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以某重型6x6越野汽车为依托,对气压制动系统及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通过对该车型同步附着系数的分析确定,得到整车制动力分配系数,计算得到该车型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校核了该车型的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汽车的制动性能,分析了理想汽车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之间的匹配关系.引入能够反映制动性能的概念“制动力利用率”作为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匹配关系导出对应的制动力利用率算法.针对某轻型客车,详细地分析了其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同时改变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分析不同匹配关系下汽车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路面附着系数的增加,制动力利用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的增大,汽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力利用率降低,在高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力利用率升高;制动力利用率评价法能够有效地评价汽车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尽地分析了同步附着系数对装有制动力调节器的汽车的制动力分配特性的影响,推导出了确定这种车辆的最佳同步附着系数的计算公式。还探讨了汽车装用不同型式制动力调节器时,其同步附着系数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4.
黄金鹏 《北京汽车》2012,(1):31-32,46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为保证汽车具有足够的制动强度,ECE-R13对制动强度与道路附着系数关系提出了明确规定,汽车制动力分配系数选择应在此规定范围内。汽车前、后轴车轮分别抱死为汽车制动强度达到极限值的下临界值,将计算得到的抱死状态时的制动强度与附着系数函数图与规定图线相比较,就可以快速得到制动力分配比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确定加装缓速器后汽车制动力分配比的大小,提高制动稳定性与效率,建立汽车制动控制模型,分析加装缓速器后原车制动力分配比与利用附着系数的关系.考虑不同制动强度与缓速制动力对制动稳定性的影响,基于ECE制动法规对制动力分配比进行设计,得到加装缓速器汽车满载与空载制动力分配系数的合理取值.对比分析设计前后的制动效果,结果...  相似文献   

6.
感载比例阀能改变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值,使汽车制动时方向稳定并有足够的制动减速度、文章介绍了汽车液压感载比例阀的原理、输入压力和输出压力的比例关系,阐述了变比值制动力分配汽车的利用附着系数和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的计算方法,表明虽然该方法比固定比值制动力分配汽车的计算分析方法复杂,但利用该计算方法得到的带比例阀汽车的利用附着系数完全满足M1类车辆的制动法规的要求,并且利用附着系数和制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与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曲线完全吻合,指出使用该计算方法匹配感载比例阀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7.
由汽车简化模型制动时的受力分析可推导出理想前后轮制动力之间的关系式,得出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结合实际制动力分配线来讨论确定前后轮制动力,再用附着系数的定义得到前后轮利用附着系数,根据ECE法规要求检验前后轮利用附着系数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装有缓速器的汽车在制动时,其制动性不能用理想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I曲线)来评价,但对I曲线稍作修改并结合传统的分析方法,仍可以对汽车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文章通过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式,得出关于路面附着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该方程解的情况来分析制动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为了保证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性,施加在后轮上的缓速器制动力不宜过大,并且通过适当调整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可以提高汽车的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优化方法,按照“同步附着系数φ_0=0.45~0.7时制动减速度和制动效率在常遇到的附着系数范围内尽可能高”的原则,提出了一种计算货车同步附着系数的方法。文中以CA10B型汽车为例,用此方法进行同步附着系数计算,计算结果与原设计值的相对误差仅为4.55%。  相似文献   

10.
制动力分配系数的设计是整车制动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文章以某车型为例,对制动过程的受力进行分析,参照ECE法规,利用Matlab软件取得最优制动力分配系数,以及整车在该分配系数下,在不同附着路面上直线制动时制动过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根据制动力分配比初值及直线制动时的最佳制动力分配,给出了在实际使用频率下使客车达到最佳制动性能的优化数学模型,并开发了制动性能分析软件系统;以某客车为例,在常用路面附着系数范围内进行了性能计算,计算结果以文本和图形两种形式在系统中输出,同时最佳制动性能下的制动距离也可直接显示,可直接判断客车制动性能是否满足制动法规要求,可用于汽车制动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要求汽车具有更高的动力性能,良好的转向和制动性能。以汽车制动为例,以前人们的概念是要求汽车“刹死”,也就是车轮抱死,凭路面上拖出印迹长短以衡量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图1为试验所得的轮胎附着系数与滑移的关系。其中侧向附着系数是研究制动时侧向稳定性的有关参数,可以明显看出,车轮完全抱死后,侧向附着系数就下降到0,  相似文献   

13.
制动防抱死系统简称ABS。又称防锁死驻车系统。车辆制动时,车轮的制动力与地面附着系数有关。当车轮处于半滑动半滚动状态时,地面的附着系数最大,制动力较大,侧向稳定性也较好。当车轮完全抱死时,地面附着力有所下降,汽车的侧向稳定性为零.极易出现侧滑和甩尾现象,造成事故。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通过对摩托车在制动过程中所受不同力的分析,分析了摩托车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及附着力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分析得到了摩托车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理想分配曲线,其次通过弹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同步附着系数,分析结构参数的影响特性和影响程度,最后结合制动器结构设计的经济成本问题,提出了具备一定可行性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叉车几种不同工况制动进行了受力分析,并建立了力学模型,分析和研究了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I、β和同步附着系数φ的关系,求取了叉车制动器制动分配系数。对叉车制动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轴铰接客车制动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三轴铰接客车前后段独立出来,分别进行受力分析,从而计算出制动时各轴地面制动力和地面法向反作用力,进而求出整车的同步附着系数和各轴利用附着系数,完成了三轴铰接客车制动计算核心部分的公式推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8DG9130E08半挂汽车列车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对车轴所受地面的动态垂直反力、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制动强度和各轴附着系数利用率等,进行了分析,并编制了计算程序。依据此程序,按三种方案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汽车制动的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能源利用率,设计了以车速、动力电池荷电状态、制动强度为输入变量,以制动力分配系数为输出变量的模糊控制器,利用制动力分配系数并考虑电机、蓄电池和制动稳定性要求对能量回收的制约,提出了汽车前、后轴机械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分配策略。将开发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嵌入AVL Cruise整车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沿ECE曲线的经典控制策略,该策略制动稳定性和舒适性有所提高,FTP75工况下节能贡献率提高了17.22%。  相似文献   

19.
根据FSAE比赛规则对赛车制动性能的要求,提出了赛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对赛车制动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制动系统力学模型。借助Simulink软件平台建立了赛车制动系统仿真模型,得到了最优制动力分配系数、同步附着系数以及制动系统关键设计参数。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该制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能够达到四轮同时抱死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增加汽车续驶里程,本文针对前、后轮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的分配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定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策略时,采用以路面特征值识别为前提,将f线、ECE法规线和I曲线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当前路面的附着系数选择不同的控制策略,可使汽车在获得较大制动力的同时确保制动的方向稳定性;在制定再生制动力分配策略时,根据车辆实时工况,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分配驱动轮上的再生制动力,可提高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建立了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并在CYC_1015和CYC_UDDS两种工况下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比ADVISOR原车控制策略能更好地实现制动能量回收,提高了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