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663例住院病人之血清CEA及36例胸水CEA放射免疫测定结果。476例肺、胃、肠道、肝、食道癌肿之血清CEA阳性率分别为64.29%、47.27%、40.63%、33.33%、31.48%;187例良性病人(食道除外),假阳性率分别为4.76%、11.96%、7.7%、26.47%;36例胸水中有17例肺癌患者,阳性率为94.12%;17例良性病变中无1例假阳性。结果认为测定胸水CEA水平对鉴别肺良、恶性疾病有其独特的临床价值。血清CEA水平不能独立地作为某些肿瘤的诊断依据。但鉴别原发与继发肝癌、肿瘤的术后随访以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测定 59例甲状腺良、恶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受体 (SIL- 2 R)。结果显示 :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 SIL- 2 R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及对照组 (P <0 .0 1 )。良性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甲状腺癌术后 5~ 1 0 d血清中 SIL- 2 R较术前增高 ,可能与术前血清中 SIL- 2 R高水平及手术干扰机体免疫有关。术后约 2 0 d基本降至正常。甲状腺癌血清中 SIL- 2 R升高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提示检测血清中 SIL- 2 R对判别甲状腺疾病良、恶性 ,估计疗效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两年来我们对11例慢性乙肝患者(慢重肝4例、肝硬化6例、CAH1例)血清、腹水作了乙肝标记物的检测,全部患者皆合并腹水,2例同时有胸水。检测结果提示血清中乙肝标记检出宰高于腹水检出率。腹水中抗-HBc 检出率为98%,HBsAg 检出率为63.6%,其次是EBsAg/IgM、HBeAg、P~(HSA-R)。血清与腹水HBsAg 均为(+)者7例(53.8%),血清中HBsAg(+)而腹水HBsAg(-)者3例(23.9%),血清与腹水中HBsAg 均(-)者1例。血清与腹水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晚期胰腺癌的药物缺血方法。方法 解剖犬胰腺、胰十二指肠前动脉 ,结扎近心端后 ,远心端插入化疗泵 ,术中、术后注射尿素注射液 (2 0 0mg/kg体重 ,浓度为 40 % ) ,分别于术后观察WBC计数、血淀粉酶、胰岛素、血糖和胰十二指肠的病理变化。结果 术后早期WBC计数、血清淀粉酶升高 (P <0 0 1 ) ,远期血糖及胰岛素波动范围不大 ,无统计学差别 (P >0 0 5) ;胰腺病理变化表现为严重纤维化改变 ,十二指肠则表现为腺体轻度萎缩 ,扫描电镜粘膜有轻度萎缩。结论 经胰十二指肠前动脉注射尿素可引起胰腺缺血 ,病理改变以纤维化为主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组测定了各种癌瘤患者血清中唾液酸和岩藻糖的含量,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唾液酸含量大部分增高,阳性率为72.38%,又因为良性肿瘤和其它非癌瘤病变为肝硬化、胃溃疡等的患者,其血清中唾液酸含量基本上都在正常范围,因此血清中唾液酸含量的测定有助于恶性癌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至于血清中岩藻糖含量虽亦升高,但其阳性率较低,且其它疾病时亦易出现阳性,故仅能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6.
