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级公路对沥青的品质要求很高,施工中除了选购高品质沥青外,沥青储运技术、工艺的运用对沥青品质的影响也很关键。严格控制沥青升温过程中的加热速度、温度及一定温度下的储存周期,防止沥青升温过程中沥青温度超过180℃,避免老化、结焦、氧化,才能够保证高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采用旋转压实试验,通过对2种类型再生料的密实曲线计算所得的斜率K1和K2、压实能量指数CEI、交通密实指数TDI1和TDI2分析各旧料在不同加热温度和掺量下对再生料压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旧料加热温度升高能提升旧沥青与新沥青的融合,可增加再生料中沥青的粘度,但并非旧料加热温度越高再生料越容易压实,在100℃、120℃和140℃三种温度条件下,120℃掺加旧料的再生料更易压实;2)旧料掺量越大,再生料越难压实,但使用过程中其抗变形能力越好;3)AC-20普通沥青再生混合料更易压实,但抗变形能力明显不如AC-13改性沥青再生混合料。  相似文献   

3.
使用沥青和玛脂做屋顶,其使用期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前这些材料的加热方式。屋顶用沥青材料的温度不应超过220℃,为了避免沥青焦化,加热装置的温度应在230~260℃之间。沥青材料要使用液体燃料或电能的沥青锅加热。按照热能的传递方式,可分为直接作用式沥青锅和间接作用式沥青锅。  相似文献   

4.
微波加热湿旧沥青混合料的传热传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微波加热湿旧沥青混合料过程中的质热传递规律,分析了微波加热再生过程中的质热传递现象,并基于Fick扩散定律和傅里叶热传导模型,建立了沥青混合料内非稳态传热传质数学模型.考察沥青混合料内部温度和湿度沿微波传播方向的变化,研究了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湿度、微波渗透深度和内热源三者间的关系;建立了传热传质耦合方程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交替显格式数值解法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温度、湿度和加热时间三者间的关系;使用了工作频率为2.45 GHz的微波系统对湿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加热试验.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和脱水除湿方面,试验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传热传质模型的正确性,对湿旧沥青混合料的微波加热再生工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沥青的胶体结构及其感温性能机理,指出沥青在加热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提出沥青老化行进性观点。阐述沥青混合料加热拌和过程和温度失控对沥青质量的影响,提出沥青混合料在加热拌和过程中温度控制要点和沥青摊铺的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道路养护车辆作业时路面材料就地再生利用的工艺特点,探讨沥青混合料再生过程中的加热工艺和加热温度的选择。基于混合料中各种成分的红外光谱分析数据得出了其在1~15μm的远红外波段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热吸收特性,而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中的沥青和水的热吸收峰值波长范围相近,其平均值范围为3.5~4.0μm。由混合料受热过程的热平衡方程得到混合料加热时其中沥青和水的加热为主要的耗热因素,特别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温度为160℃以上,明显超过了水分的沸点,其再生成品料中的水分必须在加热过程中以气体的形式向外蒸发,由此提出了沥青混合料加热过程中预热-汽化-升温的3阶段,其中用于水分蒸发的汽化阶段耗热较大,而混合料中各种级配矿料的加热过程相对耗热较小。基于材料光谱和能耗方程分析的结论,并将相关数据代入维恩-葛利琴位移定律(Wien displacement law)得到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为450~550℃。根据这些分析设计研发了热风循环加热系统以实现上述目的,并作为道路养护车完成沥青路面材料就地再生利用过程中材料加热的工艺手段,亦对其工程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为了高效、高质量地修复钢桥面病害,采用微波对钢桥面浇筑式铺装层试样进行加热,采集了沥青混凝土及钢板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参数,加热结束后对沥青混凝土与防水层进行了分离,并对单个磁控管、磁控管阵列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阵列加热5~6 min,钢桥面浇筑式铺装层表面温度为170℃左右;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与防水层结合面温度为80℃左右时,沥青混凝土与防水层容易分离,加热温度越高越容易分离,但加热温度过高会引起沥青混凝土表面产生老化、烧焦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微波、红外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亮  郝培文  邹天义  黄永烜  杨瑾 《公路》2007,(2):149-152
微波加热和红外加热现已逐渐应用到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和维修中。为了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微波加热和红外加热下的各项性能,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和红外加热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高温变形特性、低温抗裂性、水稳性和抗疲劳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具有较红外加热和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更好的路用性能,可以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品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中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9.
导热油加热沥青系统,因其自动化程度高,热能利用率高,沥青温度容易控制,加热工况较柔和,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应用。但对加热炉的选择却还存在许多问题.大多数新建沥青场都是根据同类规模的已建其它沥青场所用加热炉的大小来选择加热炉,也有采用热平衡法选择加热炉的.前一种方法为经验法,有一定的盲目性,后一种方法片面性很大.故此,近年来新建的导热油加热沥青场所采用的加热炉普遍过小,以致在使用过程中加热炉寿命显著缩短,增加了维修费用,有的甚至刚用了2~3年就报废,造成很大损失.笔者在设计导热油加热沥青场的  相似文献   

