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湖南省张花高速公路酉水大桥(80 m+145 m+80 m)斜交高墩大跨度连续箱梁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斜交高墩日照温度作用的基本理论及有限元分析方法.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酉水大桥斜交高墩日照温度效应计算模型,分析了主桥墩在日照温度效应下的温度场特征,对比理论分析与实测温度,并分析了日照温度作用下高墩施工线形影响,根据日照温度墩顶位移近似解析解提出了施工中控制墩身变形和轴线偏位的方法,为高墩施工的线形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海拔地区具有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的特点,薄壁空心高墩受日照辐射和空气温度影响较大。为合理指导施工,必须研究高墩在日照温度下的温度场和温度效应。依据热交换理论,基于现场实测温度,利用有限元Ansys软件,分析了薄壁空心高墩一天中温度变化和温度效应,得到了薄壁空心高墩温度场特性和温度引起的应力、位移分布规律,可为高海拔地区薄壁空心高墩的设计和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厦成高速公路跨山谷路段某特大桥12号高墩为研究对象,建立Beam单元和Thick plate单元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施工阶段高179.3 m的薄壁高墩分别进行线性、几何非线性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荷载工况下,非线性因素对最大悬臂施工阶段高墩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双肢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的最大悬臂状态和成桥运营状态进行稳定分析,并考虑日照温差和施工过程中的不平衡荷载以及静风荷载的影响,讨论墩间系梁道数及系梁位置对双肢薄壁高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比单肢箱形薄壁高墩与双肢矩形薄壁高墩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线弹性稳定性与非线性弹塑性稳定性,以吕梁环城高速公路机场2号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10.0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温度、风荷载、墩顶弯矩、汽车制动力、施工缺陷等因素对2类高墩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程度,分析了纵桥向、横桥向和双向初始几何缺陷对2类高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肢箱形薄壁截面高墩的线弹性稳定性比双肢矩形薄壁截面高墩好;日照、风载、汽车制动力等因素对单、双肢薄壁高墩纵、横桥向位移影响并不相同;双向初始几何缺陷对结构的弹塑性稳定性影响最大,在相同的双向初始几何缺陷下,单肢箱形薄壁高墩稳定性系数的降幅比双肢矩形薄壁高墩大。  相似文献   

6.
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中的非线性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解军  梁锦锋 《中外公路》2008,28(2):101-105
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以BEAM44、LINK8与SOLID65单元分别模拟主梁、墩身钢筋及混凝土,建立了高墩连续刚构桥较精确的稳定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了高墩最大悬臂施工状态及成桥状态的失稳模态及特征值;考虑几何与材料非线性,分析了高墩最大悬臂施工状态的非线性稳定,获得了高墩的非线性稳定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7.
以一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梁单元和板单元空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在施工阶段高度为179.3 m的12#四肢变截面空心薄壁高墩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及线性稳定分析,得出在最大悬臂施工阶段线性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规定值,但该值偏于不保守,是设计参考值的上限。  相似文献   

8.