癌性胸腹水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有人曾计约有30%的晚期恶性肿瘤可能出现胸水或腹水。癌性胸腔积液以中晚期肿瘤多见,其次为胸膜间皮瘤及其他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如卵巢液、结肠癌、肿瘤、骨肉瘤等。癌性腹水多见于肝癌、腹膜恶性间皮瘤、即卵巢癌等。临床癌性胸腹水往往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甚至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实践证明,穿刺抽水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但越放水,越导致病人衰竭,胸腹水生长越快。为了控制癌性胸腹水(包括心包积液),近年来采用放水后向胸腔或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放射性同位素或病毒,确使部分病人获得了暂时缓解,甚至为延长寿命提供了进一步治疗的条件。然而,单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检测胸液脱落细胞 p53基因突变在恶性胸腔积液 (MPE)诊断中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用 PCR- SSCP分别检测了 1 9例MPE及 1 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新鲜脱落细胞标本的抑癌基因— p53基因 5~ 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 ,并与正常胸膜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7例 MPE有 p53基因突变 ,突变率为 36.84%。其中5例发生在第 5外显子 ,2例发生在第 7外显子 ,第 6、8外显子未检出突变 ,有 2例突变检出早于临床病理诊断。结核性胸液无 1例突变。结论 提示 p53基因突变在 MPE脱落细胞中较常见 ;PCR- SSCP分析胸液脱落细胞中 p53基因突变可以作为 MPE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胱抑素C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心功能分级及早期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83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均符合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Ⅱ~Ⅳ级;25例心功能I级,心力衰竭病史≥6个月;89例性别、年龄、居住地等与心衰患者匹配的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的浓度,并测定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结果心功能I级者血清Cys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血清CysC水平明显升高。不同病因心衰组相互比较,血清Cys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ysC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UMA水平与血清Cys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心衰患者血清CysC的改变较Scr的改变出现迅速。结论血清CysC水平对预测CHF患者早期肾脏损害及评估心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血清铜、锌值,以30例正常人做对照,两组相比较,慢阻肺组血清锌明显降低(P<0.01);铜值升高(P<0.05);铜/锌比值明显增大(P<0.01)。提示铜、锌与慢阻肺发病有关.观测血清铜、锌变化可作为诊断、治疗及监测病情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介素 (IL) 6、8、1 0在小儿肾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及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65例肾小球疾病患儿血清IL 6、8、1 0水平 ,McAb A E法检测 54例患儿T细胞亚群。结果 各型肾小球疾病患儿血清IL 6水平降低 ,IL 8、1 0水平升高 ,CD4+细胞及CD4+/CD8+比值均降低 ,IL 1 0水平与CD4+细胞呈负相关 ,血清IL 6、8、1 0分别与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结论 在小儿肾脏病中 ,①血清IL 6水平降低 ,可能是继发性改变 ;②血清IL 8、1 0水平升高 ,参与了肾小球疾病的发生 ;③CD4+细胞、CD4+/CD8+比值降低 ,是肾小球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④血清IL 1 0水平升高 ,与CD4+细胞呈负相关 ,抑制细胞免疫 ,导致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蒜素(allicin,All)联合番茄红素(lycopene,Lyc)对自发性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伤及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 10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4组(n=8):SHR组、SHR+All组、SHR+Lyc组和SHR+All+Lyc组。各组每天采用腹腔注射15mg/(kg·d)All或/和7.5mg/(kg·d)Lyc灌胃干预6周,以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的WKY大鼠作为对照。6周后,HE染色检测胸主动脉和肾脏的病理学改变,并对肾组织病理变化进行Paller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和胸主动脉中的氧化应激水平及抗氧化指标;DHE荧光染色检测胸主动脉中的超氧阴离子(O-2)含量。结果 SHR+All+Lyc组与SHR组、SHR+All组及SHR+Lyc组相比,显著改善SHR大鼠的主动脉壁增厚及肾脏炎性损伤(P<0.05),并可使SHR大鼠血清和主动脉中的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及动脉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SHR大鼠相比,All联合Lyc可显著减少高血压诱导的丙二醛(MDA)和O-2水平升高(P<0.05)。结论大蒜素联合番茄红素可能通过增强抗炎及抗氧化的调节机制来降低高血压诱导的靶器官损伤和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OKT10检测了18例多发性骨髓瘤及3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和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OKT10阳性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改变与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血清钙蛋白T在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变化。方法 监测包性心肌梗死病人21例在梗死后3h至10d和28例正常对照的血清肌钙蛋白T。