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济南市城市道路常用的三种主要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半刚性基层、复合式基层及柔性基层路面结构,该文采用壳牌设计软件BISAR 3.0计算三种结构沥青路面的应力、应变响应,对各自受力不利形式及空间位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证明:从力学角度分析,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在各项力学性能均优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推...  相似文献   

2.
通过徐州市淮海路、中山路等早期修建的沥青路面柔性基层工程的改造探索,分析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病害、路面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剖析当前我国沥青路面柔性基层在理论体系、设计、施工验收规范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重载交通下不同基层类型沥青路面结构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及标准,参考实际沥青路面结构,选取不同的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参数,如结构层厚度、模量和泊松比等,采用BISAR3.0路面力学计算程序计算分析不同基层类型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内部应力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柔性基层路面与半刚性基层路面的破坏机理存在明显差异,为了实现2种路面的优势互补,应将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的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以弥补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刚性基层路面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成为公路路面结构的早期破坏原因之一,根据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野外加速加载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两种结构的沥青路面的车辙、承载能力和对水的适应性,从而对半刚性基层路面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基层类型对沥青路面裂缝长期发展规律的影响,针对山西某高速公路3种基层类型(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2种基层厚度(50,55cm)的6段沥青路面试验路,于铺筑后连续4年、加铺后连续4年测定了路面裂缝数目和分布规律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裂缝数目、开裂面积及其发展速度均明显大于刚性和柔性基层;增加基层厚度可以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数目和开裂面积,但对于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路面作用有限;加铺后路面裂缝的发展规律与新建路面相似,加铺对于柔性基层路面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6.
杨波  王羽 《公路工程》2009,34(3):58-63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由于基层强度和刚度减小,在汽车荷载作用下土基和路面材料的非线性力学特性更明显,因而在进行路面的力学分析时应考虑这些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利用ANSYS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的方法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空间非线性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结合重载交通实际状况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普遍结构形式,考虑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材料的非线性,采用粘弹性有限元法分析重载交通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路表弯沉的影响,提出了轴载换算指标,得到了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轴载换算公式。结果表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对于重载交通的轴载敏感性小于半刚性基层路面,更能适应我国公路运输中超载超限问题突出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通过拟定典型路面结构,并假设层间连续,采用BISAR3.0计算了不同基层厚度下半刚性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和半柔性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的受力状态,分析了半柔性和半刚性材料的温缩性能,研究了半柔性材料用于长寿命沥青路面基层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半柔性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对重载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以共玉高速一期工程为依托,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路面结构在水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复合式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沉降变形规律相同,路中沉降变形最大;柔性基层路面结构在初始阶段承载能力低,变形较大;随时间增加,半刚性路面变形增长最快,复合式路面次之,柔性路面最慢;推荐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优先采用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由于重载交通的作用,一些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了车辙等早期损害。针对柔性基层应用于长陡坡沥青混凝土路面与ATB-30沥青碎石混合料的试验研究,粤赣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长陡坡路段铺筑了柔性基层试验段。试验段性能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柔性基层能提高沥青路面抵抗车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沥青路面模型,模拟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在不同的结构层模量组合下的力学响应,研究结构层模量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应力、应变和位移)。结果表明:沥青路面结构层模量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力学响应有重要影响;对于柔性沥青路面,要确保下面层有足够的模量,并且选择合宜的柔性基层模量;在路面设计、施工中需要注重中、下面层与柔性基层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新型沥青路面结构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绝大多数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采用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存在许多不足,不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产生了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短的现象。文章分析了国际上多种路面结构在高速公路上的使用现状,介绍了我国开展的包括柔性基层、组合式基层在内的不同结构的沥青路面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情况。最后建议对沥青路面的设计进行完善,明确其适用范围,应推广采用组合式基层、柔性基层等其它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13.
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通过变化基层的力学参数,分析路面结构层中剪应力和压应力的变化规律,进而推荐出考虑抗车辙性能的路面结构力学参数及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早期就发生破坏,导致路面使用寿命缩短的现象,通过半刚性材料和半柔性材料优缺点及结构适用性的对比分析,提出采用复合式基层和半柔性基层作为结构层的路面结构能很好地解决中国沥青路面早期损坏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柔性基层在沥青路面改建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试验路段沥青路面病害的特点,提出采用ATB-30沥青稳定碎石作为柔性基层对原沥青路面进行改建处理,并阐述了ATB-30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和控制技术标准。结果表明:采用ATB-30柔性基层对沥青路面进行改建后,能有效改善基层固有病害,延长路面改建后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是近年来在我国逐渐推广的新型路面结构。基于内蒙古某实体依托工程,对2类柔性路面进行基层厚度的力学响应敏感性分析,为柔性路面的结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柔性基层在衡德高速公路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双层路面结构、半刚性基层三层路面结构车辙、裂缝等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柔性基层可以减少或减缓裂缝的产生,并且抗车辙的能力并不比半刚性基层结构差的结论.同时也验证了三层沥青路面可以采用两层施工,各项指标均能达到要求,技术上合理.  相似文献   

18.
介绍沥青路面浅层注浆加固基层及新旧路基结合部预埋柔性管两种注浆新技术,提出其适用范围、施工工艺及注浆效果的检验。对比分析注浆检测结果表明:对水泥路面注浆能很好地治理路面面板脱空,沥青路面基层补强注浆能提高沥青路面基层的整体强度,在新旧路基结合部预埋柔性管注浆能显著降低路基的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更加适合于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该文主要对沪宁、沿江和镇溧共3条典型高速公路进行了观测,分别使用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弯沉、路面的破损状况和车辙等长期路用性能进行评价与分析。长期使用性能结果表明:柔性基层比半刚性基层高速公路路面弯沉大,但随观测年限递增,弯沉增长变化率比半刚性基层小;柔性基层的路面破损率和破损增长率均要小于半刚性基层;柔性基层比半刚性基层的车辙深度大,但车辙深度随时间的增长变化率和半刚性基层基本相当。综合考虑路面结构的弯沉、破损状况和车辙以及长期经济性可得,选择柔性基层类型的高速公路路面结构更适合于江苏省的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不同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浙江杭千高速桐庐试验段组合式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温度场分析,并与现场路面实测温度场进行对比,发现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场是可行的.对选定的3种不同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常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采用沥青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的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以及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相结合的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温度场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