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的线性稳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廖萍  李黎  彭元诚  陈宏伟 《公路》2005,(4):47-50
结合龙潭河大桥的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分别选用梁单元和壳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施工和成桥阶段进行线性稳定分析。结论表明:采用梁单元模型对薄壁高墩刚构桥进行稳定分析能得到满意的效果,两种单元模型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对该桥初步设计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揭示空心高桥墩在日照温度作用下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及温度效应,以衢宁铁路某大桥混凝土桥墩为工程背景,进行空心高桥墩温度场的观测试验。在实测温度场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太阳物理学及传热学相关理论,考虑太阳辐射、长波辐射、对流换热、风速等因素,建立桥墩三维瞬态日照温度场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表明两者吻合较好,反映出温度场有限元数值分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适合该桥的空心高墩沿壁厚方向的梯度模式,并与规范对比;最后,通过热一结构耦合分析,得到空心高墩在日照温度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薄壁空心高墩的日照温度场分布规律及最不利正温差分布模式,以石门特大桥施工监测为基础,运用ANSYS软件建立高墩截面二维温度场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高墩径向最不利正温差分布模式。研究表明:高墩东侧、南侧、北侧、西侧内外表面日照最大正温差出现时刻分别为12:00、15:00、16:00、17:00;石门特大桥空心薄壁高墩截面南侧的径向正温差分布模式为T_x=19.0e~(-7.8x);合理选取混凝土结构温度场边界条件计算公式,运用ANSYS进行仿真分析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施工索桥的修建对野三河大桥线形控制、受力及稳定性的影响,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的理论对其进行了施工全过程分析.采用8节点体单元分析计算施工索桥对高墩的影响;采用空间梁单元应用单元生死技术分析施工索桥对最大悬臂状态T构的影响,采用平面梁单元计算索桥荷载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计算过程中考虑了大变形、ρ-△效应等非线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施工索桥的修建对主墩变形和最大悬臂状态的T构受力影响较大,对临时横撑与桥墩连接部位的局部混凝土的受力极为不利;施工索桥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2.
对于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随着墩高的增加其施工难度将逐渐加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其是高墩带来的稳定性问题将逐渐凸显,对其进行施工阶段的稳定性分析十分必要。本文依托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结合其施工过程和结构体系特性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施工阶段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第一类及第二类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明确结构整体安全特性,可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空心薄壁高墩为柔性墩,日照温差效应对其线形影响较大,故采用解析方法对日照温差效应对空心薄壁高墩墩身线形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同时,以某高速公路中的一座高墩桥梁的主墩为例,通过将解析计算值与有限元方法计算值及现场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了该解析计算公式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解析计算公式具有相当高的精度。采用该解析计算公式,并结合现场实测墩身温度数据,对依托工程的主墩线形进行了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空心薄壁高墩墩身线形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海良  金城 《公路》2012,(4):124-127
结合大同至准格尔增二线黄河特大桥主桥,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实体单元模型,对其0号块施工阶段及最大悬臂施工阶段稳定问题进行特征值分析,同时考虑材料和几何非线性的第二类稳定性分析.经分析得到各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考虑材料和几何双重非线性的高墩承载能力同特征值分析计算值相比下降较大;横向风荷载对本桥稳定性影响较大,应做好防范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杨宇聪  王晨阳  陈虎成 《公路》2022,67(1):217-220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横隔板对薄壁高墩稳定性的影响,保证设计施工安全,依托贵金古高速公路金古赤水河大桥项目,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具有不同横隔板数量的薄壁高墩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横隔板数量下薄壁高墩的非线性特征屈曲荷载,并与欧拉临界荷载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对桥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内蒙古G209线贾家湾大桥空心薄壁高墩为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4种不同温度工况下的线弹性和几何非线性稳定性分析,得到了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的稳定性分析结果比线弹性情况低,且同一温度荷载作用下高墩的顺桥向较横桥向更容易失稳,故施工中有必要增加贾家湾大桥顺桥向的刚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经典弹性理论判别等截面柱在均布荷载及风载作用下的一阶失稳模态,然后根据有限元方法,应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对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的高墩弹性稳定进行了分析,算得其失稳模态、失稳特征值以及临界荷载,比较了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并且对连续刚构桥高墩的失稳安全储备给予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结构稳定性是桥梁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与强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与交通事业的发展和要求,高墩结构日益增多。同时,又因为现代山区桥梁施工普遍采用阶段性施工方案,这些都使得山区桥梁稳定性变的更加复杂。本文针对广东省山区高速公路中常用的高墩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系统地对高墩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和成桥之后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了相应的结论。本文针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对山区高速公路高墩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沪蓉西高速公路龙潭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桥梁专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桥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了桥梁典型工况下的一阶失稳特征值和失稳模态,探讨了悬臂施工高墩桥梁结构体系变化及系梁设置对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风荷载对高墩大跨T构桥的作用及加载方式,并以马水河桥为工程实例,对其最大悬臂施工状态下主梁和桥墩的抗风性能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