结果 正常人血清中几乎测不出肌钙蛋白T,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梗死后3h至10d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均大于CK、LDH。结论 血清肌钙蛋白T是一项高灵敏度、高度特心肌组织损失及坏死的血清标志物,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在体外研究了20例癌性胸、腹水中巨噬细胞(Mφ)的功能,包括 IL-1的产生和对人肺癌细胞系PGT 的细胞毒作用,用12例结核性胸水中之 Mφ作为对照。实验表明:TAM 的IL-1产生能力及细胞毒作用均较结核性胸水 Mφ为低;LPS、IFN 或消炎痛可增强 TAM 的此等功能;患者自身胸、腹水于高浓度时(≥12.5%)抑制而于低浓度时(6.35%)增强此等 TAM 功能。实验提示 TAM 中抑制性 Mφ增多、一些 TAM 处于未活化状态和癌性积液中存在的某些其它抑制因子均可能与 TAM 功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对机体液递物质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40例,分为TIPS组和内科组,每组20例。另选健康成人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放免法及生化分析法测定各组各时段血清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浆丙二醛(MDA)的水平,观察临床表现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TIPS术后所有患者出血停止,一般状况改善明显,TIPS术后1 d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较术前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7 d有所降低,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两治疗组40例患者血清NOI、L-6及血浆MDA水平治疗前后均高于健康正常人(P<0.01)。TIPS组术后NO水平与内科组治疗一周后相比明显升高(P<0.01)。TIPS组术后NO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近期疗效显著,术后肝功能无明显损害;术后血清NO水平升高,其机制可能与TIPS引起门脉及全身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MDA无明显变化,表明肝脏总的血流灌注减少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子宫体恶性肿瘤组36例,子宫体良性病变组46例,正常组50例的子宫内膜、晨尿、血清的CEA含量。结果示子宫体恶性肿瘤组3种标本的CEA含量均值高于2对照组,而子宫体良性病变组与正常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标本CEA升高的阳性率于良恶性病变组间无差异。子宫内膜CEA含量与子宫体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子宫内膜CEA含量可能与恶性肿瘤的预后有关。同时测定3种标本CEA值有助于区别子宫体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1987年~1995年对61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102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铁蛋白(Serum-Ferritin,SF)放射免疫法测定,以探讨SF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病情转归的临床价值。对象与方法1对象712例为我院1987~1995年住院急着,年龄5~72岁。经病理证实的妇科恶性肿仅61(例,其中子宫颈癌224例,卵巢癌183例,子宫体瘤111例,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80例,外阴癌12例。妇科良性疾病102例,其中卵巢良性肿店45例,子宫肌瘤32例,妇科其它疾患25例。2方法采用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生产血清铁蛋白放射免疫分析药盒检测。结果判定女性16~…  相似文献   

18.
<正> 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确诊对治疗及顶后都关系极大,近年来此类病例常难以确诊,甚至误诊.有鉴于此,1986年9月以来,我们先后通过经皮针刺胸膜活检对10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明确了诊断.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①一般资料胸腔积液患者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14岁~80岁,平均42.7岁.病程1~10月.左侧胸液40例,右侧58例,双侧2例.100例中40例入院前曾被误诊为恶性胸腔积液,36例未能明确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对肺部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碘[125I]放射免疫分析法对经病理诊断的331例肺癌和98例结核病患者血清CEA进行对照检测。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EA阳性率为29.61%,显著高于结核病患者(P<0.01);血清CEA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29.61%,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29.61%;其中肺腺癌血清CEA阳性率最高(54.55%),CEA浓度也最高,以上两参数与小细胞肺癌(SCLC)和鳞癌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CEA阳性率在早中期及晚期肺癌无显著性差异,但CEA浓度伴随肿瘤分期愈晚浓度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EA浓度特异度高,对肺癌的诊断、病情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 4 2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癌胚抗原 (Carinoembryonle Antigen ,CEA)及可溶性白介素 - 2受体 (Solubleinter leukin- 2 receptor,SIL - 2 R)的检测结果显示 ,术前血清 CEA及 SIL - 2 R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随 Duke′s分期增高而升高。术后血清 CEA较 SIL- 2 R下降快。但 SIL- 2 R在术后 10 d内反升高 ,尤其是 6例 Duke′s D期患者更明显 ,可能与肿瘤本身转移及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有关。CEA及 SIL- 2 R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无关。提示 ,术后定期联合监测 CEA及 SIL- 2 R可为临床观察肿瘤患者的病情变化、严重程度、监测疗效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及早发现术后复发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