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发动机的预润滑技术即是在发动机起动前把润滑油送到发动机轴承表面,目前由于采用RPM工业公司的全自动预润滑系统,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已经取得一些改进。在几年前研制的预润滑系统(DPNA,1987年2月)基础上,又重新设计了全自动的方案,以便更易于操作并使其适合于广泛地在发动机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实胜发动机机冷起动预润滑装置的结构原理。  相似文献   

3.
故障诊断与检修:发动机熄火不能再起动,应检查与发动机不能志动有关部位,如起动装置、点火电路、油路、配气正时、润滑系统等.  相似文献   

4.
对发动机中的滑动轴承施以固体润滑涂层工艺,可以改善轴承的磨合性,提高轴承性能。近年来,混合动力系统及怠速起停系统等环保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发动机的起动和熄火也变得更为频繁,零部件的工作环境变得日益苛刻,而固体润滑剂的润滑特性对提高发动机零部件的耐磨损性及降低摩擦具有极大作用。对进一步提高固体润滑涂层性能的技术进行详细的解说。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技术》2010,(8):84-88
故障现象:一辆五羊一本EISCR100型踏板车,行驶约46000km,一次发动机熄火后不能再起动。故障诊断与检修:发动机熄火不能再起动,应检查与发动机不能起动有关部位,如起动装置、点火电路、油路、配气正时、润滑系统等。检查起动装置。按动电起动按钮,起动电机通电旋转,传动箱附近异响,发动机不能起动;使用脚起动,发动机不能起动。  相似文献   

6.
内燃机并联润滑系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联润滑系:在自动控制系统作用下,对内燃机起动前就充分润滑消除早期磨损。多年来人们对内燃机在起动瞬间由于润滑不良所造成的干磨及半干磨擦很伤脑筋,因为内燃机的磨损相当一部分是在冷起动时润滑不良所造成的。这个问题国内外专家都有过专门的论证。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一再告诫人们:发动机磨损的80%都是发生在冷起动过程中。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最新的研究结果又将此数字推到90%。我国的专家们也有过类似的论证:“发动机的磨损有三分之二是在  相似文献   

7.
故障现象:一辆BJ2021型汽车,正常行驶到修理部门更换机油时,为了清除润滑系统中的油泥杂质,换油前向曲轴箱加了1升柴油,并起动发动机运转2分钟后放掉脏油,但加注新机油后发动机却不能起动了.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装配过程中在线检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动机由机体组件、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和发动机点火系统组成.其中机体组件是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工作和装配的基础,承受各种载荷;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款正在研发阶段的增压发动机在久置后冷起动的工况下发动机敲击异响问题,基于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噪声和振动信号,运用小波变换和角度域分析方法识别敲击噪声产生的原因为张紧器限位卡环敲击液压张紧器壳体;从润滑系统、正时系统动力学特性和密封等方面系统地研究张紧器敲击的机理。据此提出了提高张紧器内弹簧刚度的方案彻底解决该发动机久置起动异响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2.0T高压共轨柴油机和Bosch第二代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为基础,制定了起动控制策略,并通过试验,在喷油量一定的情况下,优化了起动控制策略中起动调整转矩常数、喷油比例和喷射定时等参数。结果表明:起动调整转矩常数设为25N·m,使燃烧和放热重心都在上止点附近,燃油燃烧充分;2次预喷和1次主喷的喷油比例设置为20%-20%-60%,可缩短发动机起动时间和稳定起动过程中的最高缸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喷射正时,有效降低了起动循环最高缸压均方差,并提高了起动首循环热效率。发动机经优化后,缩短了的起动时间,提高了起动的平顺度和平稳性,燃油燃烧更加充分,从而全面提高了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甲醇发动机出现的低温冷起动问题,通过详细分析其冷起动困难的原因,提出多种甲醇发动机低温冷起动技术措施,并对主要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进气道加热、喷射器加热和进气滚流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甲醇发动机的冷起动性能;通过改变燃料组分可有效提高甲醇发动机的冷起动性能,M70和M85高比例甲醇燃料发动机在-25℃低温下能够顺利冷起动。  相似文献   

