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埔大道是广州中心城区重要的东西向交通走廊,交通拥堵对中心城区的交通出行、商业活动、休闲旅游、市民体验有重大影响。通过对黄埔大道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交通功能理解,将黄埔大道交通状态放入我国经济和城填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中,结合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和产业布置,回顾广州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情况,找出黄埔大道交通拥堵原因。从广州市主骨架路网结构,片区低等级规划路网,城市更新,绿色公共交通和交通需求管理等多纬度提出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城市阳台建设提供宝贵的土地资源,位于城市阳台景观带的江东路以下穿道路的形式建设,因此对江东路隧道的交通组织设计和路网可靠度进行研究.通过对5个现状交叉口交通流量的调查,对现状交通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江东路隧道项目进行了交通组织设计,并通过路网可靠度研究得出了隧道建成前后岙滩片区道路网络结构的稳定性结论.结果表明:江东路隧道建成后,岙滩片区南北通向路网系统可靠度从73.8%大幅度提高至92.6%,有效提高了整个岙滩片区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成都市温江区花都大道与南熏大道交叉口立交化改造为工程实例,研究人口密集区现状交叉口的交通缓堵设计方案。在明确现状道路、路网规划及工程地质情况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了交通分析和影响评价,据此提出了2个总体方案,并进行了比选。从平纵横设计、交通组织设计、主体框架与围护结构设计等方面,对推荐方案(下穿隧道方案)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一体化结构组合,以延长维护结构生命周期,节省工程造价,并为同类地下结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主要基础设施,是城市格局的骨架、城市功能的载体,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我国大城市相继构建了快速路骨架系统,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仍然长期存在,因此有必要进行我国大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律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介绍了武汉市道路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并对武汉市道路系统进行了运行评价,对武汉市道路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从各种交通方式对道路的不同要求、充分挖掘路网潜力、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等方面分析当前道路系统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北方某中心城市道路网结构布局为对象,分析了城市道路空间结构布局的合理性。根据相关规范选定路网结构和路网规模作为一级评定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五级评分体系并计算各二级指标权重值,采用模糊评价法对路网结构布局的评判矩阵进行分析计算,获得合理化评价结果。研究表明:A市道路路网空间结构的评价值处于不合理区间,其中主要存在道路密度、道路面积率局部过低,道路等级级配、道路布局形式不合理问题。根据实际存在的路网结构问题,可以从严格控制住宅地块大小,避免超大型小区建设,建立核心区至城市组团第二路径,避开贫瘠区交通拥挤;打通"断头路",建立完整的环形路网结构等,多方面进行路网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网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交通系统的好坏会对其他城市系统的发展造成直接影响。为防止山地城市大理市海东新城区建成后未来年出现众多城市中心区所存在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在建设海东新区道路网之前,结合基于土地利用的宏观交通需求预测和基于TransModeler的微观交通仿真,对原始规划道路网布局、路网密度、路网结构、路网等级级配、路网交通拥堵点段、交通拥堵区域等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对路网进行分析评价与优化设计,最终确定适合的路网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框架不断扩张,上饶市把广丰片区纳入中心城区,并规划建设城市快速路网系统,开始面临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规划设计问题.根据稼轩南大道与新G320节点的交通需求预测、建设条件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立交设计方案,从立交功能、形态、安全和造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最终确定立交方案,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重庆市道路路网结构及交通特征入手,分析道路拥堵原因及改善思路,提出若干工程和管理改善措施,并以典型区域加以剖析,为构建和谐的城市道路系统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区地下道路是城市道路发展的未来,社会成本分析对其建设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从交通延迟、接入限制与污染等角度分析了城区地下道路社会成本。分析中将各影响因素采用等价货币价值进行衡量,并对各项影响因素建立了评价方程。同时建议采用暗挖技术,优化施工组织,提高工程技术,与地铁系统统筹设计等手段来降低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3航站区陆侧道路交通快速、便捷、高效集散,从交通组织需求、上位规划路网分析、交通组织优化研究、道路集散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评价及特点等方面对航站区陆侧道路集散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设计.设计方案在总体规划航站区路网结构的基础上,重点优化了陆侧道路集散系统交通组织,充分利用高架和地道等结构形式,立体化布局道路集散系统,合理组织进出港交通.最后,对方案进行了特点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充分理解广州市新的城市定位,综合剖析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广州市新一轮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对广州市的城市发展趋势提炼分析,总结出广州市路网结构性提升改善的应对策略。研究侧重于广州市骨架路网的提升改善,集中焦点问题和主要矛盾,以城市道路网主要功能层次为切入点,以环珠江口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为研究范围,以广州市域为主要问题导向,对过境、市域组团间以及重大枢纽等路网结构进行研究,找出主要问题,提出改善方向,研究提升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对宜昌市港窑快速路进行了总体方案研究。从功能定位出发,根据项目的建设条件和限制因素,进行交通分析和交通量预测。路线方案选择时,结合山岭重丘区的特点,先比选论证路线走向,再进行线位比选,确定推荐线位。根据道路沿线地形地貌、规划用地属性等因素确定道路横断面型式。对沿线相交的重要道路(峡州大道、东城大道、东方大道、小鸦公路、宜黄公路等)进行节点方案研究,共设置7处互通立交,较好地解决了港窑路与沿线路网的衔接与交通转换。  相似文献   

13.
