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目前执行的国家标准GB 50025-200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源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行业经验,不能完全适用于机场工程建设需要的问题,提出了适合于机场工程黄土湿陷性评价的方法.文章根据对黄土基本湿陷特性的研究,结合机场工程的具体特点,从湿陷系数的测定压力、湿陷量的计算厚度、构造物类别的划分等方面对湿陷性黄土的评价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机场工程中湿陷性黄土评价时湿陷性系数的测定压力、湿陷量计算厚度等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湿陷性黄土分布较广,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考虑因黄土的湿陷性引起的附加沉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所以应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消除或避免因土质湿陷性造成的工程危害。该文以某机场二期飞行区土方地基处理工程为依托,对原地基进行强夯处理,通过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对比,分析地基处理后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研究采用强夯法处理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承载力、地基的有效影响深度与地基处理后土层的湿陷系数。结果表明:200t·m终夯面以下5m深度内,强夯后土基的压实度都达到80%以上,湿陷性均被消除,已达到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3.
许豪  方甫兵 《公路工程》2015,(2):199-202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几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探讨了红河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过程中,在不同建筑物类别条件下,对湿陷性黄土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着重分析了灰土挤密桩法在本工程中的技术可靠性和经济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冲击碾压对城市道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效果,针对甘肃国际陆港中心区道路建设场地湿陷性黄土特点,设计了湿陷性黄土路基冲击碾压处理方案,采用土体沉降量、压实度、湿陷系数、压缩模量等参数表征处理效果,研究不同冲击碾压遍数下路基不同深度范围的土体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冲击碾压能够有效改善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度、压缩模量、湿陷性,冲击碾压25遍后深度为80 cm的黄土湿陷性完全消除;冲击碾压对150 cm范围内的湿陷性黄土压实度提高效果显著,冲击碾压对湿陷性黄土的有效处理深度为1.5 m。  相似文献   

5.
由于黄土特殊的工程性质和内部结构的复杂性,黄土地区公路出现了一些湿陷破坏事故,严重影响了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该文采用双线法分析了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的湿陷性,并对压实黄土湿陷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低压力下,重塑黄土的湿陷性比原状黄土大,在高压力下,两者的湿陷性相差不大.压实度、含水量和龄期对压实黄土的湿陷性影响较大,应重视路基下部的压实.  相似文献   

6.
西湟一级公路湿陷性黄土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西湟一级公路湿陷性黄土的特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出采用强夯法、灰土挤密桩法以及冲击碾压法来处理该区的湿陷性黄土。分析过程中主要选取西湟一级公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段湿陷性黄土,对该段湿陷性黄土处理前与处理后的静力触探与室内土工试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3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作了详细评价,为今后处理类似的工程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针对孝义地区湿陷性黄土的区域特征,提出了几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具体工程 ,探讨了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建筑物按其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和荷载如何合理进行地基处理设计。  相似文献   

9.
公路工程中黄土湿陷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依据对黄土基本湿陷特性的试验研究,结合公路工程的特点,分析并提出了与公路设计有关的黄土增湿湿陷量的计算方法和黄土增湿速率的确定方法;分析并总结出路堤填土小于或大于某一高度时,可不考虑原状黄土地基的湿陷变形。认为目前执行的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来源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行业经验,不能适用于公路工程建设的需要。因道路工程线长、面广,地形地质条件多变,相对建筑面积上投资小,在分析与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方法上应注意行业特点。  相似文献   

10.
杨红霞 《中外公路》2006,26(4):24-26
结合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南线黄土地基加固现场勘探和室内试验资料,分析了鲁中黄土的颗粒组成、结构特性和湿陷机理,探讨了鲁中黄土湿陷系数与孔隙比、上覆压力及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提出了当湿陷性黄土的含水量超过其湿陷起始含水量时计算湿陷系数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1.
浅析湿陷性黄土地基及地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湿陷性黄土的判定、湿陷类型的划分及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判定进行了论述 ,并对几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湿陷性黄土段公路路基强夯法的施工技术,以甘肃某公路路段湿陷性黄土路基进行研究,通过对湿陷性黄土的介绍和我国当前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的通用方法,总结出对该路段路基进行强夯法处理,在具体的施工流程中,探讨强夯法的优缺点,并且对施工后的试验路段进行路基平整度、压实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路段平整度、压实度指标能够明显满足规范要求,强夯法对湿陷性黄土路基作用明显,路基的施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3.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路基处理方法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湿陷性黄土的研究,系统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和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与前沿状况,提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弊端及经济造价,给出了不同自然条件和工况下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和路基处理的的适用方案。  相似文献   

14.
湿陷性是造成黄土路基沉降的重要原因。如何定量评价湿陷性对黄土路基的影响程度,是黄土路基工程和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由于黄土的特殊性,目前常用的数值分析软件都不带有湿陷性黄土的本构模型。本文基于黄土增湿等效压力的思想,把黄土湿陷变形转化为FLAC3D中单元体的加载变形,利用简单的本构关系,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5.
吴发展 《隧道建设》2006,26(6):75-77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原理主要是破坏湿陷性黄土的大孔结构,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同沿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带,为确保路基及构造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冲击碾压法进行填前处理,使地基满足承载力与稳定的要求。介绍了该路段采用冲击碾压法进行地基处理的原理、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南线黄土地基加固现场勘探和室内试验资料,分析了鲁中黄土的组成结构特征和湿陷机理,探讨了鲁中黄土湿陷系数与孔隙比、上覆压力及浸湿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提出了当湿陷性黄土的浸湿含水量超过其湿陷起始含水量时计算湿陷系数δshω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7.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黄土湿陷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提出了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对影响黄土湿陷性的因素做了分析。结合现行规范和工程实践,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关中地区咸阳机场公路、山西河津场地的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等级进行了评价,并与勘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强夯法在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设计及施工,通过工程实践对加固效果进行分析,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参数的确定提出看法,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由于水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公路路基在黄土地区的处治技术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为了研究强夯前、后路基的湿陷性处治效果以及在浸水前、后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在现场布置相应的处理方案与检测方法,对应于三种不同能级的强夯手段,通过土工试验结果,研究强夯前、后压实度与湿陷系数随土体深度的变化规律;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研究原状未浸水、原状浸水、强夯未浸水、强夯浸水四种不同类型场地的地基极限承载力;通过浸水试验,研究强夯后浸水与未浸水场地的载荷与沉降变形曲线,沉降变形与时间曲线,分析不同的荷载下相应能级强度与变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结合兰州市某经济开发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内几幢建筑物 (井桩 ) ,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下沉典型实例 ,分析了该地区井桩下沉的原因 ,并对已采用的几种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