12.
以2.0T高压共轨柴油机和Bosch第二代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为基础,制定了起动控制策略,并通过试验,在喷油量一定的情况下,优化了起动控制策略中起动调整转矩常数、喷油比例和喷射定时等参数。结果表明:起动调整转矩常数设为25N·m,使燃烧和放热重心都在上止点附近,燃油燃烧充分;2次预喷和1次主喷的喷油比例设置为20%-20%-60%,可缩短发动机起动时间和稳定起动过程中的最高缸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喷射正时,有效降低了起动循环最高缸压均方差,并提高了起动首循环热效率。发动机经优化后,缩短了的起动时间,提高了起动的平顺度和平稳性,燃油燃烧更加充分,从而全面提高了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13.
维修时,常会遇到车辆电起动失败故障,该类故障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电起动顺利起动发动机,首要的条件就是蓄电池要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能够有力地驱动起动电机,拖动发动机达到起动转速,进入起动丁况。如果蓄电池技术状态不良,发动机无法起动着火。所以在排除故障时,要对蓄电池的技术状态进行检验,以便进一步分析排查故障疑点,快速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14.
王明涛 《汽车运用》2003,(10):32-32
一辆汽车使用得好坏,与机油的优劣有很大的关系.优质机油不但可以在冷起动时为发动机提供及时的润滑保护,而且抗高温、抗氧化的能力特别强,能有效地防止碳化,减少缸体磨损,增加发动机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5.
发动机的正确操作   1.起动前检查发动机.步骤为:①检查冷却液及机油的平面高度,若不足时应补充.②将油水分离器、燃油预滤器的积水放净.……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Ⅲ排放标准实施的临近,降低汽油机起动怠速工况排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轿车发动机起动怠速工况排放物CO和HC的生成机理,介绍了国际上目前降低轿车发动机起动怠速工况有害排放物所采用的最新技术——碳氢吸附器、高能点火与多次点火技术、电加热催化器和二次空气泵联合技术、可变气门重叠角、二段燃烧与反应式排气管、REPO技术和催化器紧耦合联接优化技术等。分析了各种技术措施的特点,指出依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可采用各项技术组合,达到降低轿车汽油机起动怠速工况有害气体CO和HC排放的目的。降低汽油机起动怠速工况排放对改善轿车发动机排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当汽车发动机运行停止静置一段时间后,发动机各摩擦界面上的机油都将回流到发动机油底壳中,此时起动发动机,由于机油泵还来不及将机油送至需要润滑的各摩擦部位,短时间内会产生干摩擦,从而造成发动机异常磨损。特别是冷机状态下,多次起动更会加剧运动部件的磨损,冷起动造成的磨损占汽车发动机总磨损的60%以上。因此,即使是品质很好的合成机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高温和流动性性能,也不一定就能为发动机摩擦部位提供及时的抗磨保护。因此,为防止发动机"杀手"——干摩擦危害车辆,达到"以养代修"的目的,可适当使用抗磨剂,其原理就是以机油为载体,利用其独有的"热激活"特性,使细微分子颗粒  相似文献   

18.
<正>电控发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原因是多样的,可能是电控部分,也可能是机械部分,但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机械部分的故障发生率相比电控部分要低些。本文以桑塔纳2000GSI轿车(装备AJR发动机)为例,进行发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分析。本文分析的故障都是在蓄电池电压、起动系统、防盗系统正常,发动机机械部分、排气净化装置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诊断思路及流程: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可以用  相似文献   

19.
<正>冬季寒冷的气候与恶劣的冰雪行驶条件,会给汽车的驾驶与维护带来很多不便,稍有不慎还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冬季汽车只要维护得当,车辆故障是可以避免的。冬季汽车维护,主要包括点火系统、燃油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电气系统的维护。一、汽车冬季最典型的故障冬季最常见也是最典型的故障是发动机不易起动,其主要原因有:1.润滑油粘度大,甚至凝结,流动性差,使发动机起动阻力增大,难以达到起动所需的转速;  相似文献   

20.
车用LPG电控发动机排放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贤章  王学合 《汽车工程》2004,26(4):401-404,422
文中所研究的LPG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利用了下列控制策略:基于步进电机步数的LPG燃料精确预控制与空燃比闭环控制;优化发动机起动后及暖机过程的空燃比控制;通过提高怠速及推迟点火的催化器快速起燃控制;通过氧传感器的加热以快速实现发动机起动后的空燃比闭环控制。并对1.8L汽油发动机进行了匹配试验,在兼顾发动机动力性及经济性的前提下有害气体排放达到欧Ⅱ法规的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