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明确市域快轨在都市圈承担的功能,以《都市快轨(160~200 km/h)技术规范》编制为背景,研究160~200 km/h市域快轨的功能定位与需求特征。在梳理既有市域快轨规范基础上,考虑城市空间发展、圈层结构,提出“宏观-中观-微观”功能定位分析架构,分析服务范围、网络结构、走廊特征、既有线利用、时间目标值等重点问题;并从建模基础、预测模型、结果分析三个方面探索市域快轨需求分析模型规律;最后对新技术的应用、网络完备性、沿线发展等重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相关规范与团体标准的编制、市域快轨发展与项目筹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市域铁路设计速度为100~160km/h,采用宽体车和窄体车2种车型,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线路技术标准应与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相协调,线路平面设计标准应体现市域铁路特点。结合国内外市域铁路平纵断面标准研究成果,通过优化超高参数、参考行车v-s曲线并针对不同车型进行技术参数分析,提出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取值、线间距及其加宽值、长大坡道标准和竖曲线设置条件等设计技术标准。该标准适应我国市域铁路实际情况,在关注旅客舒适性要求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动车组的技术条件,与现行铁路线路设计标准相比具有一定创新性,充分体现了市域铁路特点,且技术经济性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市域铁路桥梁技术标准应与市域铁路设计速度及市域铁路车型相匹配,考虑市域铁路在轨道交通体系中的定位,还应与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相协调,以体现设计标准的技术经济合理性。在分析适合市域铁路的载荷图式和车体的基础上,采用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对欧盟挠跨比限值进行验证,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市域铁路ZS设计荷载标准及单双线梁体的挠度限值,并列出适用条件。在分析残余徐变变形限值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市域铁路桥梁梁体的竖向挠度限值建议。并以我国主要市域铁路桥梁形式为例,提出了主要桥面布置参数的确定原则和建议。通过对上述梁体竖向挠度限值、残余徐变变形限值和桥面布置参数的分析,为我国市域铁路桥梁设计和建造的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提供了保障,为相关市域铁路技术标准的编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市域快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从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和服务目标3方面分析了市域快轨的内涵。总结出市域快轨线网具有中心区外围放射线、市中心放射线和穿越市中心3种形态,同时对市域快轨的同城化通勤服务、公交化服务、适应客流变化的运营组织和按照时刻表运行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市域快轨前期规划中要处理好与城市中心区地铁线路、与区域内市域及市郊铁路之间的关系,线路敷设方式、系统制式选择、资源共享、一体化开发等方面的规划要点。  相似文献   

5.
北京新机场专线作为服务北京新机场航空旅客的专用快线,其功能定位、服务对象、使用需求等均与普线存在差异,同时北京新机场专线具有市域快轨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市域快轨建设和香港机场快线运营的实例,对车站建筑设计标准进行研究并有所创新,主要包括车站站型、站台宽度、层高、交通设施与配套服务设施等,为类似工程车站建筑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为其他机场专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邓长海 《铁道车辆》2021,(1):47-48,96
以市域快轨A型车为例,对其通过隧道时车内的压力变化进行了仿真计算,对市域快轨车辆的密封性要求提出了建议。分析了市域A型车的密封性特点,并提出了市域A型车主要部件加强密封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市域快轨在站间距、运行时速等方面与城市轨道交通有着明显的区别,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降级及后备系统的信号机"两显示"和"三显示"方案,将其应用于市域快轨中存在的信号机显示逻辑关系不明确、岔区信号机间距过小等问题,从而提出针对市域快轨工程特点的"三显示"信号方案,并给出各工况条件下信号机(出发信号机、进站信号机、区间通过信号机)之间的点灯逻辑关系。该方案可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降级及后备模式下的行车效率,更加适用于平均站间距大、速度目标值和旅行速度高的市域快轨公交化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上海市域铁路技术特点与建设管理需求,为借鉴各类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框架,系统梳理了国外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体系架构、管理机制、运作方式、标准分类等情况,同时,对上海市域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的层次和架构进行论证,对市域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进行系统性研究,由此构建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上海市域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并建立了标准体系框架。该标准体系对相关市域铁路的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域快轨新机场线关键技术及建设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机场线是北京2016调整版建设规划中批复的项目,其定位为连接北京新机场和中心城的轨道交通快线,实现中心城与新机场之间"半小时"通达。新机场线从技术特征角度属市域快轨,从服务特征角度属机场专线。通过对机场客流特征的分析研究,从时间目标和服务品质两方面提出新机场线建设的顶层目标需求。以顶层目标和线路特征为基础,对线站位方案、速度目标值、系统制式、线路设计标准及盾构选型等关键技术方案和建设标准进行论证研究,确定新机场线在新机场、团河、草桥共设3座车站;最高运行速度为160 km/h;选用AC25k V供电制式的市域车型;地下区间选用外径8.8 m单洞单线的盾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市域铁路轨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刚刚起步,尚不能满足目前市域铁路建设和发展的需求。以温州市域铁路为依托,结合市域铁路的功能需求和技术特点,开展无砟轨道、道岔、减振降噪、无缝线路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扣件、道岔、减振产品等市域铁路轨道核心装备,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市域铁路轨道系统设计技术,研究成果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域铁路轨道技术标准体系提供了支撑,对促进我国市域铁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集便器拆装设备研发背景、设计功能、技术优势和运用情况,新型拆装设备可遥控控制升降,实现公路轮和铁路轮行走控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特点及兰新线建设情况调研,掌握高寒、多风沙运用环境的相关基础数据及规律;在高速动车组防风沙、耐高温、抗紫外线、耐高海拔及长交路运行等技术上取得突破和创新;研究适用于高寒、多风沙等运用环境的高速动车组技术方案;确定速度250 km/h速度等级的耐高寒、抗风沙动车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车辆主要技术参数及车辆上所采用的突破性技术,阐述了车辆在完全自主化的国产模拟式制动系统、双折棚贯通道、风道技术等多项系统中采用了先进、可靠的技术,以实现车辆良好的制动性能和隔音、降噪效果,提高乘客的舒适性。同时采用现代化、人性化的结构设计,整体性能优越,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北京城乡一体化及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北京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近京部分地区的联系日益加强,迫切需要服务范围更广、运行速度更快的区域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发展需求及技术特征分析,明确区域快轨发展的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及技术独特性,并基于区域快轨的城市性特点,从满足区域快轨网客流需求、体现区域快轨网技术特征、实现区域快轨网互联互通等需求出发,提出车辆、供电、信号、限界专业的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5.
交流传动牵引变流器的技术发展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阐述了交流传动牵引变流器的基本电路原理,结合国产DJ型电力机车、NJ1型内燃机车、DWA型地铁工程车等交流传动机车牵引变流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对交流传动牵引变流器的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6.
SS9改进型客运电力机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我国铁路列车提速的需要,对原SS9机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简要介绍SS9改进型大功率客运电力机车总体结构、技术特点及与原SS9机车不同之处。运行表明,机车性能良好,满足铁路提速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我国现有的重载直流机车及交流传动机车的运行情况,从电力机车总体、电气、车体、转向架以及制动系统等方面介绍了我国重载电力机车的技术现状、主要特点及技术发展,结合重载机车的特点论述了重载电力机车的设计,并针对其他新设计的重载机车应该重点考虑的技术要求以及应该具有的技术特点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曲力强 《铁道车辆》2007,45(9):19-21
介绍了特快行邮专列的主要技术参数、平面布置、结构及技术特点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出口格鲁吉亚电动车组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特点及主要零部件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DJF1型动力分散交流传动电动车组扩编后辅助电路技术特点及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