10.
动态沥青加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静态沥青加热法容易使沥青罐壁附近的沥青因温度过高而碳化,造成沥青性能的下降,而运用动态沥青加热,不仅能够保证沥青的使用性能,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传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对沥青性能在加热中的损失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动态沥青加热法的原理及过程.  相似文献   

11.
沥青存储加热处理是公路养护部门在沥青路面施工养护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过程。由于公路养护工程使用沥青量大、价高,且属于有毒物资,因此沥青储存加热处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施工进度、原燃材料的利用率和安全、文明生产等问题。我省公路部门在对沥青的存储加热处理方法上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采用一般运输车运输,包装采用装运汽、柴油的旧油桶。人工装卸油桶,露天堆放。需用时人工搬至烘烤排灶上燃煤加热,待桶内沥青熔化后通过一斜槽流入脱水油锅加热脱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 ,沥青用量大幅度增加 ,对沥青油库数量及质量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由于原沥青油库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而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单位的需要 ,所以我们在原有 4只 30 0 m3 沥青罐的基础上新建 3只 80 0 m3沥青罐 ,形成年周转量约 10 4 t,并可同时贮存 3个品种沥青的规模。1 沥青加热方法的选择导热油加热沥青就是通过导热油这个传热介质来实现沥青的预热、脱水并加热到使用温度 ,是属于间接加热方式 ,其工作特点是压力低、温度高、加热均匀且容易控制、热效率高、节省能源。2 系统设计思路导热油沥青加热设备主要分为两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PRPLAST.S沥青混合料温拌效果,对AC-20CPRPLAST.S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集料加热温度、沥青加热温度进行室内试拌试验及性能研究。研究表明:当该混合料集料加热温度为160-170℃和普通沥青加热温度为150-160℃时,既可使PRPLAST.S抗车辙剂软化,又可以达到温拌施工的效果。对PRPLAST.S温拌及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对比,发现PRPLAST.S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基本相当。与浸水马歇尔试验相比,以冻融劈裂试验评价标准作为PRPLAST.S温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主控标准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汽车维修技师》2003,(7):10-10
北京德天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隆重推出来自德国目前市面上最小的燃油静车预热器。采用燃油加热技术在发动机不起动的情况下,通过遥控或定时提前预热发动机及客箱。短时间内将发动机水温加热到60℃以上,驾驶室温度达到10℃以上。快速除去挡风玻璃上的冰雪。避免  相似文献   

15.
苑文海  梁帮中 《公路》1996,(8):52-54
中压水设备加热沥青是用蒸馏水作介质,在中压条件下,通过锅炉加热,管道封闭循环,辐射热量使沥青达到使用温度。它比同等工效的导热油加热沥青设备,具有节约投资,避免火灾,改善作业环境等优点,是路用沥青加热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沥青加热和加热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道路沥青的结构组份、物理特性以及影响其路用性能的因素.特别提出了温度对沥青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常用几种沥青加热工艺的原理与用途,选择加热工艺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沥青加热设备的原则,分析了常用的两种加热设备的结构特点与用途.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太阳能预热和保温沥青,并加至一定压力的水(不汽化)作为载热体将沥青进一步加热至使用温度,即太阳能与中压水加热综合利用于熬油工艺是沥青加热工艺的新发展,本文阐述了该工艺的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建议在公路系统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中外公路》2021,41(3):286-290
为研究热再生混合料相关性能和就地热再生加热工艺,该文选取级配类型为SMA-13和AC-13两种废旧沥青混合料(RAP),分别掺加90%SMA-13型RAP和85%AC-13型RAP进行热再生混合料设计。对两种热再生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破坏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渗水系数测试。结果表明:两种热再生混合料高温性能良好,低温性能也满足规范要求,但SMA-13热再生混合料低温性能改善并不明显;在水稳定性和防渗水性能方面,两种热再生混合料均能较好地达到规范要求,且SMA-13热再生混合料的防渗水性能非常好。此外,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混合料再生过程中各环节加热温度,确定两种热再生混合料中旧沥青混合料、新沥青混合料及再生剂最佳加热温度分别为165、165和145℃。  相似文献   

19.
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亮  郝培文  邹天义  黄永烜  杨瑾 《公路》2006,(12):188-192
微波加热是一种全新的热能技术,现已逐渐应用到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和维修中。为了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微波辐射加热下的各项性能,利用微波加热设备,研究了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均匀性和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最佳厚度。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有着快速、穿透深度大以及受热均匀一致等优点,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中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20.
导热油加热工艺在沥青加热系统中具有许多优点,掌握该工艺中热平衡的计算方法对于设计、制造导热油加热设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系统介绍了沥青加热过程中脱桶、脱水、升温三大部分的热平衡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