在广州主城区范围内,通过调查广州市现状的交通特征,总结现状交通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交通拥堵进行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以交通功能为主的次干路等级及以上道路、各种方式的公共交通等进行研究,提出整体改善广州市交通环境的思路以及方案解决方案主要包含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公共交通系统、优化路网结构,重视综合交通枢纽间的快捷衔接以及交通管理政策及措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黄金大道快速路是赣州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通过对其功能定位分析,结合交通需求与预测,对黄金大道快速路总体方案及各关键节点进行了研究,为类似城市快速路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滇中新区综合交通网三年实施计划的第一批重点项目——嵩昆大道工程为工程实例,从服务对象、功能作用、平纵横设计等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差异。介绍了嵩昆大道项目背景、建设条件、项目设计概况,并对高速公路的城市化改造从项目的平纵横改造、立交节点改造、综合管廊及管线改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随着"小街区、密路网"的规划理念在我国城市和道路规划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崇和应用,城市道路设计和管理也面临着规划理念转变下的新挑战。传统的以机动车为本的道路设计和交通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的路网结构下各类交通的需要。对"小街区、密路网"理念进行了综述,对单向交通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小街区、密路网"条件下单向交通组织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并从道路设计和交通组织的角度,分析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落实"小街区、密路网"这一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17.
省道213线为张掖市西出城主要通道, 过境及旅游交通量大, 需通过线位优化、 断面扩容、 管线敷设, 使其转变为功能完善、 交通便利、 更好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城市道路。对该路段在路网交通中的地位、 道路现状及交通量等进行了分析,从技术标准、 断面布置、 新旧路基搭接、 下穿铁路箱涵等方面阐述了项目工程方案设计, 最后对省道等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利比亚拜尼.沃利德(Bani Walid)市政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文章从道路平纵横设计、交叉口渠化设计、交通稳净化措施等方面简述了利比亚旧城路网改造中涉及的一些问题,特别强调在旧城路网改造中灵活运用技术标准的重要性。文章还介绍了利比亚城市道路不同于中国城市道路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网络容量、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网络OD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表达道路网络容量的基本思想和模型,阐明交通网络容量受到交通流特性、网络要素容量等因素的影响,基于不同的考虑方法可以建立不同的网络容量模型。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路网容量对交通规划与管理的指导作用,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对道路系统容量的影响。交通规划着眼于提高整个道路系统的交通承载能力,交通管理着眼于挖掘系统的潜力。运用网络容量对城市交通网络进行诊断,根据不同容量的要求,在交通规划或交通管理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慧  程安徽  曹志超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1-23,M0005,M0006
华福大道为淄博市中心城区南部一条城市主干路。随着南部城区的建设,该区域新建了大量的居住区及沿街商铺。目前公路性质的道路断面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区发展的需求,急需进行城市化改造,完善道路沿线的市政设施及交通设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道路两侧的开发建设。同时,该道路的改造建设,可以与世纪路、西五路一起组成中心城区南部区域的重要城市出入口,缓解现状柳泉路的交通压力。现对华福大道改造设计从横断面形式选择、道路选线、交叉口渠化、路基支挡与防护及道路结构层设计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