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系作为城市最独特的景观资源,是城市特色风貌与景观塑造的重要依托。今年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到2020年,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结合江南某市当地水环境现状,通过分析河道黑臭、水质不佳的原因,对河道整治过程中采用的综合整治方案进行阐述,旨在为城市河道消除黑臭、提升水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景观水体是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一抹绿色,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生活空间.但在景观湖的规划设计中,尚有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目前很多文献关注的重点也多是湖体水量补给、水质控制等方面,反而最基本的防洪安全往往被忽视.结合实际案例,对南京某景观湖区从防洪规划方面进行研究,并进行水量平衡分析,提出了水质控制建议,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水系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元素,也是城市景观和市民休闲的重要节点。如何在"生态优先"背景下,在城市规划阶段落实城市水系的生态建设策略和方法,是研究的主要问题。以株洲云龙生态新城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级,阐述生态水系专项规划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天津市南港工业区的特点,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从水量问题及水质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水系布置、调水及水量配置、水环境保持及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等研究工作,提出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5.
南平市作为闽北山水城市的典范,其独特的山水环境基底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塑造出宝贵的山水城市历史景观。本文以南平市武夷新区(建阳中心城区)为例,针对区域内现状水系缺乏、沟通性较差、山洪频发、排涝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河湖库塘水系新建改建、水系连通、水环境综合整治等方式水系进行重新规划,以实现完善城市水系布局、实现水系互联互通、保障城市洪涝安全的目标,为后续同类型城市水系连通规划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6.
郊野公园设计过程中需在系统性生态理念指导下,根据项目内的水系和地形条件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结合实际项目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回用,达到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经案例分析水量平衡体系、实现了良好的雨洪调蓄功能.景观水体的补水优先取自项目内收集回用的雨水,实现局部生态循环补水.在汇水坡面整齐、水塘较多的项目背景下,进行局部水系规...  相似文献   

7.
该文分析评价了目前国内外城市水体水质维护的各种技术方法,并结合某市河道水质现状及处理目标,确定采用加药气浮技术对城市河道水质进行维护.实践表明,采用该方法处理富含藻类的富营养化水体,可有效地去除藻类,降低水体中的N、P含量,并可使原Ⅴ类或劣Ⅴ类的地表水体达到ⅣV类标准,满足景观娱乐用水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建设生态、景观、文化的发展需要,生态景观护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结合水系整治、堤岸保护、行洪排涝、水景观建设,体现亲水近水现代治水理念。该文从吴江城南新区水系建设中不同生态景观护坡的设计采用,来探讨其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landsat8卫星遥感数据与高分卫星遥感数据,以高淳区北固村为例,借助形态学、拓扑学等理论对研究区的水系形态进行提取分析,包含水系边界、中心线地提取.并基于遥感数据对于水质数据进行反演建模.结果 表明:运用遥感数据能够准确、便捷地提取出圩区乡村水系的边界与中心线,并且水质进行定量反演得出的植被指数(NVDI)与水体浑浊指数(WSI)能够准确地反映圩区乡村水系的水质情况,为圩区乡村水系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桥梁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科二街景观桥梁作为榆中生态创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跨夹沟河水系,是一座城市景观桥梁。充分考虑大桥的定位、功能、环境、文化和结构等诸多要素,经过多种桥型的比选,最终选取与当地景区风格相协调的多跨连拱桥。为以后景观桥梁设计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掖古有“半城芦苇半城塔,一湖芦花赛江南”的美誉,外部护城河环绕,城内大小池塘串联,足可见其丰富的水系造就了良好的城市水生态及湿地景观。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区内水域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尤其是城东南地区,现状水系多被城市建设阻断,水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现通过对现状分析及张掖总规的研究,提出利用农灌渠农业退水作为水源,沿三环路建设环城水系的规划思路,并通过“生态融水、设坝驻水、拓挖汇水、科学绿水、河渠贯通“五大策略,最终实现”水润张掖、文化古城”的规划愿景。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水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诊断1950年以来上海中心城区的河网水系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系连通性和城市水安全的影响.研究表明:(1)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中的廊道连接率、环路指数等连通性指标,较好地诊断了河网地区的高密度网状水系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过程,四个典型河网连通指标之中,以环路指数对水系结构演变的响应较为敏感.(2)近70年来,上海中心城区河网密度下降了68.54%,消亡河道多为1 km长度以下末端村镇级河道,占总消亡河道的77.13%.(3)1994年之前区域水系连通性指标高于1,而此后开始低于1,河网水系环路指数剧烈下降,上海中心城区基本不再具有典型的网状水系结构特征.(4)河网萎缩导致水面率锐减和河网连通受阻,近70年来,雨水泵站排水能力增强与河网总长度和河网连通性变化均存在显著的响应关系,其中对河网总长度变化的响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王蘅 《中国电动车》2009,(4):115-116
本文以福州市铜盘河-西湖公园为例,通过对不同季节城市河湖水系中高锰酸盐、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得出水质随季节和温度的变化规律,为以后城市水系的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卢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7):184-185,200
采用外循环原位微生物扩增技术对上海某公园景观水体进行修复,构建了水生植物、硅藻、水生动物相耦合的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园景观水体修复前后水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硅藻、水生动物为主构成的系统可以较好修复公园景观水体,处理后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均可达到并优于地表水Ⅳ类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城区河道综合治理需从防洪排涝安全、水生态修复、水质保障、水资源利用及水景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海南岛澄迈美伦河治理为例,分析识别城市化新城区河道存在的问题及建设需要,综合运用河道拓浚、河滩生态保护、沿河截污等对策,同时注重与河岸绿化带景观设计协调融合,因地制宜地采用生态驳岸、水岸湿地、氮磷生态拦截、初期雨水调蓄处理等措施,满足防洪及水生态要求,恢复河流自净能力,构建美伦河生态廊道,打造"水量可调、水质可控、水清岸绿"的水岸公园,充分发挥河道的防洪、生态、供水及景观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也是建设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探索农村水系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景观专项设计的方法,结合高淳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展开人文景观设计探索与实践。项目充分挖掘高淳地域特色,与《诗经》相关篇章中的意境巧妙融合。以《诗经》为脉串联起高淳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的人文景观设计篇章,描绘出一番独具高淳特色的“诗经水乡”画卷。工程实施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为乡村振兴发展视角下的农村水系景观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苏州河上的桥梁景观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景观要求出发 ,对上海市苏州河上的桥梁景观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类分析 ,结合苏州河的综合整治 ,从景观角度、环境角度对苏州河上的桥梁景观进行了规划。  相似文献   

18.
城市桥梁造型美学是城市的景观特色,也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文中就城市桥梁组成研究了桥梁造型美学设计要求,提出了城市桥梁美学与城市协调的处理方法,对改善城市景观、美化城市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与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城市供水水量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水库水逐渐成为现今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随之亦带来了工艺处理方案的选择问题。就水库水低温低浊、易富营养化等特点,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理论解析与试验数据分析的方式,介绍了其工艺处理技术方案的选择思路,旨在给水厂设计及运营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景观水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外来污染,其水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基于以上现状,上海辰山植物园营建的同时配套建设了水体净化场。该文介绍了水体净化场的工程设计及多模式运行的设计和管理措施,为类似城市景观水体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