相对运动的零部件表面如果直接摩擦不但会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还会缩短其使用寿命.润滑油的作用就是通过发动机润滑系统将润滑油输送到各摩擦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变干摩擦为湿摩擦,从而起到润滑、减摩作用.同时,润滑油还具有散热、密封、清洗、减振和防锈等功能.在润滑油诸多功能中,本文仅就清净分散性一项在摩托车润滑系统中的利弊关系及应对加以简说.……  相似文献   

10.
表面织构活塞环与CuO纳米润滑油协同润滑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活塞环-缸套流体动压润滑数值模型,研究表面织构和CuO纳米润滑油对活塞环协同润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uO纳米润滑油能有效减小粗糙接触力,降低磨损,但会引起流体黏性剪切力增加;活塞环织构表面与缸套之间形成的微动压效应对动压润滑有促进作用,能有效减小流体摩擦力,减少摩擦损失,但在上下止点附近会导致粗糙接触力增加,磨损加剧;活塞环表面织构的位置会影响其摩擦性能,对比发现中间织构效果最好,与无织构活塞环相比能减小摩擦损失5.17%;表面织构和CuO纳米润滑油之间存在协同润滑作用,合适浓度的纳米润滑油和一定尺度的表面织构能在减少活塞环摩擦损失的同时降低磨损。本研究中中间织构活塞环和体积分数0.5%CuO纳米润滑油组成的协同润滑能达到最佳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11.
黄龙 《汽车维修》2014,(4):12-15
<正>发动机的润滑是由润滑系来实现的。润滑系的基本任务就是将润滑油不断地供给各零件的摩擦表面使其润滑,减少零件的摩擦和磨损。润滑系虽然不参加发动机能量转换,却能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使发动机有较长的使用寿命。KTA19柴油发动机为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生产的TEREX3307所装备的发动机,因此作为该车型的维修人员,应知道润滑系的组成和其功用,并对润滑系的常见故障现象、故  相似文献   

12.
以汽车发动机为例,汽车发动机运转状态,是靠机油泵的压力供油润滑。发动机停止工作,供油电停止。当发动机再次启动时各摩擦部位需经过一定时间才能恢复供油。在这段时间里发动机的各摩擦面处于一种无机油润滑的干摩擦状态。据统计,这种干摩擦的磨损将占总磨损量的50%以上,也就是说发动机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工作时运动机件表面会产生剧烈摩擦,润滑油就是在运动机件之间形成良好的油膜,将接触面隔开,以湿摩擦代替干摩擦,变固体摩擦为液体摩擦。据资料统计,车辆因润滑不良造成的故障占总故障的41%。因此,要充分发挥润滑油的作用,保证发动机可靠润滑,降低磨损,减少故障,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必须从发动机润滑油的选择、使用上加以重视,避免因日常使用中的  相似文献   

14.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润滑系的基本功能是向发动机各摩擦机件表面提供清洁润滑油,对各摩擦机件进行润滑、清洗、冷却、密封及防锈,因此,它是保证发动机工作正常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维护、保养不当,将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因而弄清发动机润滑系常见故障的成因及排除方法,是很重要的。机油  相似文献   

15.
陈国辉 《摩托车》2013,(8):60-71
6.动力性(摩托车加速无力、最高车速低、爬坡能力差、燃油经济性差)故障原因:润滑系统故障、配气机构故障,以及缸体、活塞组件出现异常磨损。(1)检查、排除润滑系统故障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能是,将润滑油输送至机件摩擦表面,使干摩擦变为润滑油液体摩擦,减少机件的磨损,增加活塞组件与汽缸壁之间的密封性。润滑油清洗并带走机件表面的杂质,冷却热负荷较高的机件、吸收轴承及其它机件的冲击力,降低发动机噪声。  相似文献   

16.
据预测,卡车柴油机功率的提高会进一步增加铸铁活塞和钢活塞的需求量,因而对活塞的润滑状态进行了研究。采用浮动衬套法对铸铁活塞和钢活塞的摩擦特性进行了测量分析,为了便于比较,也给出了传统铝活塞的摩擦特性。为了分析活塞的摩擦特性及研究中的新发现,对活塞的二阶运动也进行了测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铸铁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为边界润滑状态,其原因可能是活塞与气缸套间隙过大导致活塞倾斜角度过大,钢活塞由于裙部机油润滑充分,在上止点及下止点处于流体润滑状态。  相似文献   

17.
活塞、活塞环的摩擦以及润滑油粘度对燃料经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活塞、活塞环的摩擦以及润滑油粘度对燃料经济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气缸套的润滑主要是流体动力润滑,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活塞环和气缸套之间因局部接触而发生混合润滑。通过降低润滑油的粘度和添加减摩剂,可以改善润滑而提高燃料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空气压缩机摩擦副零件的摩擦和润滑情况,强调了摩擦零件应具有合适的表面粗糙度。介绍了摩擦副零件间间隙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际生产经验,介绍了摩擦副最佳装配实例,并与计算所得数据相对比,由此验证了计算公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汽车发动机摩擦与润滑分析综合软件包FLA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GM公司开发的一种往复式发动机摩擦与润滑分析综合软件包FLARE.软件使用液力学、混合和边界润滑模型模拟润滑现象.模型分为详细程度不同的3个分析级别,根据分析目标所要求的复杂程度和精确度灵活选择不同的分析等级.  相似文献   

20.
降低摩擦损失是提高整机经济性并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包括活塞环和活塞在内的活塞组件,工作条件恶劣,活塞组件-缸套系统的摩擦损失可占整机近50%.活塞组件往复运动过程中,在冲程的不同位置其速度不同,活塞组件-缸套的润滑模式也不同.在靠近上下止点处,较高的润滑油黏度对改善润滑和降低接触摩擦有利;在冲程中间处,更低的润滑油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